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词汇学 >

副词“本”的演变


    【摘要】本文讨论副词“本”及其相应的复音词“本来”等的演变。这些副词都有追原义,基于后来的情况与之前有无变化,可分为[+对比]与[-对比]两种用法。“本”的追原义源于时间义“之前”。这个时间义,一方面可以发展出兼有篇章连接作用的用法,另一方面,又可以发展为具有人际交流功能的语气副词。Traugott(1982)归纳的“命题义〉(篇章义)〉自我表述义”只是简化的情形。因为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往往纠合在一起,概念功能和语篇功能也常纠合在一起。如果一个词尚未完全虚化,兼有一定的概念功能,以及语篇功能,它也可以进一步发展出人际功能;另一方面,如果一个词尚未完全主观化(即纯用为人际功能),兼有一定的概念功能,以及人际功能,那么,它也可能发展出语篇功能。
    【作者】李明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100732
    【期刊】《古汉语研究》 2018年第3期
    【关 键 词】“本” 追原义 语义演变
     
    
    
    
    【全文阅读】副词“本”的演变.pdf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