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义的训释与比喻义的形成——《现汉》比喻义计量研究之一(4)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4:11:47 华语桥 苏新春 参加讨论
三、《二版》比喻义在词汇学与词典学上的贡献与启示 《二版》对比喻义的收录、诠释工作在对词义理论和语文词典编纂理论都作出了有价值的贡献,并给人们留下深深的启示。 首先,再现了词义形成、稳定的过程,充分演绎出了词义生成的机制。 《二版》的六种比喻义释义方式,独立性固定比喻义、依附性固定比喻义、语境比喻义的三种比喻义类型,真实地再现了比喻义的形成、稳定的过程。汪耀楠先生在讨论划分义项原则时,曾指出“修辞用法的经常化、普遍化,形成的修辞义应考虑划分义项”,说的就是这种情况。º本文概括出的从“语境比喻义”到“固定比喻义”,从“依附性的固定比喻义”到“独立性的固定比喻义”,正好体现出了比喻义的孕育、发展过程。打一简单比方:词义从出现于临时语境到成为一个独立的义项,好比从母体内产出一个婴儿。语境比喻义可视为母体内的胎儿孕育期;当胎儿分娩离开母体,表明新生命的开始,可视之为固定比喻义的形成。这时它与“语境比喻义”已有了本质上的不同。分娩出来的新生儿经过了由小到大,由靠母亲的乳育到独立行走乃至生活,这个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就是依附性固定比喻义到独立性的固定比喻义的变迁。 一般的语文词典反映的只是词的固定义,而《二版》却对词的比喻义从发展的角度作了全方位的反映。从词义形成的前期状态到稳定下来的固定词义,都以不同的释义方式作了有区别性的反映。这是一份研究词义由生成到发展,再到稳定的全过程的极有价值的语料。对它进行条分缕析,能够帮助我们清楚地看清词义演变过程中的不同状态。而透过前后不同版本对比喻义所作的不同释义方式之间的演变更替,将能从另一个侧面给我们提供更多的东西。《二版》比喻义的释义工作再次显示出,任何一个新词义成分的产生,都会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只有经过量变的积累,词义才会具有发生质变的可能。 人们对某个词义由新鲜到熟悉的过程,对这个临时义来说,正是一种蜕变过程。因此把词的临时用法义放到词义的“生老病死” 的演变过程来看,用法义具有鲜明的过渡性质。它属于“范畴”,尚不具备“语言”的那种稳定性和全民性。它产生于临时环境,可能会随时消失,也可能在“言语”的范畴呈现一时后,茁壮成长,日渐成熟,进入由“言语”向“语言”的过渡期,并踏入稳定期,成为“语言”词义的一分子。索绪尔对词的临时义的价值给于了很高的评价,他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谈到临时义的作用;语言中凡属历时的,都只是由于言语。一切变化都是在言语中萌芽的。任何变化,在普遍使用之前,无不由若干个人最先发出。¹ 对词义世界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要有意地保留词义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状态,要在词典释义中精细地加以区分、提取、再现,其难度是相当大的。这是一种极有价值而难度又很大的学术初创,《现汉》努力实践了第一步,因而它留给人们思考的地方也就格外引人入胜。从《凡例》中粗而不细的二类例举,表明这还只是一种尚未完全定型的学术新范式,尚未能完全驾驭住词典的所有释义活动。而后来韩文的归纳说明,说明词典编纂者正在努力从粗线条的勾勒走出来。真切地认识不同类型的比喻义,并在词典中以恰当的方式予以再现,其价值首先就表现了在词汇词义理论上。没有清楚的理论指导,是难以处理好如此复杂而又微观的问题。象韩文中分出的“比喻义与本义关系十分明显,独立性差,不注出比喻义”类,其实这里谈到的“关系十分明显”并不能构成本义与比喻义分界的主要依据。本义与比喻义之间的联系最主要的是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是无法用近亲远亲来衡量的。至于“多用于比喻”、“常用于比喻”的说明,是从使用频率作出的分类,它表明比喻义的使用频度至少与本义持平或高于本义,这与“关系”的远近也无关系。 比喻义是词义引申中特殊的一类。它与本义的联结点在“相似性”,因相似性而有比喻,而有言语的使用,因有言语使用而有稳定为语言的可能。因此,要把握比喻义的最终形成,关键有两点,一是比喻义的形成源于它与本义之间的相似性;二是比喻义最终地位的确立在于它的使用频率。其使用环境由靠例句显示而到词义的独立存在;由依托于本义而到独立于义项;由众义项之一而到比喻义的独占。这就是比喻义发展壮大,并最终完成的一个发展过程。 其次,扩大了规范语文词典反映语言事实的范围,加强了语文词典的“引导”功能。 语文词典由传统的只反映处于静态中的规范、稳定、普遍的语言义,扩大到尚未完全定型的言语义,这种转变对词典性质与功能的认定和扩大是一个突破。它在保留了词典“规范”功能的同时,实际上是增添了词典对语言的“引导”功能。它保留了实际语言中更真实、更贴近生活的细微一面,使人们能够真切地了解那些处于成长过程中的新的语言成分。这是一份宝贵的材料,使人们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前后两个版本的对比来观察语言的动态变化,观察到新词义成分的变迁过程。 再次,大大丰富了词典的编纂技巧,完善了语文词典的表现手段。六种释义类型在词义的区别上有着独特的显示价值,它清楚地把语境比喻义与固定比喻义,依附性固定比喻义与独立性固定比喻义之间的差异显示了出来。把比喻义概括为独立义项还是义项中的部分成分,把比喻义放在释义还是在括号中来显现,特别是“◇”符号的运用,都是《现汉》匠心独具的地方。把实际语言中极为丰富的存在状态通过词典的不同释义形式加以反映,这对词典编纂理论、释义的原则与具体方法都是一个富于挑战的课题。《二版》在这方面迈出了有益的第一步,丰富了语文词典的编纂技巧和表现功能。正是在这些貌似寻常、细微末节处的纯技术性的编纂活动背后,映透着《现代汉语词典》编纂者深厚的语言学理论修养,这种内在的学术力量使它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the form of the metaphorical meaning and the exegetic of the metaphorical meaning
Abstract: Metaphorical meaning is the sense of a word extended from the polysements by metaphor. We conclude that there are 2488 words which have metaphorical meanings in the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help of the computer and divided them into 6 types according to the ways the editors explain the words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types, this paper groups them into two kinds: one is the steady metaphorical meaning which has been a firm part of the explanations of the dictionary, the other one is the contextual metaphorical meaning only revealed by the context and manifested in the example sentences. The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makes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the lexicology and lexicography in the means it deals with the meanings of the words, such as reappearing the process of how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appears and grows ,expanding the range in reflecting the language facts, strengthening the guiding functions of th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dictionary and enriching the compiling technique.Su xin-chun & Zhao cui-yang Chinese Department, Xia Men University, Fujian 361005, China Key words: exegetic metaphorical meaning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Su xin-chun : the professor of the Chinese Dept. , Xia Men University Zhao cui-yang : the postgraduate of the Chinese Dept. , Xia Men University Specialty: Chinese Language & Characters Grade:2000 作者简介 苏新春(1953—),江西南昌人,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汉语词汇学研究。 赵翠阳(1977—),湖南娄底人,厦门大学中文系汉语文字学专业2000级硕士研究生 ¶ 《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1992年 · 《词语的比喻用法和比喻意义》韩敬体 第三届全国现代汉语词汇学术研讨会论文 2000.,10 ¸ 《试论语文词典中的比喻义》 张履祥 《辞书研究》 1982.3 º 《多义词义项的概括与区分》 汪耀楠 《辞书研究》 1982.3 ¹ 《汉语词义学》 苏新春 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