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句法语义学 >

互动语境中构式“又+Neg+Xp”的辅据言威功能


    摘 要:互动语言学理论是考察现代汉语口语语料中“又+Neg+Xp”构式义、话语功能、实现形式及Xp的允准条件之有效视角。“又+Neg+Xp”可以浮现言者主观否定的情态义,其核心话语功能为辅据言威,常出现在“担心—劝说”“观点—辩驳”“询问—告知”“意外行为—疑惑”相邻对的应答句中,为劝告、辩驳、告知、疑惑等行为辅助提供理据,进而彰显言者的知识权威性。引发句的实现形式以猜测句、观点句、询问句、陈述句为主;伴随句以祈使句、反问句、陈述句、特指反问句为主。理据Xp的允准条件为具有或可激活描述性语义特征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及其相关短语,形象鲜活,信据力强。Xp量上的特征制约“又+不+Xp”与“又+没+Xp”的使用频率。
    关键词:构式“又+Neg+Xp”;允准条件;话语功能;实现形式;理据性
    作者简介:岳辉,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长春130012);李冬香,吉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鞍山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讲师(鞍山114007)。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YY060)。
    一、引言
    现代汉语中,副词“又”与否定副词共现的情况主要有五种:
    (1)她昨天没找到合适的办公楼,今天又没找到合适的办公楼。
    (2)她要找既对得起她的荷包,又不辜负今夜的菜。
    (3)咳,堵在城里的半路上,又不能随便下车,吃饭还真不是最大问题了。
    (4)真不敢拿我这么个大麻烦耽误你,可又不愿离开你。
    (5)A:好吓人啊!
    B:怕什么,我又不是鬼。
    例(1)中,“又”为表重复义副词,整句话是对前句的重复性说明。例(2)中,“又”为表并列义副词,整句话是对前句的并列性说明。例(3)中,“又”为表递进义副词,整句话是对前句的递进性说明。例(4)中,“又”为表转折义副词,整句话是对前句的转折性说明。例(5)中,“又”为语气副词,整句话的表达重心并不在话语的字面意义“我不是鬼”,而是在话语的隐含意义“表达对听者言语行为的反驳”。可见,例(1)—(4)通过“又”与否定副词的简单相加可以推知其语义表达重心,而例(5)通过“又”与否定副词的简单相加无法推知其语义表达重心。根据Goldberg对构式的界定,任何语言格式,只要其形式或功能的某个方面不能从其组成部分或其他已经存在的构式中得到完全预测,就应该被看作是一个构式[1]5,因此像例(5)中划线部分,我们可称之为构式,码化为“又+Neg+Xp”,是本文的研究对象。值得说明的是,本文选取的否定词语1不限于“不”,还有“没”。
    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又+Neg+Xp”结构的功能研究呈现两种模式:一种将其聚焦于语气副词“又”的功能,涉及的观点有王力[2]320、史锡尧[3]、吕叔湘[4]108、马真[5]等提出的加强否定语气;彭小川[6]、陈佳宏[7]、毕文华[8]等提出的预设否定;邵敬敏和饶春红[9]、史金生[10]等提出的辩驳语气;吴振国[11]、温锁林[12]等提出的申辩口气;张京鱼和刘加宁[13]、张京鱼和闫军利[14]等提出的语篇衔接。另一种将其视为构式作整体研究,即程亚恒[15]、文桂芳和李小军[16]认为“又+Neg+Xp”为原因型构式。
    这些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具有启示意义,但仍存在以下几点疑问:
    首先,时贤将“又+Neg+Xp”结构的功能归功于语气副词“又”,但“又”加上“Neg+Xp”后,句法上很少独立使用,语义上有言语未尽之感,语用上不能传递焦点信息。例如:
    (6)a:张三不是领导。
    b:*张三又不是领导。
    (7)a:她家没养猫。
    b:*她家又没养猫。
    (6a)(7a)句法上可独立使用,表达否定性判断,而添加语气副词“又”后,(6b)(7b)很少独立成句,语义有未尽之感,语用上也不能独立传递焦点信息。那么“又+Neg+Xp”结构表义重心的改变到底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呢?
    其次,关于“又+Neg+Xp”结构的功能,学界从语用、语义、语篇、标记的角度均进行了论述,共概括出五种类型。如此庞大的功能,让人无法认清其本质,那么是否可以概括为一种功能呢?即“又+Neg+Xp”的核心功能是什么?有无形式上的规律可循?
    再次,程亚恒首次将“又+Neg+Xp”视为原因型构式,但将话语功能归功于构件“又”,即“引起语义推导的话语提示功能”[15]。文桂芳、李小军从历时的角度对“又+Neg+Xp”的形成和演变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重复>增量(并列、递进、转折)>辩驳”是其形成过程,语用推理和语境吸收是其演变机制[16],但仍有未尽之处,如“XP”的允准条件是什么?“又+不+Xp”与“又+没+Xp”的分布是否均衡,为什么?“又+Neg+Xp”置于伴随句前后的规律是怎样的?
    基于以上问题,结合“又+Neg+Xp”常出现的语境,本文拟从互动语言学(Interactional Linguistics)的视角,重点考察构式“又+Neg+Xp”的话语功能、实现形式及Xp的允准条件。本文语料主要来源于自然口语性质的电视剧《欢乐颂》(第一、二季)的台词转写、BCC语料库中析出的对话、前人文献中析出的对话及部分自拟对话,合计1 001条。
    二、“又+Neg+Xp”的构式义及固定部件特征
    (一)“又+Neg+Xp”的构式义
    程亚恒指出,构式“又+Neg+Xp”中虽然没有“不应该”“不必”“没有必要”等字眼,但“又+Neg+Xp”浮现的构式义却是主观否定情态义,经检验属实。[15]例如:
    (8)A:加拿大钱还比台湾钱贵啊?
    B:拜托,人家又不是战败国,为什么不能比台湾贵啊?
    (9)A:昨天他们又出去浪了,你知道吧?
    B:我又没有千里眼,怎么能什么都知道啊?
    例(8)是一对朋友的电话聊天,上句是A对加拿大钱比台湾钱贵的质疑,下句是B回应A的话语。显然,“又不是战败国”,不停留在“是不是战败国”这个事实层面的陈述,而是表达“B对A话语的反驳,B认为A完全没有必要发出这样的质疑”。例(9)是一对朋友的闲聊,上句说的是A猜测B知道他们出去浪的事儿,下句是B回应A的话语。显然,“我又没有千里眼”,不是停留在“我有没有千里眼”这件事儿上,而是表达“B对A话语的反驳,B认为A没有必要总关心人家的私生活”。不难看出,构式“又+Neg+Xp”表达的不是字面意义的陈述,而是隐含的深层意义,即表达“不应该、不必、没有必要”的否定情态义。
    构式“又+Neg+Xp”表达言者否定情态义,这无疑与固定部件“又”“Neg(不/没)”和变项“Xp”的特征有关。
    (二)构式“又+Neg+Xp”中固定部件的特征
    构式“又+Neg+Xp”的固定部件为“又”和“Neg(不/没)”,二者是浮现言者否定情态义的实现手段。
    关于固定部件“又”,语音上轻读2;句法上位置固定,位于否定词语的前面;语义上没有真值意义,只有程序意义;语用上具有引导码功能。正如程亚恒所说,“构式‘又+Neg+Xp’中的副词‘又’,是一个能够激活语义推导的语篇衔接算子,具有提醒听者注意的作用”[15],在符合省力原则的情况下,能够最大程度地增加语境效果,为听者理解提供线索,指明方向,从而减轻听者认知处理负担。
    关于固定部件“Neg”,现代汉语中主要由“不”和“没”充当,二者均具有非真值意义,与张斌和张谊生[17]、江莹[18]的观点吻合,即“有一种非常规‘不/没’,附着于某种名词、形容词和动词前,失去真值否定功能,具有减量和提醒功能”。
    另外,副词“又”与否定词语“不”“没”的共现情况不同,也就是说,“又不Xp”与“又没Xp”的分布并不均衡,“又不Xp”占语料总数的82%,而“又没Xp”占语料总数的18%,二者的使用频率为何相差甚远,二者的使用特征是怎样的,均可以通过考察变量Xp得到证实。
    三、构式“又+Neg+Xp”中变量Xp的允准条件
    能充当构式“又+Neg+Xp”中变量Xp的成分主要有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三类,其中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最典型,占94%。如下页表1所示:
    (一)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语料显示,具有描述性语义特征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是“又+不+Xp”中Xp的允准条件。
    (10)今天又不星期天,不能睡懒觉。(石毓智[19]210)
    (11)又没冬至,吃什么饺子啊?
    表1 Xp的类型、频次及百分比
    
    例(10)中的“星期天”,如果不进入“又+不+Xp”中,指的是“星期六的下一天”,而进入“又+不+Xp”中,“星期天”的内涵意义被激活,即“星期天不用上班或上学,想干什么干什么”,那么星期天也就被赋予“可以睡懒觉”的特征。例(11)中的“冬至”,如果不进入“又+没+Xp”中,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而进入“又+没+Xp”中,“冬至”的内涵意义被激活,即“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因此具有描述性语义特征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是“又+不+Xp”中Xp的允准条件。
    (二)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能进入构式“又+Neg+Xp”中Xp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有四类:1)判断动词“是、算……”;2)心理动词“害怕、担心、喜欢……”;3)能愿动词“敢、想、愿……”;4)实义动词“养、玩、吃……”。其中前三类是“又+不+Xp”中Xp的允准条件,以判断动词“是”最典型,占动词总数的62%;第四类是“又+没+Xp”中Xp的允准条件。例如:
    (12)王柏川:别一棍子打死人,别一概而论,我是好人。
    樊胜美:你别代入,为什么这么说,你又不是包子。
    (13)布拉果沃小姐不知什么缘故恨我,我又不喜欢上戏院。
    (14)邱堂堂:小曲,可不可以介绍一下,我到你朋友那儿做?
    曲筱绡:不行,你又不想当服务员端杯子的。
    (15)现在又没火烧眉毛,急什么急!
    例(12)中的“是包子”,如果不进入“又+不+Xp”中,“包子”指的是“包子这个人”,而进入“又+不+Xp”中,“包子”可以激活其描述性语义特征,即“像包子一样的好人3”。值得注意的是,当Xp为判断动词“是”时,后面除了接名词,还可以接动词短语或代词,如“又不是做化学实验”激活描述性语义特征“需要很精细的准备和测量”。例(13)中的“喜欢上戏院”,如果不进入“又+不+Xp”中,“戏院”指的是“戏院这个地方”,而进入“又+不+Xp”中,“戏院”可以激活并突显其描述性语义特征4,即“具有花天酒地的特征”。例(14)中的“想当服务员端杯子的”,如果不进入“又+不+Xp”中,指的是“想当一名服务员”,而进入“又+不+Xp”中,可以激活并突显“服务员”的描述性语义特征,即“服务员具有端杯子的特征”。例(15)中的“火烧眉毛”,如果不进入“又+没+Xp”中,指的是“火烧眉毛这件事”,而进入“又+没+Xp”中,可以激活并突显“火烧眉毛”的描述性语义特征,即“情况紧急、事态严重”。可见能够激活并突显描述性语义特征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是构式“又+Neg+Xp”中Xp的允准条件。
    (三)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
    能进入“又+Neg+Xp”构式中Xp的形容词有“傻”“好”“胖”“蠢”“笨”“熟”“远”“穷”等,可见性质形容词是“又+Neg+Xp”中Xp的允准条件。例如:
    (16)他又没傻,你担心什么?
    (17)乔治:我刚才去锻炼了。
    索密斯:你又不胖,你锻炼什么啊?
    例(16)中的“傻”和例(17)中的“胖”均为性质形容词,对主语起到描述性作用。
    总之,具有或可激活描述性语义特征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是构式“又+Neg+Xp”中Xp的允准条件。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词语在量上的特征,能够充当Xp的成分主要为连续量词语。首先,当Xp为具有描述性语义特征的名词时,以例(10)中“星期天”为例,在量上具有连续性特征,也就是说,从凌晨至次日凌晨,在这个时间段上任意一点都可以说是“星期天”,局部与整体是同质的[19]212。其次,当Xp为可激活描述性语义特征的动词短语时,绝大多数由判断动词“是”引导。以例(12)中的“是”为例,不能用数量词语称数,不能后接助动词“了”,在量上具有连续性特征,因此可以用来描述事物属性[19]56。最后,当Xp为性质形容词时,在量上兼有连续性特征和离散性特征[20],如例(16)(17)中的“傻”“胖”。根据“不”和“没”在量上的分工来看,石毓智曾指出,“不”只能否定连续量词,“没”只能否定离散量词[19]35。而Xp的典型允准条件在量上表现为连续量词语,自然与否定词语“不”结合得比较多,这也就是“又不Xp”与“又没Xp”分布不均衡的原因。虽然“又不Xp”与“又没Xp”使用频率不均衡,但在话语功能方面却呈现统一的倾向性特征。
    四、构式“又+Neg+Xp”的话语功能
    (一)构式“又+Neg+Xp”的核心话语功能
    日常交流中,言者不仅需要传递信息,更需要使用语法手段为自己的立论提供理据,构式“又+Neg+Xp”就是这样一种语法手段,本文认为其核心话语功能是为言者立论辅助提供理据,主要表现在辅助性和理据性两方面。
    构式“又+Neg+Xp”的辅助性可以从其句法降级、焦点结构、省略与否三方面加以考察。
    第一,构式“又+Neg+Xp”的句法降级。
    由于构式“又+Neg+Xp”中XP可以为VP、AP、NP,其中以VP最典型(94%),而VP中以判断动词“是”最典型(62%),因此用“又不是”举例。例如:
    (18)a.我不是小曲。
    b.?我又不是小曲。
    c.岳西:你可得告诉我,别说你是从中介查到的。
    邱莹莹:我又不是曲曲,还到处查人底细的。
    (18a)这个句子成立,在陈述主语的身份。(18b)增加“又”,语义上有未说完之感,语用上不能传递焦点信息。(18c)增加伴随句“还到处查人底细的”,句法上成立,整句话突显的焦点转移到伴随句,究其原因,主要是(18b)发生了句法降级,即从一个完整句降级为另一个完整句的附属成分[20],因此需要与伴随句搭配才成立,句法降级为构式“又+Neg+Xp”的辅助性功能提供了句法条件。
    第二,构式“又+Neg+Xp”的焦点结构。
    构式“又+Neg+Xp”与伴随句搭配5,可前可后,以位于伴随句之后最典型(80%),常出现在相邻对应答句(92%)中,表示对引发句的回应。例如:
    (19)赵医生:好爸爸,乖爸爸,臭爸爸……哈哈哈……你想气死人啊,太邪恶了。
    曲筱绡:我又不是希特勒,怎么能算邪恶?
    (20)赵医生:那我跟魏兄一起走吧。两位小姐也尽早歇息。
    曲筱绡:别,我开玩笑,你们别当真。我又不是腐女。
    例(19)中,构式“又+Neg+Xp”位于伴随句之前,与“怎么能算邪恶”一起回应始发句。例(20)中,构式“又+Neg+Xp”位于伴随句之后,与“你们别当真”一起对始发句做出回应。
    值得说明的是,伴随句是语义表达的重心,突显的焦点,通常用“反正”等强调副词进行标记,而构式“又+Neg+Xp”中的“又”轻读是最好的证明。例如:
    (21)曲筱绡:邱莹莹,你得懂好歹。
    邱莹莹:反正我不跟你说,反正你不能打应勤,你又不是我。
    例(21)中,伴随句“反正你不能打应勤”是句子陈述意义的前景信息,构式“又+Neg+Xp”是句子陈述意义的背景信息。可见,焦点结构为构式“又+Neg+Xp”的辅助性功能提供了语义解释。
    第三,构式“又+Neg+Xp”的省略与否。
    构式“又+Neg+Xp”与伴随句搭配出现时,在句法和语义上不起任何作用,只在语势上起作用,可省略。例如:
    (22)邱莹莹:没有。
    曲筱绡:没有什么?说话明白点儿,大声点儿,你又不是蚊子细嗓门。
    (23)安迪:我怎么感觉有人跟踪我?
    包奕凡:你又不是明星,哪有那些狗仔队啊?
    省略构式“又+Neg+Xp”后,例(22)仍然能够表达言者对听者的辩驳态度,例(23)仍然能够表达言者疑惑的情感态度,但是加上构式“又+Neg+Xp”后,例(22)(23)均可以附加说明言者立论的理据,进而彰显言者话语权威性。可见,可省略为构式“又+Neg+Xp”的辅助性功能提供了语用说明。
    索绪尔认为符号与对象之间任意性的反面为理据性,词汇学家认为词的表达形式与词义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为理据性,而言语交际的理据性主要体现在明示—推理的过程中。日常交际中,言者一般不会将全部交际意图直接明示给听者,但会提供论据引导听者进行推理,这就是信据性,即为听者推理提供可信的论据[21]307-332,本文认为构式“又+Neg+Xp”就是言者为听者能够更好理解自我交际意图而辅助提供的理据。衡量信据性有信据力度和信据倾向两种维度[21]307-332,具体到构式“又+Neg+Xp”,只有信据倾向维度。语料考察显示,客观事实和规约知识是信据倾向的典型代表。
    第一,客观事实。
    根据上文,实义动词是Xp的允准条件,而实义动词与“没”的结合,可以表达言者对客观事实的陈述。例如:
    (24)(忽然陶祖泰垂头丧气进来了)
    陶夫人:“怎么?你像只落汤鸡!天又没下雨!”
    (25)姑妈:姑娘,今儿晌午别走啦,在这儿吃饭吧!
    韩太太:家里又没准备,叫人家吃什么?
    例(24)中,言者(陶夫人)根据陶祖泰当前状况“像只落汤鸡”,表达心中疑惑“怎么?”,为使听者迅速识解,使用客观事实“天又没下雨”作为立论理据。例(25)中,言者(韩太太)针对姑妈话语,进行反驳“叫人家吃什么”,为节省听者的释语心力,使用客观事实“家里又没准备”作为立论理据。可见,以客观事实作为立论理据,能够达到以最小的释语心力解码言者传递的最大语境信息。
    第二,规约知识。
    根据上文,具有或可激活描述性语义特征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及其相应短语是Xp的允准条件。施春宏提出,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有三种显现语境,即公知语境、特定语境、局部语境。[22]具体落实到构式“又+Neg+Xp”,这些描述性语义特征成分有的是大众化常识、极端例子、典型代表、普遍认识,有的是特定语境中临时赋予听说双方共知的信息,有的是影视作品中的经典形象。例如:
    (26)小卒:秀吉回来参战了!
    盛政:胡说八道!秀吉又不是神仙,从大垣到这里那么远的路,他怎会这么快赶回来?
    (27)奇点:是刚才追我飙车的M3,—聊起来原来是好朋友的朋友。他带着个漂亮的女朋友,我不能没有,拜托啊。
    安迪:你又不是老谭,还跟人比这个?刚才还飙车!
    (28)李朝生:你依旧浓眉大眼。
    关雎尔:你才浓眉呢?我又不是蜡笔小新。
    例(26)中,言者(盛政)针对小卒话语,进行反驳,为使听者快速达及信息,使用大众化常识“秀吉又不是神仙”作为立论理据。例(27)中,言者(安迪)针对奇点请求,进行回拒,为使听者快速明白,使用双方共知信息“你又不是老谭”作为立论理据。例(28)中,言者(关雎尔)针对李朝生话语,进行反驳,为使听者快速识解,使用影视作品中经典形象“我又不是蜡笔小新”作为立论理据。可见,以规约知识作为立论依据,信据价值高,心理可及性强,能够使听者快速达及言者交际意图,进而达到有效交际目的。
    总之,构式“又+Neg+Xp”具有理据性,以听者心理可及性为目的,通过言者举例子、摆事实的方式进行立论。
    另外,构式“又+Neg+Xp”具有理据性,还可以从反面加以考察,看下面两组对比句子:
    (29)a.刚才又没下雨,地面怎么湿了?
    b.*因为/*听说/*我确信/*我认为刚才又没下雨,地面怎么湿了?
    (30)a.怎么会跟别的女人约会去呢?他又不是那种人。
    b.怎么会跟别的女人约会去呢?*因为/*听说/*我确信/*我认为他又不是那种人。
    例(29a)中构式“又+Neg+Xp”为因,伴随句为果,由因才可以推衍出果,因通常为客观事实,因是果产生的信息来源,即“因为刚才没下雨,所以地面不应该湿”,是顺应事理的推理,客观性强,属于逻辑因果6[23]103,像这样的例句占语料总数的20%。例(30a)中构式“又+Neg+Xp”为因,伴随句为果,由果追溯因,因通常为规约知识,即“他不会跟别的女人约会去,因为/听说/我确信/我认为他不是那种人”,不是按照逻辑事理进行推理的,而是言者根据某种结论做出的主观推测,是适宜性理由,主观性强,属于实据因果7,像这样的例句占语料总数的80%。由此可见,构式“又+Neg+Xp”辅助提供理据的功能既包括信息来源的说明,也包括言者对知识的主观认知,与广义传信范畴表达的意义相吻合,因此构式“又+Neg+Xp”与传信标记共现时信息重复,也就是例(29b)(30b)不成立的原因。故而,反向思维也可以验证构式“又+Neg+Xp”具有理据性。
    值得一提的是,廖巧云指出,逻辑因果关系是传统因果关系,遵循“原因-结果”的线性顺序,客观性强,而实据因果关系是扩展的因果关系,不受“原因-结果”线性顺序的限制,甚至经常以结果在先,原因在后的顺序出现,主观性强。而构式“又+Neg+Xp”是以听者为导向的维护言者话语地位的语言形式,必然多用于主观性强的语句中,这也就是以规约知识作为理据见常的原因。[23]105另外,考察发现,当构式“又+Neg+Xp”与伴随句之间为逻辑因果关系时,构式“又+Neg+Xp”通常位于伴随句前面;当构式“又+Neg+Xp”与伴随句之间为实据因果关系时,构式“又+Neg+Xp”通常位于伴随句后面,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构式“又+Neg+Xp”以位于伴随句之后为主。
    (二)构式“又+Neg+Xp”的具体话语功能
    构式“又+Neg+Xp”的核心功能是为言者立论辅助提供理据,彰显言者话语权威地位,可简称为“辅据言威”功能。根据伴随句实施的言语行为8,构式“又+Neg+Xp”的话语功能具体化为四类9:1)为劝说言语行为辅助提供理据,下称“劝辅”;2)为辩驳言语行为辅助提供理据,下称“辩辅”;3)为告知言语行为辅助提供理据,下称“告辅”;4)通过辅助提供的理据推出疑惑言语行为,下称“辅疑”。这四类话语功能在使用频次方面不尽相同,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构式“又+Neg+Xp”话语功能的使用频次和百分比
    
    根据表2,构式“又+Neg+Xp”共出现1 001次,以辩辅功能最典型(43%),劝辅、辩辅和告辅功能占总数的绝大部分(87%),是为劝说、辩驳、告知言语行为辅助提供理据,既维护言者的话语地位,又照顾听者的知识状态,互动性强。而辅疑功能只占总数的(13%),是通过提供理据推衍疑惑言语行为的产生,更多考虑言者话语地位的维护,互动性弱。从总体上看,构式“又+Neg+Xp”是一种以听者为导向维护言者话语地位的交互手段,即言者倾向于选取听者能够达及的信息组织使用构式“又+Neg+Xp”。
    第一,劝辅。
    互动中,言者表达劝说观点时,使用构式“又+Neg+Xp”辅助提供理据,增强言者劝说信度,帮助听者快速识解。例如:
    (31)(曲筱绡故意将白主管帮自己搬家照片群发给姐妹们)
    邱莹莹:他会不会和小曲好了?
    关雎尔:别太担心了,你看照片上有这么多人呢,又不是孤男寡女。
    邱莹莹:(脸色和缓起来)是啊,是啊,多大的事儿呢,我们都差点儿被曲筱绡调戏了,不上她的当。
    例(31)中,引发句使用“会不会……”表达担心的言语行为,应答句使用劝阻祈使句“别……了”委婉否认担心的言语行为。为了增强劝说力度,辅助提供两个理据。理据A为客观事实“照片上有这么多人呢”,不能令听者快速识解,追加规约知识(极端例子)“又不是孤男寡女”作为理据B,由于极端例子易于达及,听者迅速明白,后文副语言“脸色和缓起来”和话语“是啊……,不上她的当”足以证明。
    第二,辩辅。
    互动中,言者辩驳听者时,使用构式“又+Neg+Xp”辅助提供理据,增强辩驳效果。例如:
    (32)(赵医生提出分手)
    曲筱绡:可你情绪低落时候不是喜欢疯狂发泄一把吗?你不是跟我玩得很开心吗?
    赵医生:即使看病都有误诊率,何况是我不擅长的看人呢?我又不是神仙。你很好,但不是我的那杯茶。
    曲筱绡:你是不是喜欢安迪?你就是从看见安迪开始转变态度的。
    例(32)中,引发句连用两个反问句“不是……吗”发出质疑。应答句使用一个反问句“何况……”进行反驳,信息不对等。为了增强辩驳力度,辅助提供规约知识(典型代表)“我又不是神仙”作为理据,通过对具有“无所不能”典型代表的否定,使听者迅速达及,无力回驳,后文曲筱绡无言以对,开始转移话题“你是不是喜欢安迪”是最好的证明。
    第三,告辅。
    有些时候,言者使用构式“又+Neg+Xp”辅助提供理据是为了实现告知言语行为。例如:
    (33)(樊胜美没去约会)
    关雎尔:你……不是说下午有约会吗?
    樊胜美:不去了,不去了,又不是什么高富帅。还是听音乐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去。他妈的。
    例(33)中,引发句使用是非问句“不是……吗”进行询问,应答句连用陈述句“不去了”进行告知。言者为了证明所说言之有据,辅助提供规约知识(双方共知信息)“又不是什么高富帅”作为理据。与后文“他妈的”呼应,共同传递言者的负面情绪,听者立即识解,后文副语言关雎尔看看邱莹莹,做一个噤声动作,不敢追问,足以表明听者已知晓言者的立场态度。
    第四,辅疑。
    交际中,通过使用构式“又+Neg+Xp”辅助提供理据,推衍言者疑惑的观点。例如:
    (34)(曲筱绡起早搭安迪车)
    曲筱绡:(打哈欠)安迪,包总走了没?
    安迪:还在,他今天在海市有点儿事要处理。又没人管你考勤,你起这么早干吗?
    曲筱绡:郁闷,想找你们说说。你们最好给我打气,我快支撑不下去了。
    例(34)中,引发句的话题是“包总走了没”,应答句安迪做出回答后,并未顺着话题继续说,而是转移到曲筱绡反常的行为“起早”,疑问句“……干吗”表达言者疑惑的观点。但疑惑并不是凭空而生的,辅助提供客观事实“又没人管你考勤”作为理据,证明疑惑观点出现的合情合理,后文曲筱绡并无任何异议地接续话轮,“郁闷,想找你们说说”是最好的证明。
    构式“又+Neg+Xp”的四种话语功能并不是均衡分布的,辩辅功能的使用频率最高(43%),这一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史金生[10]和温琐林[12]提出的辩驳和申辩功能,但有所不同的是,本文将构式“又+Neg+Xp”的功能定性为辅助提供理据,而不是辩驳本身,辩驳功能是伴随句带来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构式“又+Neg+Xp”的告辅功能、辩辅功能和劝辅功能使用频率较高,占总数87%。这是由理据均为规约知识,主观性强、能产性强决定的。
    五、构式“又+Neg+Xp”的话语形式
    任何功能的实现都依托一定的形式,构式“又+Neg+Xp”四种话语功能投射的常见话语形式主要体现在引发句与应答句两方面。
    第一,“劝辅”功能的话语形式。
    当构式“又+Neg+Xp”表劝辅功能时,引发句通常行使担心言语行为,投射到话语中常以猜测句形式出现,主要有疑问猜测句“会不会……”“不会……吧”和缓和猜测句“(真)怕……”“肯定都觉得……”。例如:
    (35)安迪:我过去看看,会不会吃坏了什么?
    奇点:你別过来了,天晚,你又不认路。
    (36)安迪:我有时候真怕你知道某些真相后离我而去。
    包奕凡:求你别说得这么严重,你没已婚,我又不是见异思迁的人。
    应答句一般包括劝说观点和理据两部分,劝说观点是对担心言语行为的否认,句类表现多为劝阻祈使句“别……(了)”和乞免祈使句“求你别……”,劝说语气委婉谦卑。理据通常有两个,理据A(天晚/没已婚)是客观事实,理据B(你又不认路/我又不是见异思迁的人)是规约知识,根据假言推理规则,否定前件,就要否定结论(你别过来了/求你别说得那么严重),达到劝说目的。因此当构式“又+Neg+Xp”表劝辅功能时,需要客观事实和规约知识一起充当理据。另外,语料显示,第二人称是典型主语,从对方角度出发,易于移情,劝说效果佳。
    总之,当构式“又+Neg+Xp”表劝辅功能时,“担心—劝说”功能是常出现的相邻对,理据包括客观事实和规约知识两种,投射的常见话语形式可以码化为:
    A引发句:疑问猜测句或缓和猜测句。
    B应答句:劝阻祈使句或乞免祈使句,客观事实,(S你)+又不+规约知识。
    第二,“辩辅”功能的话语形式。
    当构式“又+Neg+Xp”表辩辅功能时,引发句通常表达言者的观点,投射到话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判断句“你真/依旧……”“我想……”和反问句“能……吗”“为什么……”“不是……吗”。例如:
    (37)邱莹莹:你真冷血。
    关雎尔:我哪儿冷血了?我又不是应勤。
    (38)曲筱绡:你为什么不顺着我的话题往下说啊?
    安迪:我自己有判断,为什么交给你?又不是小邱。
    应答句一般包括辩驳观点和理据两部分,辩驳观点是对引发句观点的否认,句类表现多为反问句“为什么”“哪儿……了”“才……呢”。理据通常只有一个,理据(应勤/小邱)是引发句内涵意义(冷血/没有判断力)的典型成员,是规约知识中双方共知信息。根据三段论直言命题推理规则,否定主项S(应勤/小邱),也就否定谓项P(具有冷血/没有判断力),达到辩驳目的。这里主项S可以为所有具有谓项P内涵意义的典型代表,以常识信息和双方共知信息为主。因此当构式“又+Neg+Xp”表辩辅功能时,规约知识(典型代表)充当理据。另外,语料显示,第一人称是典型主语,从自身情况出发,申明辩驳理据,质疑情感强烈。
    总之,当构式“又+Neg+Xp”表辩辅功能时,“观点—辩驳”功能是常出现的相邻对,理据是规约知识(典型代表),投射的常见话语形式可以码化为:
    A引发句:判断句或反问句。
    B应答句:反问句,(S我)+又不是+规约知识(典型代表)。
    第三,“告辅”功能的话语形式。
    当构式“又+Neg+Xp”表告辅功能时,引发句通常行使询问言语行为,投射到话语的表现形式多为是非问句“……行吗”“……吗?”“不会……吧”等。例如:
    (39)应父:小邱,我打算这几天我辛苦点儿,不请护工了,行吗?
    邱莹莹:可以啊,我又不是什么娇小姐。
    (40)曲小姐: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只是脱口而出了。安迪,你也不会怪我吧?
    安迪:不会啊,又不是什么天大的事。
    应答句一般包括告知行为和理据两部分,告知行为是对引发句的回答,句类表现多为陈述句,理据通常只有一个,理据(不是什么娇小姐/不是什么大事)是规约知识(普遍认识)。主观性较强,随意性较大,理据不具唯一性,可随语境而变换。因此当构式“又+Neg+Xp”表告辅功能时,规约知识(普遍认识)充当理据。另外,语料显示,主语类型比较复杂,以第一人称和话题主语最典型。
    总之,当构式“又+Neg+Xp”表告辅功能时,“询问—告知”功能是常出现的相邻对,理据是言者认识,投射的常见话语形式可以码化为:
    A引发句:是非问句。
    B应答句:陈述句,(S我/话题)+又不是+规约知识(普遍认识)。
    第四,“辅疑”功能的话语形式。
    当构式“又+Neg+Xp”表辅疑功能时,互动性较弱,与引发句的话语形式并无太大关联,真正关联的是引发句隐含的意外行为,主要包括反常理行为和超预期行为,句类表现形式比较复杂,但以陈述句和祈使句为主。例如:
    (41)谢滨:你看我,让我逮到了。
    关雎尔:没有没有。你又没抬头,怎么看到的啊?
    (42)曲筱绡:SOS,请两位帮一个公益的忙,帮我一起将猫粮运上22楼。
    安迪:你家又没养猫,难道你打算拿猫粮当零食吃?
    应答句一般包括疑惑行为和理据两部分,前者是对引发句隐含意外行为的反映,句类表现多为特指反问句“怎么……”“为什么……”“难道……”。理据通常只有一个,“没抬头/没养猫”都是客观事实,根据事理逻辑因果关系,此类理据与结果“不能看到/会拿猫粮当零食吃”存在某种相邻或相似的关系,投射到语言层面就是因果关系表达式。因此构式“又+Neg+Xp”表辅疑功能时,客观事实充当理据。另外,语料显示,主语类型比较复杂,但以话题主语最典型。
    总之,当构式“又+Neg+Xp”表辅疑功能时,“意外行为—疑惑”功能是常出现的相邻对,投射的常见话语形式可以码化为:
    A引发句:陈述句或祈使句。
    B应答句:(S话题)+又没+客观事实,特指反问句。
    根据上述,构式“又+Neg+Xp”话语功能投射的常见话语形式可以总结如表3:
    表3 构式“又+Neg+Xp”话语功能投射的话语形式
    
    由上表3可知,构式“又+Neg+Xp”的使用条件为:
    第一,常出现在“担心—劝说”“观点—辩驳”“询问—告知”“意外行为—疑惑”等话语功能搭配相邻对中。
    第二,“担心—劝说”的句类表现为“猜测句—祈使句”;“观点—辩驳”的句类表现为“判断句/反问句—反问句”;“询问—告知”的句类表现为“询问句—陈述句”;“意外行为—疑惑”的句类表现为“陈述句/祈使句—特指反问句”。
    第三,劝辅理据Xp由客观事实和规约知识共同充当,辩辅理据Xp主要由规约知识中的典型代表充当、告辅理据Xp主要由规约知识中的普遍认识充当,辅疑理据Xp为一个客观事实。
    值得一提的是,理据允准条件不同,能产性也不同。辩辅功能的理据为规约性知识(典型代表),由三段论直言推理命题主项S集合中的典型代表充当,可以是常识信息,也可以是双方共知信息,理据不具唯一性。告辅功能的理据是靠大众普遍认识而得出的,随意性较大,随语境而变换,理据较为丰富。因此,辩辅和告辅功能的理据能产性强,可供选择的机会大,使用频率高,占总数的77%。劝辅功能的理据是由客观事实和规约知识共同充当的,理据具有限制性。辅疑功能的理据由顺应事理逻辑的客观事实充当,理据固定单一。因此,劝辅和辅疑功能理据能产性弱,可供选择的机会小,使用频率低,仅占总数的23%。
    综合上文可知,构式“又+Neg+Xp”可以浮现言者主观否定的情态义,其核心功能是为言者立论辅助提供理据,常出现在“担心—劝说”“观点—辩驳”“询问—告知”“意外行为—疑惑”相邻对的应答句中,为劝说、辩驳、告知和疑惑等言语行为辅助提供理据。其中固定部件“又”的引导码功能、“Neg(不/没)”的非真值意义和变量Xp的描述性特征是主观否定情态义浮现的实现手段。从互动语言学的视角研究构式“又+Neg+Xp”,能够让我们更全面地审视其话语功能及实现形式,但仍有未尽之处,如“又+Neg+Xp”“也+Neg+Xp”“还+Neg+Xp”等相近构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怎样的,都将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Goldberg A E著:《运作中的构式:语言概括的本质》,吴海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2]王力:《王力文集·中国语法理论》第1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
    [3]史锡尧:《副词“又”的语义及其网络系统》,《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4期。
    [4]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5]马真:《表加强否定语气的副词“并”和“又”———兼谈词语使用的语义背景》,《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3期。
    [6]彭小川:《副词“并”、“又”用于否定形式的语义、语用差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2期。
    [7]陈佳宏:《与否定项无标记关联的语气副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毕文华:《语气副词“又”/“并”+否定成分的用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9]邵敬敏、饶春红:《说“又”———兼论副词的研究方法》,《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2期。
    [10] 史金生:《“又”、“也”的辩驳语气用法及其语法化》,《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4期。
    [11]吴振国:《前项隐含的“又”字句》,《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2期。
    [12]温锁林:《现代汉语的申辩口气———兼论语气副词的研究方法》,《语言研究》,2010年1期。
    [13]张京鱼、刘加宁:《汉语间接否定拒绝句式“又不/没有”的语义背景和使用条件》,《汉语学习》,2010年1期。
    [14]张京鱼、闫军利:《直接和间接否定拒绝:“并”和“又”的语篇衔接性》,《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1期。
    [15]程亚恒:《原因型“又+Neg+Xp”构式的会话功能》,《汉语学习》,2016年4期。
    [16]文桂芳、李小军:《构式“又不/没Xp”的功能及其形成》,《语言教学与研究》,2019年5期。
    [17]张斌,张谊生:《非真值语义否定词“不”的附缀化倾向》,《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5期。
    [18]江莹:《汉语非真值否定词“不”“没”语义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9年。
    [19]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和不对称》(增订本),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
    [20]王小穹:《降级“让”字致使结构的句法语义分析》,《国际汉语学报》,2015年2期。
    [21] Verhagen A. Intersubjectivity and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language system. In Zlatev J,Racine T P,Sinha C et al.(eds.)The Shared Mind:Perspectives on Intersubjectivity. 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8.
    [22]施春宏:《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与副名组合的可能性》,《中国语文》,2001年3期。
    [23]廖巧云:《因果构式的运作机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注释
    1古代汉语中能充当Neg成分的种类较多,有“莫、弗、无、勿、毋、未、非”等,另文讨论。
    2(1)史金生(《“又”、“也”的辩驳语气用法及其语法化》,《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4期)指出,当“又”表元语增量时需轻读;李君、殷树林(《副词“又”的语气用法》,《求是学刊》,2008年6期)也指出,语气副词“又”在口语中一般轻读。
    3(1)有些具体名词进入“又+不+Xp”中,名实同指,不能激活描述性特征,例如:“樊嫂:我找樊胜美。曲筱绡:我又不是樊胜美,你敲什么门?”将另文讨论。
    4(2)这种描述性特征的激活视语境而定,以“小孩子”为例,如“又不是小孩子,还怕雷”凸显的是“像小孩子一样胆小”的特征;“又不是小孩子,会走错路走不回来的”凸显的是“像小孩子一样不认路”的特征;“我们又不是小孩子,我们不会吵架的”凸显的是“像小孩子一样喜欢吵架”的特征,另文讨论。
    5(1)也有单独充当话轮的,语料中共找到5例;另外,也有出现在引发语位置的,语料中共找到3例。均另文阐述。
    6(1)廖巧云认为,逻辑因果表示的是顺应事理的推理,表示的是从句和主句事态自身的顺应事理的因果关系。[23]103本文参考此说。
    7(2)廖巧云认为,实据因果表示的不是顺应一般事理的推理过程,而是以说话人自身持有的实据推知主句事态的过程。[23]103本文参考此说。
    8(3)本文伴随句实施言语行为的划分是根据语境表现进行分类的。
    9(4)构式“又+Neg+Xp”的四种话语功能并不是完全独立的,有时甚至存在交叉情况,但差异仅体现在程度上,并不影响问题本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