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文体交融和文体相互影响是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形成和发展的普遍规律,以传奇为代表的戏曲理论执着论述曲与诗歌的同源性、同质性、同构性,同时也注意到了戏曲艺术的...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情绪,逐渐扩散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分支。在文学领域表现尤甚。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史写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虚无”历史的冲动和...
对话人: 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高建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陆建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刘跃进(中国社会科学院...
内容提要: 在中国古代特殊的学术环境中,文学文献多数脱胎于经史文献。经史文本与文学文本,都具有“完整性”与“碎片化”特征,使“原始文本”不断衍生出许多层次的“次生文...
对话人: 张 江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高建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刘跃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 朝戈金 (中国社会...
【内容提要】 郭小川和王家新是当代诗歌发展史上能够代表两个时代的标志性诗人。本文分别选取郭小川的《西出阳关》和王家新的《纪念》,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得出,从郭小川、王...
【内容提要】 雍正帝与大学士张廷玉的文笔交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两人的创作,显示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信任,是君臣情谊的实录。雍正非常重视张廷玉是因为其文笔能够为自己代言,能...
年轻时读过冰心先生的一本书,名字叫《拾穗小札》。我很喜欢这本书,更喜欢冰心先生作文的这种态度和法度。这种态度和法度,从书名就可以看出,“穗”和“小”,都是小的意思...
对话人: 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高建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党圣元(...
在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