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中国民族古文字的文字学意义

    2020-07-01

    摘要:从远古到20世纪初,中华大地上曾经出现过近40种民族古文字,它们和汉字一起组成了中国文字的百花园。本文从普通文字学层面讨论了坡芽歌书、尔苏沙巴文、纳西东巴文等“助记...

  • 从字频统计看秦简用字的相关性

    2020-06-03

    内容提要: 文章通过全面的字频统计,分析秦简的用字相关性。研究表明,20种秦简的字频分布密切关联,呈现出普遍的用字相关性。同时,术数、地图、编年史对秦简用字相关性的影...

  • 敦煌马圈湾汉简通假字系统量化研究

    2020-06-03

    内容提要: 从表层看,古代文献中常见的通假现象是借音同或音近字来记词表义,但实质上是借字与本字之间音、形、义三者的整体契合。敦煌马圈湾汉简的通假对借字与本字声纽和韵...

  • 汉代铜器铭文异体字研究

    2020-06-03

    内容提要: 汉代铜器铭文异体字,可从构件角度分类并归类。依据汉字构件理论,异体字大致可分为增减、位移、变形、改换、类化、音化等六种类型。构件改变致使异体字的形体趋同...

  • 宋版十一行本《玉篇》考辨

    2020-04-30

    内容提要: 学界习称宋本《玉篇》是指张氏泽存堂本,然而这个本子对底本改动较大,已失宋本之旧。今传世宋版《大广益会玉篇》有两种版本:一是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大广益会...

  • 训诂的属类与体系——论经学训诂、子学训诂、史学训诂、文学训诂的独立性

    2020-04-22

    内容提要: 本文在前人训诂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今日之训诂学虽经古今学者筚路草创,系统井然,仍非古人训诂实践之全部。秦汉以来之训诂范围,除了字词语法以外,尚有经学训...

  • 传统训诂学当代“接着讲”——读吴泽顺《清以前汉语音训材料整理与研究》

    2020-03-31

    摘要:冯友兰先生认为讲自然科学可以抛开科学史来讲.但讲人文学科却离不开学术史,必须“接着讲”。美学家叶朗先生特别推崇冯友兰先生的说法,多次强调“人文学科的理论创造...

  • 《诗经》情绪类“心”部字古注训释的特征——以五种古代注本为例

    2020-01-16

    摘要:《诗经》训释是中国古代训诂学史和文学史的“显学”。《毛诗故训传》《毛诗传笺》《毛诗正义》《诗集传》和《毛诗传笺通释》五种注本对《诗经》中情绪类“心”部字的训...

  • 上古汉语的时间副词“既”

    2020-01-16

    摘要:上古汉语中,"既"作为时间副词,通常被赋予"完成体"意义。我们认为,时间副词"既"的主要功能不在"体"而在"时",用来指示动作的起始点或终结点;至于"完成体"意义...

  • 上博简《曹沫之陈》之“古”字探析——以先秦“古”“故”字义辨析为中心

    2020-01-16

    摘要:"古""故"为古今字,上博简中"故"多写作"古"。《曹沫之陈》"臣是古不敢以古答,然而古亦有大道焉"中即出现三个"古"字,原整理者将前两个"古"字释作"故",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