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朱熹训诂中的声训分析

    2017-11-16

    摘 要: 本文论述了朱熹进行声训所采用的格式、朱熹声训所依据语音的性质以及朱熹对“右文说”的认识。朱熹在训诂中利用声训破除假借,探求同源,揭示事物的命名理据,打破字...

  • 旧瓶装新酒的借题发挥与文字学的斤斤计较:从汉字“武”说起——《说“武”

    2017-11-16

    论文作者简介: 李守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古文字、出土文献和汉字学,任历史文献学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生导师。 文章首先分...

  • 汉语词源探求:历史、误区与前瞻

    2017-11-16

    摘要: 一部汉语训诂学史,也包含一部汉语词源探求的历史。联系训诂学史,结合汉语词源研究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汉语词源学史可分为五个时期:(一)释名学时期;(二)右文说时期;(三)乾嘉...

  • 从《字诂》看黄生的文字学成就

    2017-11-16

    摘要: 黄生作为"有清一代朴学之先登者",他对清代小学的开启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对黄生训诂成就的研究,使我们对黄生的训诂成就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黄生文字学方面的研究比...

  • 出土材料对汉语同源词研究的重要价值

    2017-11-16

    摘要: 出土材料对汉语同源词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某些声符与以之为声符的同源词之间的意义联系、同一声符的同源词族中各词群之间的关系,仅利用传世文献较难解释,引入出土材料可使...

  • 回归《说文》,纠偏《康熙字典》—传教士湛约翰《汉字结构述解》的学术意义

    2017-11-16

    摘要: 传教士湛约翰《汉字结构述解》一书从 300 个汉字基础字形入手,建立了一个逻辑严密的汉字系统,体现出一种回归《说文》,纠偏《康熙字典》的倾向。同时,也体现出他对汉字体系...

  • “古泉”称谓之渊源及“抱布贸丝”新探

    2017-11-16

    在汉代文献中,多称上古货币为“泉”。本文就“泉”为货币的渊源进行讨论,指出“泉”本应读作“線(线)”,意谓将蚕茧制作成绵线,且“線(线)”亦与“钱”音近或相同。故周代文献中...

  • 出土战国文献中“毋”的否定功能

    2017-11-16

    摘要: 否定副词"毋"表示禁止、劝诫。"毋"的否定范围主要是在"毋"字之后,也包括"毋"前的主事主语、受事主语以及原是介词宾语的主题。"毋"的非对比性否定中心可以在其后的谓词上...

  • 无定代词“有”与动词“有”及相关句子的辨别

    2017-11-16

    摘要: 无定代词“有”与“或”一定条件下可以彼此代换。“有……者”句,“有”可能是代词,也可能是动词;“者”可能是语气词,也可能是(构成者字结构的)助词。句法结构因此而不同...

  • 信阳楚简“乐人之器"补释四则

    2017-11-16

    摘要: 信阳长台关1号楚墓遣策所记“乐人之器”是研究我国古代音乐的宝贵材料,自刊布以来,虽经学者多方研究,仍有一些难字未能释出。经过重新考察发现,本段简文首句“一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