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去掉引号的“我”

http://www.newdu.com 2021-08-11 文艺报 黄咏梅 参加讨论

    直到拿到《小姐妹》这本集子,我才忽然发现,里边所选的7个短篇小说,从题目看,几乎可以构成“我”的一个日常亲友谱系:“我”的父亲、“我”的表弟、“我”的小姨、“我”的邻居……出版前,在与我的责编、同样是写小说的王苏辛一起挑选小说的时候,我们倒没往这方面考虑过,就算是书名,也是采用了其中的一篇小说题目,仅此而已。前一阵,在上海思南读书会上,几位热心读者问过同一个问题:《小姐妹》这本小说集里,写的都是你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这些经历都是真的吗?他们看到会有什么反应?在回答这类问题的时候,谈到小说里的“我”,我会不厌其烦地强调,这个“我”是加引号的。在读者面前,撇清自己跟小说里那个“我”的关系,希望被引号拥抱起来,置身于一个安全区域内,既是保护个人隐私,也因为那些“我”确实还不够像我。然而,读者似乎一点不在意我这种心理活动,或者说对我的这些做法并不买账。
    在一个作品中,写作者大概只清楚哪些部分是自己的真实经历,哪些部分是虚构,或者整篇作品都是虚构的,除了其中某一句话、某一个手势、某一张脸上的痣……譬如有一天,在麦当劳吃薯条的时候,隔壁坐着两个高中生,我听到其中一个打了个响亮的可乐嗝儿后,说:“我老爸是个大傻×”。我把这句话原封不动放在了《墙》这篇小说里。是这句话促使我虚构了整篇小说,虚构了几组不存在的关系。同样的,我如法虚构出了父亲、表弟、小姨、小姐妹、邻居……与其说他们是小说中的人物,不如说他们是我某类想法和认知的塑形、具象。至于那一个个“我”,虽并不仅仅只是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但也很难厘清到底哪个部分有我,哪个部分跟我没有半点关系。
    对于一个习惯写日常生活的作者来说,写身边的人和事是很顺手的。即使写的是久远的回忆,他也喜欢站在原地不动,将那些逝去的时间和空间拉到近前,这是他的基本功。要是让他穿越当下,越过空间的群山、涉过时间的流水,重返现场,需要他费尽周折和心力,有可能他会在半途迷路,或者成为一个三心二意不伦不类的旁观者。收入《小姐妹》里的小说,我就手把自己安放在一个相对宁静和安全的地方,把人物拉到近旁,甚至人为去建立一种血脉相连的关系,便于我去观察、倾听、理解乃至共情。在这样的宁静中,我能清晰看见他们所处环境中与现实对应的那些部分,并设法描写出来;我能听到他们的喘息声,听到他们那些说不出口的忧患,感知他们快乐时微微变化的心跳。而我,则在一双引号的拥抱中,投射进自己的情感,流露出那些在现实中不肯或不敢示众的想法。这是我热衷并享受书写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
    奥尔罕·帕慕克说:“现代人需要并阅读小说,为了在世界中体验居家感,因为他和所在宇宙的关系已经遭到了破坏。”在彰显迭代升级、追求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中,人对各种“关系”的理解开始变得生疏和变形,甚至失去了理解的能力和动力。帕慕克认为,“在心理状态和文学形式之间建立一种关系”,能够更好地获得这种“居家感”。我理解他所指的“居家感”,便是我们惯常到熟视无睹的日常生活,是我们置身其中而习焉不察的日常感,如水流入水中般无声无息。读者一旦从小说中切实感受到了这些坚固的日常感,便获得了一种心安理得的认同,他们在小说中认出了自己又指出了熟人,并悄悄地为小说里的“我”去掉了引号,他们与写作者建立起了一种信任的关系。这对写作者来说是一种褒奖,是对常年独自写作的一种慰藉。在这样的鼓舞之下,我继续书写着那一个个“我”,以期某一天,终于得以诚实地承认:是的,那个被引号拥抱着的“我”就是我。事实上,我在阅读一些优秀作品时,常常会被作家这种诚实所打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