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阅读指导 >

河南济源:阅读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报 常亚歌 参加讨论

    编者按 5月7日,本版报道了江苏徐州铜山区推动教师读书的实践。今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以读书带动教师专业成长的河南济源,跟随济源市教育局名师培养工程办公室主任常亚歌的讲述,追寻“济源市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成长脚步,见证他们寻找区域教师专业成长理想途径的全过程,希望对各地学校有所启迪。如果这些来自基层的读书实践是一颗石子投入水中,必会激起层层涟漪;如果这些带着原生气息的探索是一声山谷里的呐喊,一定也会引来声声回应。我们期待着涟漪和回声,如果您所在的学校、地区在推广阅读方面有可资借鉴的探索,希望反馈给我们,再通过我们让更多人知道。 
    “解剖麻雀”
    当下教师的专业成长虽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最根本的问题还源于教师自身。
    与全国很多地区类似,河南省济源市的教师阅读也存在着领导重视却收效不大的问题。“我们缺乏理论指导”这类牢骚充斥耳膜的同时,我们也听到“理论书籍难读”的实话。2009年,我所在的济源市教育局名师培养工程办公室曾对全市半数以上的乡镇进行了教师专业阅读调查。结果发现:85%以上的教师自入职以来,几乎没有自掏腰包购买过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60%左右的教师,只是被动地按照学校的要求,阅读一些统一征订的报刊杂志,而对那些教育经典著作极少翻阅。同年冬季,我们在启动“名师培养工程”时对参选教师的专业阅读质量进行了测评,其中出了一道论述题:“请尝试概述你所知道的三位教育家的基本教育主张,并就其中一位的教育主张进行阐述。”就是这样一道看似简单的“阅读题”,却几乎难倒了所有参加笔试的教师:有的把教育家的名字记混写错,有的把教育家的主张张冠李戴,有的把国家的教育方针安放在自己熟悉的教育家名下……
    尴尬的现实使我们陷入了沉思:是我们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不重视吗?不是,这些年我们出台了各种措施;是我们对教师读书活动投入的资金不足吗?也不是,我们从2006年起就启动了“读百部教育名著,做研究型教师”的活动,并出资几十万元为教师配置成套的教育经典。我们用了心出了力,为什么经过几年的推进,教师的阅读水平仍在低位徘徊?
    其实,早在2008年,我就给自己设计了一个“解剖麻雀”的脚本——想寻找一种超越学校层面、集中优势资源、采用合理方式,为优秀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探路。以一种虚拟团队的形式,避免学校固有文化土壤的制约,在一种自然、自觉、自我、自由的团队文化氛围中,寻找区域教师专业成长的理想途径。其基本运行方式是以教师专业阅读为基础,以有效教学为目标,以观课议课为手段,以幸福工作为核心愿景,直面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些难点问题,为今后区域教师发展的整体推进探路。
    既然是“解剖麻雀”,就必须要有代表性。这也许是与其他共同体所不同的地方。首先,团队成员的组成多样,来自高中、初中、小学和教研室,地域有市区、郊区,还有农村。在选择方式上有的是直接选定的,也有由校长推荐的。其次,团队的目标指向明确,就是要通过有效的专业阅读观照各自的有效教学。在阅读方面,采用共读的方式,内容选择了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的《无分数教育三部曲》,每两周集中交流一次,交流前划出阅读范围和交流话题;在教学方面,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选择教材后面的选读文章作为内容,交流前,所有成员要提前公布自己的教学设计,集中时,借用观课议课的方式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讨。这个活动开展了10个月,我们把《无分数教育三部曲》全部精读研讨一遍,共举办了5次教学研讨活动。“解剖麻雀”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几个有价值的问题:课程改革是教法改革吗?通过阅读如何看待眼高手低的现象?如何让教师在阅读中找到职业归属感?
    2006年4月,我在新浪网注册了一个名为“研修茶座”的博客,之后,在多方的鼓励下,迅速把它扩展为一个教师专业写作与交流的博客网站,在这个过程中练就了我的“脚力”。至今,我一直保持着全市撰写博文数量第一的纪录。也就是依仗着这种强劲的奔跑,我与首批名教师培养对象一起开始了“解剖麻雀”后的理性实践。我认为,当下教师的专业成长虽有多方因素的制约,但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源于内部,源于教师自身。如果不改变教师自身的认知视角和践行能力,那么我们只能在哀怨中默默承受,并极有可能把由外部机制形成的压力不自觉地转移到自己身上,造成教师的职业倦怠。因此,我们要通过阅读逐步修正教师的教育观,并以此让教师过一种有品质的教育生活。
    “啃读”经典
    “啃”完了《给教师的建议》这部教育经典,很多教师敢于向看似难读的中外教育专著“宣战”了。
    让教师过一种有品质的教育生活,如何达成这个愿景?具体的路径又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读好书!这里的“好”首先是指“好”的经典著作;其次是指“好”的阅读方式。从目前看,教育教学的理论书籍很多,但堪称经典的却不多。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又有限,选好书便成了首要问题。有人会问,你们为什么要帮助教师选呢?教师不会自主选择吗?是的,我们的教师很多时候还不能自主选择。教师本应是最爱读书或读书最多的一个群体,但在现实中,教师却几乎成了读书最少或不爱读书的群体。因为,在很多教师眼里,教材和教参就是“书”,通俗的杂志也是书,他们甚至连那些通俗的杂志都无暇翻阅,而遇到问题时又总埋怨自己缺乏教育理论。所以,每当遇到专家教授讲学的时候,教师们最欢迎的就是“推荐书目的话题”。
    鉴于此,我们把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作为名师培养对象及全市骨干教师的必读书。随着阅读的推进,我们又把这本书作为全市校本研修活动中的必读书。同时,运用学时政策的杠杆,把校本研修中的一半学时权重用于对该书阅读过程和质量的考评。而对50位名师培养对象而言,则依托济源名师成长工作室,由我带着大家每周批注阅读一条,并进行不低于300字的总批注。从2010年4月起,除去在上海集中学习期间暂停两周外,即便在春节和暑假,每周一条的批注阅读活动也未中断。整整100周、两年的时间,“啃”完了这本教育经典著作,这种慢工夫磨出了教师的耐性和专注。大家在庆祝走完这个阅读长征的同时,突然发现自己敢于向很多看似难读的中外教育专著“宣战”了!不仅如此,在阅读中,很多老师的观点慢慢发生了改变,如曾获得省优质课一等奖的齐小菊老师在一条建议的批注中这样写道:“上了16年的课,也听了无数节课,但读了苏氏的这条建议,我才明白,我们考虑的往往是自己怎样教出彩,让听课的人感觉有看点,却很少从孩子的角度去备课,没有考虑怎样让每一个孩子达标。其实听课者看的是孩子们的表现,不是老师的表演;看的是每一个孩子脑力活动的场景,不是热闹非凡的场面;看的是哪里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哪里可以更优化。我要把苏氏的听课和分析课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并传达给其他老师。”
    《给教师的建议》应该是中国教师最为熟悉而又最为陌生的一本好书。记得特级教师张万祥推荐这本书时说:“做教师的可以什么教育专著都不读,但必须要读《给教师的建议》。”张老师的话可能有点绝对,但目的无非是通过这种“夸张”的说法来激起人们对该书的关注。我们选择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至少有三个理由:首先,苏霍姆林斯基使一所农村学校成为20世纪苏联教育的一个典范,成为世界素质教育的示范基地。其次,他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育理论,比如教育要培养和谐、全面发展的公民这一核心理念与我们当下的课改理念有着高度的吻合。而当我们在读当代中国很多教育家的专著时,似乎总无法绕开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正如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所言:“读当代专家们的著作远没有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解渴’”。再其次,这本书的编排符合成人的阅读习惯。《给教师的建议》是我国教育专家从作者的文集中遴选编纂的,他们把教师日常教育教学的100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一列举出来,除去部分篇幅较长外,很多篇幅约在3000字左右,这让教师阅读起来相对容易。当然,能把这本书从头至尾一字不落地读完也绝非易事,因为,除去教师的阅读能力不够之外,书中的很多教学环境与现代相差甚远,也给教师阅读带来了难度。因此,我主张以批注精读《给教师的建议》为主线的同时,不断延伸我们的阅读触角,把苏霍姆林斯基的其他著作,如《帕夫雷什中学》、《要相信孩子》、《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育人三部曲》一并买来,交叉阅读,以求还原一个立体的、鲜活的苏霍姆林斯基。此外,还可以比较阅读与苏霍姆林斯基同时代的教育大师的作品,如阿莫纳什维利的《无分数教育三部曲》,阅读这套书让我们以比较的方式审视两位大师的异同之处。最后,我们还可以针对性地阅读马卡连柯的《儿童教育讲座》,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等不同意识形态下对教育的本源认识的书籍。这样就会在阅读过程中,以一个“丰”字型来显现我们的阅读路径,用最短的时间构建自己的知识背景和话语结构。
    提升“造血”机能
    阅读是一个漫长的涵化过程,由吸纳性质的“读”到外显性质的“教”之间有一个“中转站”。
    正如前面所讲,教师阅读效率低下的原因除去时间、精力等客观因素外,更源于他们在读书之后总感到无法通过一种途径把“读”到的信息转化为“教”的行为。其实,这种由吸纳性质的“读”到外显性质的“教”之间是有一个“中转站”的,只不过是我们对于阅读太过功利化,总想今天读到的知识立刻能成为今天教学的本领。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夸大,否则就会让以此为目的的教师有一种“上当”的感觉,因为,他们听从了你的“建议”,但并没有收到你所承诺的“效果”。毕竟阅读是一个漫长的涵化过程,这种涵化也就是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甚至价值观的过程,而我们的教育行为则是教育观下的一种自然流露。这种涵化过程虽然缓慢,但我们要在课堂上和日常教学中“逼”着教师加速这一过程的转化。因此,在精读《给教师的建议》活动进行一年之后,我们便开始把重心放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上,以分组研修的方式,围绕小学生生活作文教学、小学阶段师生共读、英语大阅读、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等研修主题,借助同课异构和视频同步录像的手段,定期开展课堂教学案例研讨,以此来推进阅读与教学的融合度。另外,我们在《给教师的建议》阅读活动结束后,在全市教师中开展了“给教师的建议”经典案例征集活动,让教师尝试着在自己的身边或涉猎过的案例中还原“建议”中提及的核心观点,以此来提升教师对经典的解读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不是工业,是农业”。这句话很形象,也很精辟,正如他的另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一样。教师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一样,我们培养教师的终极目的是通过一个时期、一定手段的培养,让他们慢慢具备强劲的“造血”能力,让他们在提升职业认同感的同时影响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让学生同样具备强劲的“造血”能力,去享受成长、认识自我。
    记得2009年,我们的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第一次课堂研讨,张小娟老师上了一节随堂课。虽然之前有沟通,但在课下交流时大家仍然感到这节课上得特别别扭。最后,还是张小娟老师自己说出了问题的症结,她说:“之前的老校长听过她的课后,说她在课上像一个‘土匪’,东打一枪,西放一炮,搞得学生晕头转向!”而3年后的今天,就是这个张老师,在全市1300余名语文教师面前,与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同课异构,并获得余老师的高度评价,说她“敢在如此大的场面,在学生事先不见面的情况下,敢于大胆开放教材、使用教材,这一步迈得非常成功!”还是这个张老师,在专业阅读的帮助下,与她的学生们用4年时间完成了《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师生共读活动。她通过阅读教学课程化的实践,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质量,甚至改变了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如今这个师生共读活动已被她所在的学校作为校本课程逐步推开。
    虽然,我们用了两年的时间完成了《给教师的建议》的阅读之旅,看似很慢,但我们凝聚了一支有韧劲、拖不散的骨干教师队伍,使大家慢慢找到了久违的职业认同感和自我归属感,每每集中在一起的时候,大家总是那样开心、亲密,似乎这种近乎残酷的阅读方式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成长热情。今年春天,我们又启动了“书房计划”,其任务就是让名师培养对象每月至少阅读推荐一本好书,3年完成个人书房的建设。因为我们认为,一个不读书的教师,一定教不出爱读书的学生;一个不读书的家长,也一定教不出爱读书的孩子。
    《中国教育报》2012年5月14日第9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