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初心 | 黄旭华:赫赫而无名的人生

http://www.newdu.com 2021-07-26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初心 | 黄旭华:赫赫而无名的人生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快的发展和最大的跨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得益于党和国家为科技发展绘制的清晰蓝图,更归功于一代接一代怀揣科技报国志的科学家们,坚贞不渝地将科学研究与国家前途、民族和人民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2017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代表合影时,紧紧拉住了一位白发苍苍,已过鲐背之年却精神矍铄的老人的手,执意邀请他坐在自己身边。这一温暖的场景通过媒体传遍大江南北,直抵人心。
    这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名叫黄旭华,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我国第一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9研究所名誉所长,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黄旭华赫赫而无名的一生。
    
    01 黄旭华的忠诚观
    “一个人活着干什么?就是要忠诚于党和国家,忠诚于人民”,黄旭华的入党初心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沉淀依然炙热如初、从未褪色。
    1926年,黄旭华出生在广东汕尾的一个医学世家。少年时代的耳濡目染,让黄旭华立下了救死扶伤的从医志向。然而事与愿违,上小学时,家乡饱受侵华日军飞机的轰炸,连天的战火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落后就要被欺凌、被宰割,一心救国的黄旭华开始思考改变自己的志向。
    1940年秋,黄旭华将自己的原名黄绍强留给二哥绍振上中学使用,自己更名为“旭华”,寓意中华民族如旭日东升般崛起。在经历了战乱的苦难和弃医的选择之后,“科学救国”四个字已经深深镌刻在了他的骨子里。高中毕业后,黄旭华同时收到中央大学航空系和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录取通知,在海边长大的黄旭华选择了造船。
    历经艰辛才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求学的黄旭华,此时已经对国家的前途形成了一些朦胧的认识。在交大的“山茶社”,黄旭华渐渐从排练及演出的许多进步剧目中悟出了革命道理,实现了革命思想的启蒙,并隐约看到了救国图强的希望。
    黄旭华的思想转变及其在“山茶社”“护校运动”“大江歌咏团”“五四营火晚会”等运动中的工作,引起了地下党的注意。他们在长时间关注和考察之后,终于向黄旭华伸出了橄榄枝。
    1949年,黄旭华在入党申请书里写过这样一段话,“列宁曾经说过,如果党需要他一次把血流光,那他就毫无遗留;如果需要他一滴一滴地流,他也会做到。我要以列宁这番话要求自己,无论需要我怎样流(血),我都会直到把血流光为止。”1950年4月,黄旭华在向支部书记作入党转正思想汇报时,又重复了这句话。誓言无声,这句话虽然质朴,却成为黄旭华信守一生的诺言。
    02 黄旭华的名利观
    1958年,中国核潜艇工程正式立项。当时34岁的黄旭华参加了“核潜艇总体设计组”工作,是最早研制核潜艇的29人之一。对于选择从事核潜艇研制的人来说,首先给出的承诺就是甘于无名。若要问起步阶段的保密工作对核潜艇事业有多重要,黄旭华回忆说,“第一,进入这个领域就不能出去,干一辈子,犯了错误也不能出去。你一出去就把国家机密带出去了,犯了错误留在这儿打扫卫生。第二,绝对不能泄露单位的名称、地点、任务和工作的性质。第三,当一辈子无名英雄,不出名。一般的科学家一旦有成绩就马上公布、争分夺秒,但核潜艇领域保密非常严格,全世界都一样。”有人问黄旭华能够承受得了这些吗?他的答案脱口而出:“我能够承受得了。参加核潜艇工作,我就像核潜艇一样,潜在水底下,我不希望出名。”
    
    ▲图为工作中的黄旭华(左一)(新华网发)
    黄旭华负责设计的核潜艇久久地潜进深深的海洋,是赫赫的存在,又是无影的存在。中国共产党人毕生追求的名利观成就了黄旭华有为而无名的人生。
    如今的黄旭华已是荣誉等身。说他的人生“默默无名”,也许有人会不服。作为我国第一代鱼雷核潜艇和弹道导弹核潜艇研制的创始人之一,黄旭华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也因此获得了很多大奖及崇高的荣誉。
    其实,今天的黄旭华很为这些声名所苦恼,至于“中国核潜艇之父”的头衔更是让他惴惴不安。黄旭华多次对采访他的媒体记者说,请务必不要把他个人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核潜艇建造成功是一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个“父亲”是一群人。
    03 黄旭华的英雄观
    
    1987年11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专门批准了由海军和中国船舶工业公司起草的并经总参谋部和国防科工委审议的《关于核潜艇深水试验问题》的请示报告,并下达了1988年择机在南海进行“091”深潜试验的任务。
    为了落实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批示,为了保障深水试验圆满成功,由海军和国防科工委联合组织实施深潜试验。首先成立核潜艇深水试验领导小组,黄旭华以“091”总设计师的身份成为试验领导小组的成员,并出任深潜试验第一关极限深潜试验的技术负责人。
    为防止不测事件发生,准备了两项应急机制:一是深潜地点经过了精心选择,在南海某海域选择了一个深度为300多米的地方,并且准备了打捞救援设备,万一深潜时因故沉没,可以把它捞上来,不像美国的“长尾鲨”那样一下子坐在数千米深的海底。二是艇上也准备了一些应急措施,比如专门的支撑堵漏设备。但是准备工作越充分、越慎重、越周全,反过来却加重了人们的担心。
    当时执行深潜试验的是“091”系列“404”艇,也称为“长征四号”。艇长和政委给官兵们做了几个月的思想工作,结果越做思想工作,官兵们的思想压力反而越大。面对这生与死的考验,个别同志在心里做了最坏的打算,甚至有同志拍生死照、偷偷写了遗书。
    “大考”之前,艇长邀请黄旭华上艇,帮大家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黄旭华的动员词出人意料:“作为核潜艇的总设计师,我对核潜艇的感情就像父亲对孩子一样,不仅疼爱,而且相信它的质量是过硬的。我要跟你们一起去深潜。”听到这里,官兵们一下子就释然了,心理压力顿时放松了。艇长和政委笑着对黄旭华说,我们苦口婆心说了几个月,还不如您说一句话。的确,黄旭华当时已六十有四了,以花甲之年、以总设计师之位,亲自登艇下潜,自然给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穷的信心。
    1988年4月28日上午11时许,“404” 像一头巨鲸一样向大海深处扎下去,100米、200米、250米,当下潜深度到达280米时,海水巨大的压力开始挤压着艇体,部分舱门因为变形压紧而无法打开,舱内陆续发出令人心惊肉跳的“咔嗒、咔嗒”的响声,有人特意一次一次地数过了,一共11次,每一次都击打着参试人员的耳膜和心房。在指挥舱内,黄旭华及其他负责人眼瞅着一根支撑深度计的角钢,随着下潜深度不断增加而渐渐扭曲,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场面的确让人“疹”得慌。为了稳定情绪,黄旭华告诉大家,这声音是高压下艇体结构相互挤压所发出的,结构变形是正常的,都在设计与控制范围以内。在接近大深度时,黄旭华镇定自若,指挥参试人员按规程操作、记录、播报,一切紧张而有序。中午12时10分52秒,第二舱的深度计指针指向极限深度300米时,并略有超出,随着一声清脆的“停”的指令,舱内寂静一阵后爆发出阵阵欢呼——极限深潜成功了!
    
    ▲1971年9月,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试航成功
    总设计师的职责里并没有亲自参与深潜这一项,世界上也没有先例。黄旭华亲自上艇参与深潜试验,也决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算过一笔经济账和人心账的。他诚恳地说:“首先我对它很有信心。但我担心深潜时出现超出我现在认知水平的问题,而且万一有哪个环节疏漏了,我在下面可以及时协助判断和处置。同时,我亲自参与深潜可以给所有参试人员传递一个信心,言语的说教不可能比一个正确的行为更有说服力。”
    在国家和民族砥砺前行最困难、最艰巨、最关键的时候,正因为有像黄旭华一样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身为旗、率先垂范,才汇聚成上下同欲、攻坚克难的磅礴伟力。
    04 黄旭华的奉献观
    
    

    1958年的一天,34岁的黄旭华被一纸通知召集到了北京,在一间面积不大的会议室里,黄旭华遇到了与他年龄相仿的20多位年轻人。组织上派人下达了重要指示:“美国苏联都有核潜艇,为了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核潜艇。如果完成不了任务,就一辈子不能回家。你们能做到吗?”
    “能!”黄旭华第一个站了起来。紧接着,一个、两个、三个……在场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因为国家需要,从此黄旭华倾心竭力于核潜艇事业,30年里再也没有回过家。
    父母多次写信问他到北京去做什么工作,可因为工作的保密性,他一直闭口不答。后来,父亲病重到北京看病,可家人除了145号信箱外,再也没有黄旭华的任何联系方式。等他收到消息时,父亲已经去世多日。黄旭华的父亲直到去世都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在做什么,老人家是带着埋怨和不解离开人世的。
    父亲去世,没能回家;二哥去世,依然没能回家。这30年,黄旭华成为亲戚们口中的那个“不孝子”,渐渐对他有了怨言。直到1987年,黄旭华隐秘30年的生活才渐渐显露于世。长篇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详细地介绍了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的人生经历。黄旭华将杂志寄给母亲,母亲一看,这里面所讲的黄总设计师,就是自己的三儿子。她把子女们召集到跟前,对大家说:“三哥的事情,大家都得谅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黄旭华就是这样一位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的优秀共产党人。他心中不仅没有装着自己,就是对自己的妻子、孩子、亲戚也不谋求丝毫的照顾,有时甚至做得近乎无情。
    大女儿黄燕妮在葫芦岛落下哮喘的病根,身体又弱,高中毕业在家待业。以黄旭华当时的职位和社会关系,把黄燕妮安排进本所或者比邻的核潜艇总体建造厂工作并不困难,也不过分。或者按当时的政策向组织申请把黄燕妮安置就业也顺理成章。夫人李世英坦言,因为黄燕妮的情况特殊,她还是希望黄旭华按照正常的程序向组织汇报,效仿别的同事的方式解决黄燕妮的工作问题。当李世英向黄旭华提出这个要求时,黄旭华立刻毫无商量地回答:“不行!”最终,黄燕妮还是通过自己上电大学习,毕业后以社会青年的身份,实打实地考进719所工作。黄燕妮进所工作后,尽管工作勤奋努力,业绩突出,但是依然没有受到任何关照,工作几十年连住房都没能分得一间,仅以普通职工身份按时退休。至于另外两个女儿,黄旭华同样没有为她们读书、工作动用过任何社会关系。他鼓励她们到社会上去打拼,如今,她们都拥有自己称心的事业,成为行业翘楚。
    
    ▲图为黄旭华与青年科技工作者在一起(新华网发)
    退居二线后,以黄旭华的行政级别和院士级贡献,他可以享受高标准的住房、医疗、差旅、疗养及办公待遇,可他依旧不让,不搞特殊化。只要可以将就,尽量不给组织添麻烦,从不向单位提任何过分要求。2014年的时候,90岁高龄的黄旭华为了替单位节约差旅费,竟然还多次只身出差全国各地。
    许多人都问过他一个同样的问题:他和他的家人受了那么多苦,做出了那么大的牺牲,坐享组织和国家给他们的合法待遇顺理成章、无可厚非,就这样拒绝了,不后悔么!黄旭华爽朗一笑,真诚地坦言自己无怨无悔,即使再来一次,他依然会这样选择。
    “自古忠孝难两全,但有国才有家,没有家,孝又从何谈起,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黄旭华的铮铮誓言犹如深海里的核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编:周凤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