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周洁茹《我在圣弗朗西斯科做什么》:书写内在真性情

http://www.newdu.com 2020-07-06 中国作家网 曹惠民 参加讨论

    
    最早知道周洁茹这个名字,该是在二十多年以前吧,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那时教学之余,会关注一些新出道的青年作家,北京的陈染、大连的黑孩(现旅居日本)和常州的周洁茹是引人瞩目、也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几位。其中“隔壁邻居”周洁茹又年龄最小,比六零后的陈染、黑孩要小十几岁,是最年轻的新进作家,直觉她的前途未可限量。她的长篇小说《小妖的网》在内地文坛引起过不小的轰动,首印两万,她还用“小妖精茹茹”做她网络的名字。有点另类,有点叛逆,自然也让人多少有点愕然,也不免让读者对作者和女主角的关系有点好奇,称得上是个一读难忘的作家。后来就不大听到她的消息,直到前些年,看到她在《香港文学》上发表的作品,才知道她到了香港,又进入《香港文学》编辑部,当年一去万里,在美国待了十年,终返香港。
    机缘天定。去年11月初,我应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之邀,到绍兴出席第六届新移民文学国际研讨会,竟然和这位二十多年前即闻其名而一直没能见面的她,不期而遇,初见甚欢。那天洁茹一身黑装(这是她衣着的保留色吧),典型的江南女子的模样,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气质很好,人很安静。不说是一见如故吧,也真有点似曾相识之感。大会开幕的前一天下午,主办方特为刘以鬯先生这位浙江先贤、《香港文学》创刊总编辑安排开了个纪念研讨会。也许是我和刘先生有过交集,还写过刘老的评论,朱文斌副校长请我和现任《香港文学》总编辑的洁茹一起主持了这个研讨会,朋友们发言积极,会开得可谓顺利圆满。她还送给我一本由她主编的书――《期颐的风采――怀念刘以鬯先生》。半个月后,《香港文学》杂志社和宁波作协还联手召开了刘老的作品研讨分享会,洁茹又从香港再飞浙江与会,足以见出洁茹对前辈的敬重。
    西游多年、封笔多年的她,归来仍是少年。近年出版了多部作品,笔涉常州―加州―香港。《我在圣弗朗西斯科做什么》收有二十年前的旧作,也有最新的文章,不少篇章写的是她在这几个地方的见闻经历。文后(或标题后)标明的写作时间,有的具体到何月何日,但入书时,并不一律按时序排,不免给人一种时空穿越乃至倒错的幻觉。
    看着《我在圣弗朗西斯科做什么》,感觉作者思路灵动,运笔自如,左右逢源,纵横恣肆,滔滔不绝,奇思妙想,纷至沓来,行文别致有异韵,似乎无不可写无不能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没有条条框框,更不见套路陈规。她会逼得(或引得)你不能(或不敢)偷懒,故而读起来并不轻松,但也不免油然而生赞赏之意,“原来文章也可以那样写”。
    就看最前面的“周友记”吧,别人口头常说“球友”、“牌友”、“笔友”……到她这裡,却连“文友”都不用,而自创了个专用头衔――“周友”。何人才能称为“周友”?好在她笔下的十几位“周友”,也有几位是我的熟人,如周蜜蜜、荆歌、陶然等。还清楚地记得,那一年陶然传来一篇题为《陶然》的短文,一看,作者周洁茹,跑上来第一句话就是“刚刚到香港的时候,我只有陶然”。哇,这话说得好有个性!当时还打趣了他一下。她写周蜜蜜的表情,是“从来没有见过那样温柔又和气的表情,好像月亮一样”,有月亮的味道,而月亮的味道,是“甜甜的好多眼泪”。写荆歌在她身边跳来跳去地拍照片,她一看到就转过身去或用头发遮住自己的面孔,让我又想起了和我见过几面的荆歌,不由得忍俊不禁。说起巫昂和阿丁,夸就夸出个极致:“肯定是全地球最好的好人”,不用去顾虑他人如何个想法。
    对于一般认为的私密的情况,她也并不讳言,并不遮遮掩掩,总是直率直言,“我就想呈现最本真的自己,写东西是这样,做人也是这样”。行走半生只为坚持“做独一无二的自己”,“写最与众不同的东西”。随意真性情与书中所写少时的她并无二致,也在任性随意的书写中得到一种不可替代的宣泄的满足快意。即使那些威胁生命的节点,父亲的病、自己的病也会写到纸上。从常州到香港,从西半球的美利坚到东方的华夏神州,从知名的作家到不知名的酒吧哥,从西点到家常豆腐、萨琪玛、生煎包,还有好多好吃的菜式,从天使的欲望到家常琐细到自己的爱恨情仇,事无不可对人言。至于最亲近的大靠山父母双亲,在家里和他们相处的种种日常琐细,那种任性随意,字里行间更弥散出一种温馨的氛围。写在美国的经历与日常生活,写时间凋零中难以割舍的亲情和乡思,写女性心理的秘密一角,从中不难得见她的内心思绪,读来似乎深不可测,有时又如孩童稚语。这个被放逐的“异乡人”,对香港这一真正的“异乡”有点难以亲近,却能洒脱地站在疏离的中间地去思考和书写,反倒发掘出许多别人看不见或不想看见的东西。内在生命体验随心任性,全无刻意为之,妙就妙在那种似有似无、若即若离,读者读来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朦胧惝恍之间又有多少未解之谜。水瓶座的周洁茹是个有想法的人,再怎么繁杂纷乱,似乎无法梳理,但总是有一个真人作者在,想来何其不易。
    定居香港后,周洁茹近年出版的小说、散文作品集(如《岛上蔷薇》《到香港去》《吕贝卡与葛蕾丝》《香港公园》《九龙公园》《在香港》《一个人的朋友圈,全世界的动物园》《我当我是去流浪》《请把我留在这时光里》)记述她自美国至中国香港的见闻、生活,仍然不脱日常琐细、“周友”路人,也没有放弃虚构想象、奇思异想,也仍然关注女性的生存与自我,当然还有对文学、写作的感悟。
    除了是个多产的作家,如今的周洁茹另一个身份是《香港文学》总编辑。创刊已经三十五年的《香港文学》是近百年来香港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纯文学刊物,是香港文学的一个品牌,也是世界华文文学界公认的一块高地。两年前,她出任总编辑,蓝色成为刊物封面的基色,澄明,高远,辽阔,深邃,内涵依然异彩纷呈(尤为关注九零后作家更是个亮点),给人新的希望。我深信,这一方天地,终将由地标式的存在成为历史性的存在。
    时间如流水,在面对新挑战的当下,我和所有关注香港的朋友一样,衷心祝福我们的香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