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家论 >

张学昕:高远、清冽、绮艳的灵魂哨声——评吕天琳散文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张学昕 参加讨论


    “地域”赋予作家的意义是持久的,根深蒂固的,甚至是终身的。它决定了一个作家写作的精神基调和美学取向。在“东北”这片寒冷而沉厚的土地上,曾经飞扬出许多异常高远、清冽、绮艳的文学灵魂的哨声,它们以特别的韵律,唱响在中国文学的星空。无疑,特别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因之而来的独特地域风俗民情,赋予作家特别的灵感和激情,正如烟花春雨的江南和荒寒多沙的西北,这丰饶而寒冷的东北大地,将它惨烈而绮艳的风格赋予它的子民。于是,我们才得以看到那“萧红式”的惨烈的诗意在“生死场”中闪烁,也才有幸听到那科尔沁草原上的歌手所唱出的“北方是悲哀的”“端木式”的忧愁。同样,当我阅读吕天琳的这部散文集的时候,我也看到了那辽远的寒冷的土地所特有的诗意与深沉,这种沉郁的抒情美学,几乎遍布于他所有的文字中。
    吕天琳的这部散文集,按照所涉的主题与表达方式分成四卷,各卷当中都有十分出色的篇目,将其所思所感与追忆表达到令人赞叹的高度与深度,同时也隐露出一个诗人对现实清醒的思考精神,对真与善强烈的感知和追慕,对逝去的时间与亲人的深情怀恋,对艺术之美的沉醉与忘情。我感觉,吕天琳对童年的追忆部分写得最好,最率真,最倾情。在《消逝着的流年》中,他写姥爷的种大烟,扎大烟,以及“我”怎样去给姥爷买大烟的情景,传神而温暖,他的叙述,完全超越了人们通常对罂粟这种“恶之花”的表层理解,而是竭力凸显人性的深邃与美好。
    《消逝着的流年》对“姥爷”种大烟、扎大烟的追忆,充满着无限的诗意与怅然,那是“萧红式”的对“北方”的令人神往而心醉神迷的表达。于是,我们看到了吕天琳笔下的“北方”,那是同《呼兰河传》里外祖父的“花园”一样的奇特——“大烟花儿上的露水正是晶莹明媚”,“麻雀在大榆树的梦境里啁啾”,“柿子已经上架了”,“黄瓜尚在热烈地开着花”——这“明媚”而“哀伤”的调子,有着催人泪下的悲悯,蕴藉着特殊的北方大地放达的况味。显然,这表达纯粹是属于北方的,吕天琳与那些长年浸染于绿树花海的南方作家不同,那种烟花春雨的“美艳之至”属于另一种美学风格。而这些对北方的自然景观有着奇特的表达的作家,他们都有极其罕见的艺术直觉,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北方的诗意本质,“寒冷”与“明媚”同时透着“感伤”的烟云和雾霭,在他们洁净而高远的文字缝隙间轻扬、弥漫。
    同属于这种追忆风格的,还有《后花园记》。《后花园记》表现的是“生”与“死”的永恒主题。这里的“后花园”,不是真正的“花园”,而是“墓园”——一个连接“生”与“死”的象征性的存在。它静静地躺在城市的近郊,是“城市”最终的“归宿”。所以,它也是人类在浮躁的生命之中,最能得到宁静的“精神花园”,灵魂的安栖之所。当作者因为父亲的去世而来到这里的时候,他看到了这座“生”与“死”的“花园”——无疑,这里也埋藏着最静谧而深沉的生命哲学。
    回望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尤其探寻散文的境界,可以深刻地体味到鲁迅给我们开辟出的两个走向:一个是《野草》那样离开“日常”,在哲思中进行灵魂勾勒,精神取舍,因之而生的“诗意”,这是绮艳而极端“陌生化”的文本;一个是《朝花夕拾》那样深入“日常”,散发着浓郁情怀和体温的表达,因之而生的“诗意”温暖而沁人心脾。《苹果为心而甜》便属于后一个走向,它在对童年刻骨铭心的记忆的重现之中,流淌出温暖而感伤的诗意。仿佛鲁迅的《社戏》——“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我”也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平生第一次吃到“苹果”的除夕夜似的“苹果”,“苹果”永远地失去了童年的“除夕之夜”才有的味道,因为,那是属于时间的“苹果”,它青春小鸟一样一去而不回了——
    “亲爱的苹果。我真不知道现在吃苹果怎么就没有先前那种特有的味道了,难道苹果也有时间概念吗?这些也许就是我每次吃苹果时连籽儿也吃下去的缘故吧。因为我总想把那份遥远的甜蜜永久珍藏并种植在心田里,培植起一棵枝繁叶茂的苹果树……”
    在追忆、怀旧的诗意之外,吕天琳对日常之中发生在身边的无数事件,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洞悉与思索,他从容、深入地将这些思考,以深刻的批判与反思精神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这便成就了他这部散文集第二卷中的大部分篇目。《别说我不懂消费》《世界杯的看客》《强盗波尔卡》《甲流之恶》《泛滥的广场》等,都带有鲁迅式的警醒,对人们“司空见惯、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日常状态给予深刻的解剖,显然,这种批判的眼光需要深刻的洞察力,缺乏反思精神的作家,是无法做到的。其中,《诗人的自杀倾向》对文学界的观察与分析尤为深刻,也对国民的从众心理做出了独特的反思。
    显然,吕天琳对社会事件与日常的审视,延续着鲁迅的精神命题,他不喜欢退却的人生,也不喜欢过于悲壮的牺牲,鲁迅是讲究战略的,一定是要保存体力与生命,与他的对立面斗争下去,更不会轻易选择死亡,让自己的对手高兴,而要理直气壮的生存,即使不能复仇,也要让恶的势力不能畅快。在对人物命运形而上的凝视中,吕天琳承续了前辈作家最宝贵的精神、意志品质的衣钵。
    《伐掉那棵圣诞树》,则对当下国人的庸俗与从众心理,缺乏真正的内心信仰,以及过于庸俗的商业化品格,表现了厌恶的情绪。看得出,吕天琳向往高贵的、独立的民族性格的形成,他的愿望,也是当年鲁迅对我们健康的民族性的深切期许。也许,正是在这些看似平常,毫无特别之处的日常生活中,吕天琳发现了我们的民众在当下的种种问题和精神困扰,感知到这种精神、灵魂荒原地带的令人恐惧。伴随着对这些司空见惯的问题的深入探察,我们看到了许多触目惊心的灵魂的真相。毫不夸张地讲,吕天琳的这些表达,在当下,对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建设以及高尚和美好,是不可或缺的,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成为一个作家的担当和使命。于是,吕天琳深情地发出了自己内心和灵魂的哨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