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一场旧岁忆 二条十年里

http://www.newdu.com 2020-02-20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1912 袁思 参加讨论
先生写书,夫人作序。这是一本关于赵珩的“独家记忆”。

这又像是一棵植根于真实存在的参天大树,树的主干记录了赵珩从1955年到1964年的童年时代,距今已过了一个甲子左右;二条的生活、往来的人物以及当时北京的民生百态构成了这棵大树的枝繁叶茂。赵珩直言:“个人的人生,仅仅是社会变革大潮之下的一段小插曲。社会的演变会影响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会群体的命运。无论个人有着怎样的人生与背景,在大时代的变迁之中都是小人物,都会随着社会俯仰沉浮。”
《二条十年》全书20万字,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写家事,从曾祖一辈赵尔巽赵尔丰兄弟到祖父定居北京讲起,回忆家中老辈亲人、 个人少年时光。下篇主要描写家中往来的亲友、学界师友与形形色色的客人,展现了当时北京文化界部分人物的生活侧面。

对于夫人吴丽娱提到的“调胶片法”——“写到什么,让记忆像电影胶片那样从脑子里跃然而出。”赵珩毫不客气地予以肯定:“我可以做到百分之八十到九十不用查资料,都在我的记忆中。五六十年前的事情,能够历历在目,我完全是形象思维。”也正以为如此,我在读赵珩的童年时代时,就真的可以从书中看到一张张充满烟火气的年代照片,一帧帧北京胡同里的生动光影。

在书中,最有意思的还是人来人往,比如生活讲究、注重仪表的宋云彬,精神矍铄、粗通文墨的李培基,被老祖母夸赞“说话有水平”的戴镜元,小心翼翼、轻声细语的贺次君,有点儿“假正经”最后却成了岳母的邹德璋,以及思想老派、坚持不爆粗口的老夏和做菜糊弄的酒腻子福建祥……虽然赵珩自谦称“这是一本流水账”,但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却像是喝了一杯温开水,一路暖到心里;合上书本,尚有余温。几个小片段令我印象深刻,有似曾相识的——

赵珩小学五年级时被老师面壁罚站,却也因祸得福——走廊外墙上贴着非常大的“北京市鸟瞰图”和“中国地图”,赵珩便趁此半小时将地图记得滚瓜烂熟,“以至于到了今天,我依然十分熟悉中国各省间的相接相邻,能将各省地理形状图勾画出来。对于老北京城里的每一条胡同,每一处地方以及方位,包括整个北京城内城城垣和外城城垣,也都清晰地记得”。

有潸然泪下的——

在外院厨房与二道门之间,还有两间突出来的小房,曾经短暂住过一家人,那是一对中年夫妇,两个孩子——大的叫大鹿,七八岁;小的叫小鹿,三四岁,非常可爱。“我十岁那年得了麻疹,发烧在家躺着,但是大鹿还来找我玩。麻疹这种病传染性很强,后来听说大鹿也患上了麻疹,过了几天又将小鹿传染上了。据说小鹿病得很厉害,也没有带他去医院,以为像大鹿那样挨几天就能好了。没有想到,在第三天的夜里,小鹿死了。”

赵珩说,在写这段文字之前,他一直犹豫要不要回忆这件心酸的往事。最后还是流着泪写出来了。“六十年过去了,我还没有忘记小鹿。人老了,经不起情绪的激荡。这里,权当是对小鹿的六十年祭罢。”

有忍俊不禁的——

从赵珩初中到搬出东四二条,数学家教王祖荣是三年中来此最频繁的人。由于“我对代数、几何以及后来的物理、化学完全是茫然的”,王祖荣可谓很有耐心,每道题掰开揉碎地讲解,“但我仍旧不懂,简直是不可理喻,气得王祖荣每次都和我大发雷霆。”

“我觉得他那时给我上课,像抢救垂危病人,期末考试能到七十多分,就算抢救成功,我们师生就算是又活过来了。下一学期又是如此。……后来随着初二、初三的课程越来越难,王祖荣也就觉得越来越费劲了。他说,宁愿每月倒找我二十元,也不愿意再受这份儿罪,以致他后来开始失眠了。”

也有岁月静好的——

“我和吴丽娱虽从四五岁就认识,应该算是青梅竹马,但也不像外界以为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那么浪漫。我们真正了解和相爱是到了1969年以后。但从二条时期来说,两家的亲密关系让我们从小认识,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我们常在一起回忆那段日子,互相说,你五岁那年如何如何。如今,我们都已逾古稀之年,回首往事,不胜唏嘘。前不久,我因关节置换,腿脚不适,只能策杖而行,而吴丽娱也做了半口植牙。春节时,我戏成一联贴在卧室门上,曰‘植牙才觉青梅涩,策杖犹当竹马新’。也算是对我们六十多年姻缘的补白罢。”

虽然“曾日月之几何,而旧宅不可复识矣”,但那些消逝的生活场景,那些有血有肉的鲜活人物,都曾存在过,都是社会的一部分,都点缀了岁月的痕迹。

1957年夏在二条院内。左起:祖母、姑姑、老祖母、伯母、父亲、母亲,图中小男孩为赵珩 
在阅读中,我总会对赵珩如数家珍般的叙述啧啧称奇,这是一笔多么丰厚的财富,一段多么珍贵的记忆;看到后来,我反而羡慕起他记忆中的这些人和事来,因为他们都深刻烙印在赵珩的脑海中,落在笔下,又成了书,被千千万万读者知晓,这也是一种不朽的幸运吧。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二条十年》入选各类榜单十一次
《二条十年》(1955—1964)
赵珩 著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9787101139679
56.00元
本书是赵珩先生的新作。作者追忆自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居住在东四二条的十年生活,为那个时代的北京留影和画图,虽然写的是一地一城,却折射出那个时代普遍发生的历史变迁。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写家事,从曾祖一辈到祖父定居北京讲起,回忆家中老辈亲人、个人少年时光以及周围的生活场景(隆福寺、王府井、东安市场等)。下篇主要描写家中往来的亲友、学界师友(如宋云彬、贺次君等)与形形色色的客人(如张君秋、溥佐、奚啸伯等),展现了当时北京文化界部分中上层人物的生活侧面。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文字具有特别的表现力,描摹场景、刻画人物、记叙事件都有独到的功力,令人读之不忍释卷。

(统筹:陆藜;编辑:思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