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龚学明诗集《爸爸谣》:一部颇具中国味道的诗集

http://www.newdu.com 2019-11-06 文艺报 黄东成 参加讨论

    我认识龚学明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他在大学时便与诗结缘,写诗发诗、谈诗论诗,我们时常见面。大学毕业他分配到媒体,更与诗难舍难分,算下来在诗坛摸爬滚打也已有30多个年头。他时时关注诗坛动向,近年现状令他焦急。龚学明有一个观点:中国诗歌应强化中国味道。与人民贴近,新诗才能成为主流文化,人民才能始终与诗歌不可分离。他的声音发出,引起广泛共鸣。
    中国诗歌就该有中国味道。中国味道并不单调乏味,就如中国的八大菜系,各有各绝不雷同的精美味道,诗歌也是,汉语言是全世界最丰富多彩无可比拟的,变化无穷。传统古典诗词的中国味,离不开风雅颂、赋比兴,兴观群怨,文以载道。新诗虽只百年,新诗的中国味道则既要有当代生活底蕴家国情怀,又要继承文化传统血脉。新诗的审美表现多元,通感、象征、隐喻、暗示、比衬、变异、幻化、跳跃等等,他认为,诗不管怎么写,不管用什么形式,只要群众喜闻乐见,符合民族审美习惯、审美趣味、审美情思,都可谓“中国味道”,通俗如民谣、民歌、民谚,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生感悟和时空转换的思索,最易为大众喜爱接受。
    龚学明最新出版的诗集《爸爸谣》,专以谣为书名,真切、实在地验证他的诗歌理念。“爸爸在天上/在地上/在干净的地方……/他欢乐,也低泣/爸爸的苦难圣洁/他自知,又/承载//现在,爸爸在天上/在地上/在干净的地方……/爸爸放下爱/自然释放晶莹和美/他在另一些圣人的路上/留下箴言和怀念//爸爸在天上/在地上/在干净的地方”。《爸爸谣》是诗集中作为诗题的一首诗。诗中三次出现循环往复一咏三叹的句式,是传统歌谣中常见的,读者易读易记也易传诵。中国味道不仅是诗的形式,龚学明认为,核心更在诗的内蕴,隐含在内容和语言之中的诗质。“从历史中走出的我的爸爸/一生皆为婴儿/在光中行走/被水濡湿//他欢乐,也低泣/爸爸的苦难圣洁/他自知,又/承载……”这首哀悼父亲去世极度悲痛的含泪之作,凝聚了长年的舔犊之情,吟诵了父亲的人生遭际,也传达了父亲一生的波折转换,深一层追思,促使他不可抑止地追溯祖辈的家族史、村史,寻找他出生的故里故土。父亲对一家人的生活重负和对孩子的呵护与爱,凸显爸爸的勤劳一生与纯粹人格。
    诗集中的132首诗均是以爸爸、以家乡为轴心展开,对爸爸和家乡的回忆、怀念、感恩、敬畏、孝心、追思,感情之深挚之纯真可以想见。“我的泾上村,我爱的相思/我的荒原,我无奈的宿命”,“你们没有认出我的悲伤/但认出我的面容/你们读出我深藏的泪水/以血地两字相赠/……我爸爸不求富贵/荒原上的爱不多,但纯正”。(《荒原》)他17岁即离开家乡去上大学,童年、少年时代对家乡的记忆点点滴滴在脑海中泛起。“我的十七岁的分水岭/曾密布爱的水网”(《地图册》),“爸爸的希冀和担忧/妈妈的泪水和叹息”(《行李箱》),翻腾滚动,诗情迸发,使他在短期内集中写出了这部充满真挚深情的诗集。
    龚学明并没有刻意为爸爸立传,对生活的深入观察、体悟、思考,借着父亲去世对感情的剧烈冲击,他决定以爸爸为核,围绕和捡拾起散落的爸爸的生活碎片和对家乡的感恩、敬畏,观照现今社会某些人群心态失衡的现象,极需要重新拾起被轻忽被卑弃的传统孝文化,他有责任借诗歌对全社会心态环境整治作出接地气的呼唤。“我的爱追赶/爸爸的年龄在上/影子与影子交融/他用手指牵引一滴水的空洞”(《慈祥》)。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百善孝为先,尊老爱幼,影响至深至远。人之所以为人的正直、善良、诚实、孝道、良知、义气等,几乎是亘古不变的人性美德,在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凝聚力、培养个人道德情操、协调人际关系上,曾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生活中,龚学明是个敏感、敏锐又很有孝心和低调的诗人,他长期沉在生活中,很容易从生活中发现诗,捕捉诗,更何况是他自己几十年的亲身经历。“泾上村地多人少,三百零七亩耕田/被我乡亲的汗水和泪水浸透/……六月快点走/六月不能走/风儿快点来/风儿不要来//快乐和苦难在催命/乡亲们在时间里争抢”(《六月》)。诗来自生活,但生活的原生态并不就是诗。诗需要从生活中发现、思考、提炼出高于生活的思想感悟,他很善于去发现和思考,用诗的语言进行抒发和表达,以产生一种社会效应。他写家乡泾上村,一种非常复杂、非常矛盾的感情,“六月快点走/六月不能走/风儿快点来/风儿不能来”,短短几句将这种迂回曲折表现得淋漓尽致,引发多种遐想。
    一首好的诗歌作品,诗人不会将要说的全部倾囊倒出,而是含蓄内在不全吐露,让读者深入体味去创造另一半。试看龚学明以乐观的心态写家乡泾上村饥饿的年代:“还原苦难岁月,幸福的饥肠/夏天自顾自抒情:黄瓜花嫩/南瓜在屋顶上孤独/晶亮的露水在狗尾巴草上/呼救;穷人汗多粮少/我们的爱的单位正好”(《还原世俗》)。诗的抒情,不是直白的诉苦,给予读者的感受是多面的、积极向上的。
    诗之良莠清浊,境界高低,可以考量作者的才气、学识、美学视野和人文修为。《爸爸谣》雅俗共赏,能为全社会各个阶层接受,这当然首先能与读者交流,让人读懂才能深入体味内涵诗意。龚学明的诗歌告诉我们,中国诗歌不能或缺中国味道,只有在带着我们民族骨血情愫,有筋骨、有痛感、有力度的基础上,吸收某些外国味道,以更丰富我们的味道。诗化的人性、神游的意象、浓郁的生活气息、动人心魄的境界,打着新时代印记的诗歌,应该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