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精神品格

http://www.newdu.com 2019-08-12 《中国文学批评》 杨向荣 参加讨论

    作者杨向荣,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杭州 3100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在文化发展中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循此精神来审视中国当下文艺发展的现状和话语空间,笔者以为,在中国经验的阐释中展现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应有的精神品格。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转型,文学艺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文学艺术创作带来了急遽变化,丰富的物质条件和便捷的信息渠道在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无限可能的同时,也严重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此同时,商品经济诱导下文化价值取向的缺失,崇洋媚外导致的中国经验遮蔽以及当下文艺创作后劲不足等引发的焦虑情绪日渐显露。为了迎合读者的需求,不少文艺作品向低俗化的方向发展,过度的商业性发展也使文学作品逐渐失去它原本的价值,被包装成攫取经济利益的工具。消费社会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对文艺创作的冲击,同时也是个体价值取向的缺失和社会人文精神的失落。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文艺作品“有的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有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有的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有的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制造了一些文化‘垃圾’;有的追求奢华、过度包装、炫富摆阔,形式大于内容;还有的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⑴在当下文艺队伍的建设中,应当把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首位,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有道德、有审美情操的文艺创作专业人才,努力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和高水平创作人才。新时代的文艺创作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要注重提升品味和格调,抵制低俗、庸俗和媚俗,创造文艺精品。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文艺工作者应当“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⑵
    除了文艺创作的商业化与低俗化现象外,在对当下文学经验的理论阐释中,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西化”倾向。我们看到,在晚近的中国文艺话语的建构与发展中,对中国文学经验的阐释往往以西方理论为支撑,西方话语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而中国话语及其经验则明显处于缺失状态。不能否认西方文学理论有其生命力和合理性,但任何一种话语的合理性都是有限的合理性,我们必须将其置于特定的经验场域和话语环境中。乐黛云认为,“如果第三世界只用这套话语所构成的模式和规则来衡量和诠释本土文化,那么,大量最具本土特色和独创性的活的文化就有可能因不符合这套话语的准则而被摒除在外。”⑶如果脱离其生长的语境,强行将西方文学经验置入对中国经验的解读和批判之中,将有限性话语放大为普适性话语,势必会形成强制阐释。对当代中国文艺话语的现状稍加扫描,我们发现,西方文化中心论潜在地影响着我们对中国文本的阐释和对中国经验的解读。
    回顾中国的现代性进程,西方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导师”角色。学界往往给予舶来的西方文艺思想和理论以极大的包容心,甚至将西方文艺话语的研究范式直接运用于对中国文本和中国经验的解读与阐释。对文学问题的很多讨论脱离中国本土的文学和艺术经验。没有本土经验和批评实践的理论往往是无根之木,泛而无物,这也很容易形成中国话语在与西方话语对话时的错位。对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解读在东西方话语张力的拉扯下不断向西方倾斜,这不仅导致了中国传统话语体系的弱化,同时也引发了本土文化及其经验的认同危机,似乎一旦离开了西方文学或理论话语就会失语。笔者认为,之所以如此,其根本点就在于我们的学者们过于盲目地追求西方理论,反而丢失了自己文化上的“根”。正是由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西方文化的过度崇拜,才会造成对本民族文化的不自信,从而引发主体文化身份认同的危机。因此,如何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强化文化身份认同感就成为当下文艺发展和文艺精神品格建构的当务之急。
    在这种情境下,我们如何与西方文艺话语进行有效的对话,并在对话和交流中保持本土经验的独特性及其与西方理论之间的张力?西方理论与经验如何才能融入到中国整体文化精神和文学经验的自我阐释与民族叙述中?“文化自信”概念为我们反思这些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启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⑷“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⑸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强化我国文艺工作者的文化身份认同,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引领中国人民在新时代勇立潮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笔者以为,在新时代的文艺情境下,反思西方理论的阐释向度,强化本土经验的可阐释性,这是当下中国文艺话语精神品格建构的基石和基本立场。
    二
    文化是国之根基,唯有文化兴盛,国家和民族才能强盛;唯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懈的精神动力和智力保障。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⑹作为国人的“底色”,文化自信源于三个方面:传统文化的自信,革命文化的自信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文明积淀下的精神产物,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早已融入每一位中华儿女的骨血之中,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笔者以为,这一概念不仅仅指生态之美、发展之美和治理之美,更是在文化自信基础上对文化之美和和谐之美的强调。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就必须高扬传统文化的旗帜,坚定文化自信。重视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对我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对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自身修养和创作导向的要求。在谈到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态度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自身的特色,我们应该以一种更为客观冷静的态度对待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⑻因此,只有从根本上意识到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挺起脊梁;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展示文化自信是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是新时代文艺工作的底气和灵魂,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支撑。
    笔者以为,坚守文化自信,落实到文艺创作上,必须坚守文艺生产的“人民性”立场。早在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⑼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⑽坚持文艺的“人民性”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均有提及,如2015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⑾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才能创作更多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才能创作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才能更好地展示民族文化的自信。
    时代在进步,精神文明的发展和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得广大民众对文艺作品的要求不断提升,这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精神建构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因此,深化对中国精神、中国经验的挖掘和阐释,创作更多文艺精品,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和文艺工作者肩负的新使命,也是不断续写美丽中国新篇章的应有之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