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论新时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人民性价值取向——习近平文艺思想研究之一

http://www.newdu.com 2019-08-12 《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 范玉刚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价值取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建构遵循的原则。习近平文艺思想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重申了文艺的人民性价值取向,重新定位了文艺发展的人民性坐标,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功能论、价值论和批评论,为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思想指南。
    关 键 词:新时代/习近平文艺思想/人民性/马克思主义文论/文论话语体系
    作者简介:范玉刚(1969- ),文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创新工程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等。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党中央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新时代并非简单的历史判断和实践的延续,而是重大政治判断和价值判断,它意味着历史新纪元的开启。新时代彰显了中国道路的成功,“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是这条道路成功的密码,是文化自信彰显的根本。文化自信的彰显,既依存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更显现于当代文艺精品的不断涌现,源自于文艺的经典化追求,以及文艺理论话语体系建构的自觉。可以说,人民性价值取向是彰显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构自信的内核,它使当代中国文论的根扎在神州大地上,浸润在人民话语的土壤中,形成了最广泛的价值共识。党的十九大报告向全世界鲜明地亮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张扬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思想,它既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显现,又是全球化语境下道德感召的人类价值制高点,从而是一套有着世界情怀、道德感召与世界共同价值的话语体系。因此,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构,既要着眼于新时代的中国文艺现实,更要有与世界主流文论话语体系同台竞技的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以人民性价值取向为根本遵循建构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既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审美现实、体现中华美学精神,使中国价值不断彰显,又要有世界情怀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自觉意识。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文艺创作包括文艺理论同样要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文艺不仅彰显当代性,更要指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一、人民性价值取向是新时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判断旨在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中迈向自由的境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民的渴望,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鲜明表征,是新时代人民的热切追求。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充分体现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文艺要直面人民的诉求和理想追求,要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①在实践中,美好生活是人的一种幸福感,它需要文化来界定,文化是美好生活的关键词、重要标志和追求目标。不仅文化创作要体现人民性,在文化追求中不断彰显人民性;人民更是文化创作的主体力量,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文艺的人民性彰显,不仅是中华民族创造美好生活的史诗般实践的生动再现,更是引领这个实践和保障社会主义发展航向的价值导向,是保障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征,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参照系,更是消解市场经济弊端、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构、强化法治中国建设、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②在新时代,文艺要把彰显人民性视为艺术卓越性追求的根本价值导向,视为建构新时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根本遵循,是当代文艺追求“强起来”的一个重要标志。文艺人民性的彰显要求文艺创作敢于揭示人民在对美好生活追求中的现实境遇、挫折和各种权力的扭曲。“人民性”不是抽象的概念,更不是政治标签,它与人民的火热生活、个性化文艺创作相交融,是人民生活的本真现象,这种饱含真情、激情和力量的价值追求不能沦为空洞的政治标语和宣传口号,而是要在创作中真挚自然地流露。诚然,“人民性”是在社会关系中建构的,不能因为宏大话语遮蔽其现实关怀。“人民性”在新时代的充分彰显,是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表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高高飘扬在世界舞台中央的有力展示,它要求文艺创作在讴歌党和时代时不回避现实矛盾、敢于直面社会问题、赋予人民以追求光明前景的勇气和力量,把目光更多地投向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民生领域,以文艺之光点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全面深刻理解。文艺的人民性助力中国迈入“强起来”的历史方位,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力依托,它以人性的可沟通、世界普遍共识的价值追求和文明进步,支撑中华文化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高势能文化。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诗般实践、人民的火热生活是文艺的人民性之源,是新时代文艺发展的初心,是建构新时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根本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现实保障。因此,党的十九大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③,在紧紧抓住时代中牢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使命,以文艺的人民性之光照亮中国人的丰富内心世界,发掘中国人的人性之美,讴歌当代英雄,以文学的审美情趣真诚关怀每一个现实的具体的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民是历史进步的力量,是社会主义的实践主体,“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性显现。“人民性”表现为价值主体的人民性、价值目标的人民性和价值标准的人民性。“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④人民不仅创造历史,还在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成为价值共享主体以及价值评判主体。人民是文艺人民性的支撑和逻辑骨架,因此文艺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是暗夜的灯塔和追求光明的指南,积极肯定每一个向着自由全面发展迈进的人。
    在文艺发展史上,“人民”从来不是现成的僵化的概念,而是历史的、流动的,是一个在历史演变中不断建构的概念,它有着意识形态意味和现实性价值诉求。在我们党的政策话语中,“人民”是一个相应于现代民族独立、政权统一的政治学概念、法权概念,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主体力量,作为指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体,它被视为有正向价值意味的集合概念。基于人民主权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遵循集合性“人民”概念基础上,创造性地赋予“人民”概念以个体性意味,认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⑤,由此丰富了“人民”的内涵。其中对人的个体性价值的凸显,是对“人民”概念认知的深化,是对新时代文艺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文艺书写“具体的人”的情感、价值诉求的内在要求,是对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艺术呈现。作为历史主体概念,人民是时代的“剧中人”,处于历史进程中的“人民”不能简单归结为法律意义上的“公民”,更不能等同于市场条件下的“消费者”,它并不止于是一个有着自觉主体意识的政治概念、一个有着多重意味和复杂义项的概念、一个包含抗争意识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共同体”概念。因此,在具体的文艺活动(创作、传播、消费、评价)中,不能使“人民”这个大词仅仅有表面或文件意义上的身份优越性与权益神圣性,还必须具体化为现实人格意义上的个体以保障其文化权益,进而使“人民”扎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高度契合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共商共建共享中肯定每个人的历史主体性。因而,“人民”不再是远离大地、脱离具体的抽象的理论体系上的空洞概念,而是深植泥土、结合现实的一种具体呈现。由于“人民”是现实的本质所在,拥有人民性特质的人才更接近现实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个性的人,是新时代有着自觉意识的人。因而“人民”的存在不再是抽象符号,而是既有集合性底色又凸显独特性、差异性的具体性存在。
    新时代文艺对“人民性”的彰显,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民”作为集合名词的正当性价值立场,又基于当下现实语境对人民权利的尊重而凸显对个人的关怀,从而指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统一,使人民概念既有一种政治的权威性又肯定了艺术的想象力。这样既回应了西方左翼知识分子及其后现代学者对“人民”概念的宏大叙事的质疑,又凸显了“人民”在中国语境的正当性,及其现实本位立场,成为人民意愿的真实表达。有学者指出:“人民或无产阶级,在根源上,就是知识分子自己作为反资产阶级思想运动的生产结果,在这个意义上,人民或无产阶级的话语在根本上依附于知识分子自己的资产阶级式立场之上……在恢弘的人民史诗面前,被掩盖和消灭的却只有人民本身,那些具体的活生生的人民确实被湮灭了。”⑥在资本主义话语体系中,“人民”是一个抽象的大词,在真实的人民面前,“人民”话语的有效性被瓦解了,露出的是赤裸裸的资本的血腥,就此而言后学的解构是有道理的。在新时代,“人民”是一个具体的现实性话语表达,有着坚实的社会根基,尽管有着诸多不完善甚至存在某些不公正现象,但“人民性”的价值诉求是真实的,它决不是一块粉饰现实的遮羞布。
    新时代,“人民性”是文论话语体系建构中多声部旋律的主调,诸多研究学派和文艺流派在回应“时代之问”中多聚焦于“人民性”价值取向。在党的政策文件中,“人民”是历次党代会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人民至上”的理念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核心诉求。“人民性”不仅是新时代文艺家的艺术追求,也是文论家、批评家的理论品格,从而彰显了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当代性特征。所谓当代性(contemprary)不仅指知识范式和思想体系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痕迹,其思考无一不是对“时代之问”的回应,还意味着对当下时代的超越,在文化的包容性发展中,为未来社会指明发展方向。在《什么是当代?》中阿甘本指出:“当代性就是一种与自己时代的独特关系,这种关系既依附于时代,又与其保持距离。更准确地说,与当前时代的关系,正是通过与之脱节,与之发生时代错位,而依附于这个时代。那些与这个时代完全保持一致,在各个方面都完全循规蹈矩的人,并不是当代人,这正是因为他们并不打算看清时代,他们没有能力牢牢把握住他们所看到的东西。”⑦就此而言,“人民性”以其当代性特征和超越性价值指向,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鲜明特色。“人民性”作为新时代中国文艺创作、批评和理论建构的最大价值公约数,既是中国社会的主导价值,又是构建新时代文论话语体系的逻辑起点。
    二、文艺热爱人民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建构的功能定位
    对艺术家来讲,“文艺热爱人民”不能是一句口号,只有在读懂社会中对此有深刻理解,才能自觉坚守人民立场,而能否读懂社会、读透社会,决定了艺术创作的视野广度、精神力度、思想深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⑧只有拆除“心”的围墙,在文艺创作中全身心地融入人民生活中,其作品才能彰显对人民深沉的爱。从毛泽东同志倡导“工农兵文艺”开启的延安文艺道路,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内涵的个体性张扬,都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性”诉求,并带有时代性特征。“人民性”是人民价值本位的文艺表达,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过程中,文艺的“人民性”是基本立场。有学者指出:在对“中国价值”的认识上,我们要避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无视“中国价值”的包容性,试图用某种陈旧的意识形态来剪裁“中国价值”,从而使其成为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切身体验相脱离的“说教”;一是无视“中国价值”的“最大公约数”特性,试图对“中国价值”中的“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爱国”等作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理解,从而使其徒负盛名。⑨只有心中充溢着对人民的热爱,笔下才有人民性的自觉诉求。没有人民性的追求,社会主义文艺就失去了灵魂;没有对人民的热爱,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就失去了动力。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⑩这一论断切中了文艺的本质,是一切文艺创作思想和创作活动的总开关。在党的文艺政策中,文艺历来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心声的艺术表达。文艺热爱人民,是要求文艺创作以满足人民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样,以“人民性”价值取向建构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就包含着文艺热爱人民的理论思考,它要求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
    文艺热爱人民,就要为人民放歌。它要求文艺家做自己时代最敏锐的发现者和感知者,同时要千方百计地寻找与时代相契合的话语和艺术表达方式,以艺术精品高扬时代精神,在融入火热生活中反映人民的心声,基于人民立场为人民抒情,抒写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光明,以向善向上的价值引领社会风尚。文艺热爱人民,靠的是优秀作品的社会主流价值诉求,是基于人民立场对社会道义的弘扬和道德理想的守护。所谓警示社会、贬恶扬善、温暖人心、悲悯情怀,以此激发社会正能量,鼓舞人民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这样的艺术家才会得到人民喜爱。在文艺创作和文化生产中,创作主体揣着什么样的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和情感的指向。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决定文艺要热爱人民,文艺工作者想有成就,就必须对人民爱得真切、爱得彻底、爱得持久,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始终把人民装在心上。作家贾大山,多年来深深扎根基层,扎根人民生活,其作品在日常化的细节描写中折射世情百态与社会万象,以幽默的情趣表达臧否,为人民放歌。这种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反映人民心声与时代情绪的文学,是人民所需要和喜欢的。对作家而言,了解时代的风尚,把握社会的脉搏,倾听人民的心声,就是最紧要的。只有把人民的思考、情感甚至困惑真实表达出来,才能在写作中把握当下社会生活的脉搏。
    文艺不仅是欣赏和娱乐,更要给人以感奋和动力。文艺“人民性”的彰显,要求艺术家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去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使“人民性”倾向自然流露,以文艺爱人民之心最大限度地发挥文艺鼓舞人民的作用。文艺爱人民,要求艺术家以卓越的艺术表达能力捕捉人间之美,自觉坚守艺术理想,“把崇高的价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引导人们向高尚的道德聚拢,不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11)这种深沉的热爱,显现于艺术家用博大的胸怀去拥抱时代、深邃的目光去观察现实、真诚的情感去体验生活、发现和创造生活中的美,唯此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样,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要立足文艺热爱人民的现实,在理论自信中关注现实、关注改革,贴近生活、贴近人民实际,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歌吟,为中国人民史诗般的实践喝彩。
    以人民性价值取向建构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在功能定位上要求文艺为人民放歌。作为一种价值表达,它体现了文艺的人民立场,以及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创作诉求。当前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历史拐点,亟需文艺传达时代心声,需要文艺为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提供力量支撑。在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中,只有那些能被广大人民认可并产生广泛影响的优秀作品,才能构成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创作是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作品是其立身之本,当代文艺要以创作优秀作品为中心环节,就必须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以精品力作体现文艺爱人民的本质。说到底,文艺爱人民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是在作品中自觉地蕴含着人民的情怀、涌动着民族的爱恨情仇,既立足现代性追求,又有着历史底蕴和文化返乡的眷顾。
    在价值体系建构上,文艺热爱人民,体现为以文艺来提升人民的审美品位和人生境界。当代文艺创作的根本点是以人民的文化需求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发展的审美欣赏和审美需要作为目标,以创作艺术精品为鹄的,从中为社会进步提供某种价值指向。“经典通过主题内蕴、人物塑造、情感建构、意境营造、语言修辞等,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12),奉献经典作品是当代文艺的使命追求,因其包蕴了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审美追求,经典表征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和艺术水准。文艺热爱人民,体现为文艺的多元化发展及其为人民搭建多样化文艺舞台,在各种文艺发展的良性互动中,既需要坚实有力的主流文艺引领,又要尊重和包容差异化的艺术探索,为各种健康有益的文艺提供生长空间,这样才能形成富有生机的多元化文艺竞争格局,不断健全当代文艺生态。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向开放包容,树立和表达民族文化自尊、文化自信的前提。从根本上讲,人民是文艺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只有真正站在人民立场,广大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才不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以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把文艺对人民的爱转化为社会之爱,以文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文艺热爱人民,要求艺术家心里装着人民,把人民作为表现主体的观念内化于心、行诸笔端,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深切地反映人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创作出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以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信念,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在文艺的社会层面,倡导人民是文艺的鉴赏家和评判者,就从根本上体现了文艺对人民的爱。因此,文艺热爱人民,就要以艺术精品提升人民的审美品位,不断满足与物质富裕和技术进步相适应的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反映人民的审美情感和艺术追求,提升人民的审美情趣,高扬人民的审美理想和审美境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掷地有声。只有对人民深沉的爱,才能把艺术家和人民大众的情感内在地关联起来,进而摆脱沉湎于“个我”的狭隘格局与喃喃自语的小情趣,彰显“大我”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的使命担当。鲁迅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创作出民族文学的经典作品,主要缘自其内心深处对人民“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真挚情感,这种情感经由笔端流露出对人民发自内心的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13)文艺爱人民,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社会功能论体现,正是对文艺“人民性”价值取向的彰显,它要求艺术家俯身向大众敞开自己,这不但有利于激发文艺创造活力,还有利于在全社会建构保护文艺发展的社会机制,使所有参与者都能在文艺活动中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