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赵青青:通感、隐喻与认知——通感现象在汉语中的系统性表现与语言学价值

http://www.newdu.com 2019-07-25 今日语言学 赵青青 参加讨论

    通感(synaesthesia)指的是语言中某一感觉域的感知可以通过另一感觉域的概念进行描述(Williams,1976)。如现代汉语“冷色”,视觉颜色可以通过触觉温度来描写;英语sweet voice,味觉概念可以用于修饰听觉。鉴于对汉语通感研究不够充分的现状,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并且通过通感在汉语中的系统性表现、汉语通感规律对相关语言学假设的影响、以及通感在跨学科研究中的意义,论证汉语通感重要的研究价值。
    1.引言
    认知语言学者认为,通感是隐喻的子类,属于一种认知机制(如Shen,1997等)。然而,越来越多的神经心理学者主张,通感与生理感知层面的联觉现象类似,是由生理联结机制驱动的,而非概念间的隐喻映射(Ramachandran & Hubbard,2001等)。此外,Strik Lievers(2015)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显示,与隐喻严格遵守映射方向性规律(即由较具体的源域到较抽象的目标域)不同,通感呈现出的是相对的映射方向性,即某一通感映射方向比相应反方向更高频地出现,而非这种反方向的通感表达不存在于语言中。最近的研究,如Zhao等(2018)等发现,通感在汉语中呈现出独特的规律。
    2. 研究方法
    我们提出通感研究步骤如下:
    (1) 搜集感觉词。
    (2) 整理有关五种感觉(即视、听、嗅、触、味)的汉语感觉词词表:可采用查阅辞典释义、分析汉字字形和参考词在古代文献中的具体使用相结合的方法,判断感觉词的基本感觉义,从而分别整理出有关五种感觉的汉语感觉词。
    (3) 基于大规模语料库搜集通感例句:以整理出的已确定具体感觉分类的感觉词为目标词,搜索其在语料库中的具体使用,采用人工核查的方式,判断该感觉词是否属于通感用法:i) 如若所核查的感觉词仍表达感觉义,且该感觉义异于其基本感觉义,那么,该用法可标记为通感用法,如“声音柔软”等;ii) 如若所核查的词不再表达感觉,仍需仔细分析语境,观察其语义生成过程中是否涉及感觉域之间的映射,若有不同于所核查词感觉类型的其它感觉词出现,且该词能诱导出相应的感觉语义,那么,这样的用法可能仍属于通感。如“长舌妇”一词,“舌”字的出现使“长”的视觉语义经历了一个“视觉→听觉”的转换,进而再通过隐喻的认知过程,表达“喜欢搬弄是非”的语义。
    (4) 分析通感实例:基于搜集到的通感实例,以目标词基本感觉义所属的感觉为源域,以当前使用的感觉义的感觉为目标域,确定通感实例中的映射方向与映射理据。
    3. 通感实例分析
    (1) 文学化语言中的通感
    Yu(2003:32)搜集了莫言小说中的通感表达,其中一例如下:
    ……一道残缺的杏黄色阳光,从浓云中,嘶叫着射向道路。
    “嘶”在《汉语大字典》中被解释为“马鸣”,“叫”在《说文·口部》中被释义为“呼也”,其在古代汉语中的使用分别有“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乐府诗集·杂曲歌辞·焦仲卿妻》)和“或叫于宋大庙”(《左传·襄公三十年》)。据字形分析,“嘶”与“叫”均从“口”,而“口”部意符与言语和饮食概念有关(黄居仁等,2013)。据此,可确定“嘶叫”的感觉分类为听觉。例句中描述的视觉意象包括“残缺的阳光”“浓云”和“射向道路”,突出的是整个视觉画面具有狂野和猛烈的特征,而本义指称牛马之鸣的“嘶叫”具有与之相似的体验特征。
    (2) 日常语言中的通感
    从历时的角度来看,现代汉语视觉形容词“美”本义同“甘”,原属于味觉概念,其在现代汉语中的视觉用法是基于通感的词义演变结果,保留了表积极正面感觉的概念特征。因此,体验相似性动因可用于解释“美”的词义演变。
    从共时的角度来看,通感存在于现代汉语的词内层面,如“艳”;短语层面,如“感觉眼辣手冷”;汉字层面,如“”(从羊从大,本义为“甘”,作为“五味之一”,参看《说文解字》和《说文解字注》)。
    4. 汉语中的通感与通感的语言学假设
    
    图1:英语通感映射模型(Williams,1976:463)
    
    图2:现代汉语通感映射模型(赵青青、黄居仁,2018:50)
    比较图1和图2,汉英两种语言在通感映射规律上的不同特点,对通感具有跨语言普遍映射模型的这一假设提出了挑战。
    赵青青、黄居仁(2018)发现,现代汉语感觉形容词的映射规律受到感觉可及性程度的制约;Zhao等(2018)与Zhao(2018)基于定量分析发现,不遵循可及性假设的通感表达,在语言中仅占很小的一部分,并且可通过其他机制来解释。因而,汉语中的通感为通感属于隐喻的子类,受制于普遍认知规律的这一假设提供了新的证据。
    5. 通感的跨学科研究价值
    (1)通感映射方向所体现出的人类感觉在体验程度上的差别,应该被引入认知领域;(2)通感在触觉中的表现,即一般以触觉为源域而非目标域,显示了触觉在人类认知范畴中的显著性;(3)语言中的通感受到了多种机制的制约。基于通感与联觉的相似性,联觉现象很可能也是生理神经活动和抽象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
    6. 结语
    本文发现:(1)通感在汉语中具有系统性的表现,既在文学化的语言中得到使用,又在日常语言中普遍存在,既是一种历时的词义演变机制,又是一种存在于汉语多个层面的共时语言结构;(2)在语言学理论方面,汉语通感对通感具有跨语言普遍映射模型的这一假设提出了挑战,而为通感属于隐喻的子类,受制于普遍认知规律的这一假设提供了新的证据;(3)通感可为认知领域中身体体验性理论和脑科学领域联觉现象的研究,提供借鉴,因而在跨学科研究视角下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
    原文刊于《中国语文》2019年第2期
    参考文献
    赵青青 黄居仁 2018 《现代汉语通感隐喻的映射模型与制约机制》,《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Williams, Joseph 1976 Synaesthetic adjectives: A possible law of sematic change, Language, 52(2): 461-478
    Zhao, Qingqing, Chu-Ren Huang and Yunfei Long 2018 Synaesthesia in Chinese: A corpus-based study on gustatory adjectives in Mandarin, Linguistics 56(5): 1167-1194
    作者简介:
    
    赵青青,女,1989年生,安徽六安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研究方向为词汇语义、句法语义接口。目前主要关注现代汉语中的通感和隐喻现象以及感觉词的句法语义特点。在《语言教学与研究》、Linguistics、PLoS ONE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