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行业面对面 | 寻找父亲——刘光典烈士

http://www.newdu.com 2019-07-02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行业面对面 | 寻找父亲——刘光典烈士
    嘉宾:刘玉平(刘光典烈士之子)
    主持:陶陶
    摄像:赵子元、白玉、袁梦琪
    后期:白玉
    

我父亲匿居山间,掘地为穴,长期过着类似原始人的生活,我觉得我父亲真是一个坚定的战士。直到知道他牺牲了,我也从未放弃寻找真相。
    ——刘玉平


    寻找父亲 刘光典烈士
    打我记事儿起,家里就只有母亲带着我们三个孩子生活,那时候家里有一个保姆,生活条件还算优裕。虽然衣食不愁,但我们却从没见过父亲的身影。看到别人家或严厉或和善的父亲和孩子们一起玩耍时,我们总会问母亲“父亲去哪儿了?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母亲总说:“等全国都解放了,爸爸就回来了。”
    1954年春,母亲病逝了,年仅32周岁,当时我已满六岁。母亲的离去,使我们三个孩子成了孤儿。在最困难的时候,父亲所在单位的一位刘叔叔来家里帮忙,也是在这期间,我们隐隐知道了父亲的一点情况:他是当时中央军事情报部门派往台湾的工作人员,但一直没能回来。
    我1975年大学毕业,1984年调到北京市里工作,这时寻找我父亲——刘光典的条件已经日渐成熟。大约在1988年秋天,姐姐和我来到中央统战部,一位主管对台工作的领导接待了我们,并给我们看了一份反映中共地下工作者在台湾被蒋介石杀害人员的说明文件。文件里有一份名单,上面赫然写着“刘光典”三个字。这是我第一次知道父亲已于1959年2月在台湾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当时我的心中一阵震颤。我知道,父亲已经不在人间了。
    1991年春节,父亲所在的军事情报部门的有关同志,把我们姐弟三人召集在一起,向我们正式宣布:刘光典已经于1959年春牺性,将办理批准他为烈士的手续。接着,经过认真核实,国家主管部门于1991年9月9日,正式批准父亲为革命烈士,并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安放处,安排了骨灰存放位置。但是,由于父亲的遗体还没有找到,当时只好放置了一个空骨灰盒。
    这里有个特殊情况下的处理,因为当时台湾方面有传言说刘光典已经叛变,虽然这是一个离间计,但也没有证据可以证明。为了稳妥起见,我父亲所在的单位在出具政治结论时用了“刘鸿梁”这个名字。我们寻找各方面的证据,最终在2008年才找到所有证据,证明父亲不是叛变,而是牺牲。
    也是在2008年,我与家人一起从台湾拿回父亲的一半骨灰,另一半仍留在台湾,等到哪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再把骨灰合坛。
    
    以我父亲当时的地位及身份,如果向国民党屈膝投降,不但可以保住性命,或许还可以享受荣华富贵。特别是在当时的形势下,父亲已和组织失去联系,根本无法再返回大陆。然而,父亲始终坚守一个共产党员的道德高地,忠于党,忠于人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至死也没有背叛党和革命事业。父亲用他的鲜血和生命,证明了自己是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一名中国母亲的忠实儿子;父亲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他的儿女和他的子孙万代换来了光荣和尊严。
    
    为了纪念我的父亲,为了纪念这些为党和人民事业做出牺牲的地下工作者,2008年,我开始着手写《寻找父亲》这本书,并请《潜伏》的剧作者龙一先生为我的书写序。当时我已经与台湾相关部门打了八年官司,也走访了众多当事人,手里掌握着大量的资料和物证人证,穷根究底,父亲刘光典入台从事隐蔽战线工作直到牺牲的历史细节都一一得以考证,并写进这本书里。
    读者朋友们如果对地下斗争史、对这些入台从事隐蔽战线斗争的英雄们的故事感兴趣,一定要读这本书。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编辑推荐
    十年磨一剑,这本书从写作到有关部门审阅再到出版,经历了漫长的十年时间,刘光典烈士从事革命工作,参与隐蔽战线斗争的历史经历和牺牲真相第一次得以公之于众。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刘光典烈士的英雄事迹值得我们记录并弘扬。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周凤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