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苏格拉底:我家有只河东狮

http://www.newdu.com 2019-07-02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苏格拉底:我家有只河东狮
     
    一提到哲学,很多人立刻想到脍炙人口的古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祖师徒三人。然而,三贤并非“哲学之父”。三贤之前就有一批令人敬佩的先哲们辛苦地开始了自己的哲学之旅:生死病老,日月盈亏,云卷云舒,万物更迭,生生不息中是否有永恒不变的规律?世界的本原究竟是什么呢?
     
    这些先哲之中,有“西方哲学第一人”的哲学家泰勒斯,泰勒斯喜欢抬头观天,低头思考,一不小心跌入水坑,浑身泥泞,惨遭鄙视后,他醍醐灌顶:世界的本原是水呀;黑社会组织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头目毕达哥拉斯热爱音乐、热爱数学,在他看来,世界的本质是“数”;爱利亚学派掌门人巴门尼德则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不可分割的“一”;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提出“万物皆流”,宇宙过去、现在、未来的本体其实是运动的跳跃的火,世界对立统一的规律就是“逻各斯”(Logos);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宇宙万物的根本元素是原子……这些研究世界本原的学说就是“本体论”(Ontology)。
     
    研究世界本原的“本体论”先哲们都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究竟孰对孰错,看来问题已经不能在“本体论”之内解决。于是,人们开始将目光从自然和世界本原问题的思考上转向了思考者本身——人们能够把握真理吗?如何确立真理的条件呢?
     
    于是,哲学完成了“本体论”的转向:从自然哲学到人。
     
    在听腻了世界本原是什么的陈词滥调后,“智者学派”闪亮上场了,他们不再关心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转而关注人,关注社会,关注知识对人的价值。智者之中最有名的是提出“人是万物尺度”的普罗泰戈拉。普罗泰戈拉曾对学生约定说,如果学生赢了第一次诉讼才需要交学费,若是输了则不必交学费,学生大喜,不料第二天普罗泰戈拉就一纸诉讼将学生告上法庭,罪名:抵赖学费。学生理直气壮搬出约定为自己辩护,法官判学生胜诉。学生轻松赢下第一次诉讼。
     
    然后呢?
     
    然后就交了学费呗。
     
    智者学派总体而言倾向于感觉主义、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他们否定客观真理,否定普遍的伦理道德观念,久而久之,巧舌如簧的他们沦落为玩弄概念牵强附会的诡辩论者,遭人厌恶。
     
    厌恶并批判智者学派的人中,有一个粗短矮胖、秃顶大脸、鼻孔朝天的怪蜀黍,他的名字叫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成功地奠定了自古以来哲学家在普通人心中的“光辉”形象:装腔作势、眼高手低、无所事事、卖弄智慧、夸夸其谈、没事找抽……苏格拉底以及他的泼妇老婆,至今为止都是供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八卦哲学家话题:“哎哟喂,小伙子,听说你想当哲学家?那么你这一生要么娶不到老婆,要么会娶一个泼妇老婆噢。”苏格拉底的老婆的确是有名的河东狮,她经常当众呵斥苏格拉底,于大庭广众之下扒苏格拉底衣服,而苏格拉底和天下其他优秀男人一样都拥有着一个极为宝贵的品质——怕老婆。
    正所谓:
    满纸虐夫事,一把辛酸泪。
    都云苏妻泼,谁解其中味?
     
    身为资深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老婆,苏夫人有苦说不出。哲学家的身份听起来好听,但一不小心就会沦为无业游民。其他哲学家或许可以坐享万贯遗产不必考虑现实的生活,苏格拉底却出身贫寒且有一窝孩子嗷嗷待哺,苏格拉底看不起谋生这种微不足道的世俗小事,而是选择成为一位游手好闲的高尚哲学家。于是,养家糊口的重担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妻子肩头。苏格拉底的老婆靠着洗衣服的微薄薪水养活一家五口,穷酸窘迫胼手胝足的生活磨砺出她粗暴的性格。
     
    那时,苏妻正辛苦地洗着衣,苏格拉底正辛苦地满大街追求着“善”:
     
    苏格拉底问学生:偷盗欺骗卖人为奴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回答:恶行。
    苏:那欺骗敌人,卖俘虏的敌人为奴就是恶行了?
    学生:这是善行,我说的是朋友,并非敌人。
    苏:如你所说,偷窃朋友是恶行,可是你朋友假设要自杀,你偷窃他准备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
    学生:是善行。
    苏:对朋友欺骗是恶行。在战争中,军事统帅为了鼓舞士气会对士兵说援军即刻就到,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关于“善”是什么,学生被苏格拉底成功地搅糊涂了。
     
    苏格拉底这种利用言说产生辩论、导向真理的方法被后世称为“辩证法”。“辩证法”的希腊文原意是“通过谈话交流看法”。不过,辩证法并非苏格拉底的原创,辩证法最早的创始人是苏格拉底的对头——芝诺。芝诺后来被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点名夸奖:“芝诺是辩证法的创始人……他主要是客观地辩证地考察了运动。”
     
    在此,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下芝诺的贡献:关于乌龟赛跑的大名鼎鼎的芝诺悖论。从前,有只跑得很快的乌龟和飞毛腿阿克琉斯比赛赛跑,乌龟领先100 米时,阿克琉斯开始起跑,请问,谁能赢了这次比赛?芝诺的答案:乌龟,且阿克琉斯永远追不上乌龟。阿克琉斯追上100 米时,乌龟已经向前挪到了A点;当阿克琉斯追上这段距离到达A 点时,乌龟又前行一小段距离到了B 点;当阿克琉斯到了B 点,乌龟则到了C 点,以此类推,无论时间长短,乌龟总是可以前进一些距离,因此,阿克琉斯永远赶不上乌龟。
     
    但现实中,阿克琉斯很快就会捉住乌龟。芝诺悖论的本质是探讨运动是否连续,时空是否无限可分。苏格拉底的反诘式方法正是来源于芝诺方法的启发。就这样,苏格拉底整天在城邦里唾液横飞地和人们讨论着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幸福……苏格拉底的反诘充满了智慧的戏谑,他会牵着你的鼻子,让一个原本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了的人,绕了一大圈之后,否定了自己,也得不到任何结论,而此时,苏格拉底也不会下任何结论。
     
    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这种方法就是“思想助产术”,自己是“思想接生婆”,通过自己的启发和诱导,帮助人们重新把握正确的知识。接生婆照料婴儿,思想接生婆照料灵魂。芝诺曾有个比喻,人的知识是一个圆圈,无知是圆圈外的空白,一个人的知识越多,他的圆圈就越大,他所接触的外部空白也就越大。苏格拉底同意芝诺的说法,在他看来,一个越有知的人才能自知无知。苏格拉底经常说:“我只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本是德尔斐智慧神庙上的箴言,苏格拉底将它作为哲学问题重新提出。在苏格拉底看来,只有了解了人自己,认识人自己的德性,审视人自己的心灵,才能真正把握宇宙和自然界。苏格拉底批判地继承了智者学派,将哲学从研究自然的角度,转向研究人本身。从苏格拉底开始,人的知识以及伦理问题开始普遍成为哲学家的研究领域,在此意义上,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的人。
     
    苏格拉底的出场,使得一切研究世界本原的本体论哲学家刹那间暗淡无光,一个哲学意义上真正的“自我”粉墨登场,熠熠生辉。
     
    苏格拉底狂热地追求着知识,那么知识的本质是什么?苏格拉底提出了命题“德性即知识”,知识的本性是美德、智慧、勇敢、正义、节制等构成了美德的主要内容。一个人只要拥有了美德,拥有了智慧、勇敢、节制、正义,他就拥有了知识,他就会做善事,故而获得幸福,而一切错误的行为都来自于无知,来源于对善的知识掌握得不够。苏格拉底的“知识”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技艺知识、谋生技巧,道德知识也不是每个人背得滚瓜烂熟的“八荣八耻”, 苏格拉底的“ 知识”, 是一种必然的理性的真理,是关乎整个世界的理性的知识。我们从小被教育为要做社会主义社会的“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知识)、有纪律,这个教育思想和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道德和知识教育紧密相连。离开了道德谈知识,越有知识越“反动”。
     
    苏格拉底通逻辑,善修辞,好辩论,一生述而不作,没能留下任何思想作品。他曾自我比喻为“牛虻”,一只上帝赏赐给雅典的牛虻,雅典是匹昏昏欲睡的马,牛虻的作用就是时刻叮咬马,使它保持清醒焕发精神。或许是这只牛虻成天街头挑衅他人,证明了人们无知却严重惹恼了人们;或许是这只牛虻不自量力抨击民主,讽刺权贵,当局最终恼羞成怒;有那么一天,这只牛虻到底还是被马尾巴给无情地拍死了。
     
    公元前399 年,人类的民主第一次遭遇到最难堪的尴尬,苏格拉底因“蛊惑青年罪”和“亵渎神明罪”遭到指控,501人组成的陪审团最终以281 票对220 票的投票结果宣告了苏格拉底有罪并处以死刑。民主,就这样以“多数人的暴政”方式戕害了老哲苏格拉底。如果,苏格拉底当时在法庭上跪地求饶,痛哭流涕,表个姿态,那些原本不过是讨厌他语言犀利狂妄自大的陪审员只要看到他摇尾乞怜,肯定会选择从轻发落,饶他一死,但我们这位倔强的糟老头依旧在法庭上口若悬河地火上浇油爱咋咋地。又如果,苏格拉底听从了学生的建议,越狱逃跑,几年后他依旧可以卷土重来继续犀利,然而苏格拉底却毅然决然地拒绝了逃亡——终其一生,他都在追求善与美德,难道为了苟且偷生,就可以在最后关头选择破坏法律,藐视正义,晚节不保?
     
    最后,苏格拉底云淡风轻地吞下了毒芹汁,再见了,我亲爱的学生和朋友,别忘了替我还欠下的一只鸡。一壶毒酒喜相逢,哲学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苏格拉底的死,已经上升为一次哲学事件。苏格拉底是第一位哲学的殉道者,苏格拉底之后,人类为了信仰的自由,思想的尊严,赴汤蹈火,颠沛流离。布鲁诺被绑在火刑柱上,伏尔泰、卢梭、马克思等惨遭驱逐,流亡他国……
     
    苏格拉底死后,他的学生群龙无首,各占山头,各执一端,自立门派。其中,有将苏格拉底的“善”规定为“存在”,提出“谷堆辩”“秃头辩”等著名辩论的麦加拉学派;有将苏格拉底的“善”理解为快乐的库兰尼学派,这种快乐论后被“幸福就是肉身无痛苦灵魂无纷扰”的伊壁鸠鲁发展成快乐主义;有把苏格拉底的“善”理解为禁欲节制的犬儒学派,禁欲主义又为后期的斯多葛学派所发展。
     
    然而,这一切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苏格拉底死后,他的一位才华横溢的学生愤而出走,创建“学园”,著书立作,开辟体系,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泰山北斗级的大思想家。有人说,整个西方哲学,不过是这个学生思想的注脚。
     
    这个学生名叫柏拉图。
     
    (本文摘编自《不疯魔,不哲学:最最欢乐版西方哲学(音频图文版)》)
    责任编辑:李倩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