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孝经》在议论之余,往往引《诗》以明之。《孝经》所引《诗》,与《毛诗》相比,文字相同者有七处,与三家诗相同者有三处。与战国其他文献中的引《诗》相比,《诗》文本保持相对的一致性,这说明《孝经》所引《诗》很可能是有相对稳定的“古本”作依据的。从《孝经》文本内容以及战国诸子引《诗》情况的比对来看,《孝经》引《诗》自然通融,是文本本身所自有,而不是出自后世的伪窜。此外,《孝经》引《诗》亦可以与战国诸子引《诗》相为辅证。 关 键 词:孝经/引《诗》/自然通融/文本/学术意义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项目攻关计划青年重点项目(2013QN047)。 作者简介:毛振华(1978- ),男,河南沈丘人,浙江外国语学院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日本东京大学客员研究员。 先秦时期常常用诗以显其志,在“重礼、尚文”的大环境下,《诗》无论是形式体裁还是语言技巧,都蕴涵着丰富的意蕴,可以委婉含蓄、恰到好处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礼记·孔子闲居》曰:“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1]1616《诗》学修养成为先秦时期的一种具有自觉意识的文化追求,是政治文化生活领域中普遍认可的伦理观念与价值取向。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2]2522用诗成了时人普遍的文化追求,为《诗》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强化了其经典性与权威性的地位。《孝经》在议论之余,往往引《诗》以明之。通过梳理《孝经》所引《诗》的情况可以发现,与战国其它文献中的引《诗》相比,《诗》文本保持相对的一致性。从《孝经》文本内容以及战国诸子引《诗》情况的比对来看,《孝经》引《诗》自然通融,是文本本身所自有的,而不是出自后世的伪窜。 一、《孝经》所引《诗》与《毛诗》的一致性 今文《孝经》十八章,大半皆引《诗》以作结。毛奇龄《孝经问》曰:“故每说一章,必有引经数语以为证,此篇例也。”[3]1《孝经》引《诗》者十章,有和《毛诗》相同处,也有相异处,其引《诗》与《毛诗》相同者七处,与《毛诗》相异者三处,这说明《孝经》所引之《诗》不限于一派。今不避繁琐,将《孝经》引《诗》与齐鲁韩毛之诗比较情况胪列如下: (一)《孝经》引《诗》与毛诗相同者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引《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①。 《毛诗》作“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孝经》所引之《诗》与《毛诗》同。而《鲁诗》中“无”作“毋”,“聿”作“述”。《汉书·东平王宇传》元帝敕谕云:“《诗》不云乎?‘毋念尔祖,述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汉书·儒林·王式传》:“山阳张长安事式,为博士,由是《鲁诗》有张氏学。张生兄子游卿为谏大夫,以《诗》授元帝。是元帝习《鲁诗》,此引鲁异文也。” 《孝经·孝治章第八》引《大雅·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毛诗》作“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孝经》所引之《诗》与《毛诗》同。而《齐诗》中有“觉”作“梏”者。《礼记·缁衣》:“《诗》云:‘有梏德行,四国顺之’。”《汉书·艺文志》:“汉兴,鲁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讫孝宣世,后仓最明。戴德、戴圣、庆普皆其弟子,三家立于学官。”后仓善习《齐诗》《汉书·夏侯始昌传》:“夏侯始昌,鲁人也。通《五经》,以《齐诗》《尚书》教授。”而后仓乃夏侯始昌之弟子,《汉书·儒林传》:“始昌通五经,仓亦通《诗》、《礼》,为博士,至少府,授翼奉、萧望之、匡衡。”是以《礼记》所用之《诗》为齐诗。 《孝经·感应章第十六》引《大雅·文王有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毛诗》作“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孝经》所引之《诗》与《毛诗》同。而《韩诗外传》卷四:“《诗》曰:‘自东自西,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此外,《孝经·诸侯章第三》引《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孝经·三才章第七》引《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孝经·圣治章第九》引《曹风·鸤鸠》“淑人君子,其义不忒”,《孝经·事君章第十七》引《小雅·隰原》“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等,所引之《诗》与齐鲁韩毛之诗均同。 (二)《孝经》引《诗》与毛诗相异者 《孝经·卿大夫章第四》引《大雅·烝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毛诗》作“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孝经》所引之《诗》与《毛诗》异。而鲁韩诗“解”作“懈”。《说苑·立节篇》:“《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刘向世传鲁诗。宋范处义《逸斋诗补传》卷六:“《鲁诗》出于浮邱伯,以授楚元王交。刘向乃交之孙,其说盖本《鲁诗》。”宋代王应麟《诗考·后序》亦曰:“楚元王受诗于浮丘伯,向乃元王之孙,所述盖鲁诗也。”《韩诗外传》卷八《吴人伐楚章》亦引《诗》曰:“夙夜匪懈,以事一人。”《韩诗外传》卷八《齐崔杼弑庄公章》《孔子燕居章》引二句同。 《孝经·士章第五》引《小雅·小宛》“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毛诗》作“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孝经》所引之《诗》与《毛诗》异。而齐鲁韩诗“毋”作“无”。陈乔枞云:“《中论》说《诗》与东方生语,皆述鲁义。‘脊令’当作‘鹡鴒’,鲁诗之文亦然也。”《潜夫论·赞学篇》:“《诗》云:‘题彼鹡鴒,载飞载鸣。我日斯迈,而月斯征。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是以君子终日乾乾进德修业者,非直为传己而已也,盖乃思述祖考之令问而以显父母也。”《诗三家义集疏》认为王符所用之诗为鲁诗[4]695。《大戴礼·立孝篇》:“《诗》云:‘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韩诗外传》卷八引《诗》“我日斯迈”四句,皆作“无”。 《孝经·广至德章第十三》引《大雅·泂酌》“恺悌君子,民之父母。” 《毛诗》作“岂弟君子,民之父母”,《孝经》所引之《诗》与《毛诗》异。而鲁、韩诗“岂弟”作“恺悌”,齐或作“凯弟”。荀子《礼论》、贾谊《君道篇》《白虎通义·号篇》《说苑·政理篇》引“岂弟君子”二句,并作“恺悌”。《后汉·章帝纪》建初元年诏云:“恺悌君子,大雅所叹。”汉章帝亦学鲁诗。《韩诗外传》卷六、卷八均引“岂弟”作“恺悌”。齐或作“凯弟”者,《礼记·孔子闲居》《表记》《汉书·刑法志》引“凯弟君子”二句,作“凯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