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汉魏六朝五言诗“篇中转韵”现象之考察(3)

http://www.newdu.com 2019-05-09 《文学评论》2017年第6期 杜晓勤 参加讨论

    全篇分为五解,一解用平声韵(支韵),二解用平声(脂韵),三解用去声韵(咍皆合用),四解用入声韵(没韵),五解用平声韵(尤萧合用)。这些作品都是分解换了韵的。
    而曹植的《鼙舞歌五首·圣皇篇》(“圣皇应历数”)、《鼙舞歌五首·灵芝篇》(“灵芝生王地”)、《鼙舞歌五首·精微篇》(“精微烂金石”)、傅玄的《晋鼓吹曲二十二首·玄云》(“玄云起丘山”)、《晋鼓吹曲二十二首·伯益》(“伯益佐舜禹”)、《晋鼙舞歌五首·明君篇》(“明君御四海”)等6首,则是魏晋新创的雅舞歌辞或郊庙鼓吹曲辞,都具有史诗性质,有浓郁的乐舞叙事色彩,场景复杂,舞容缤纷,曲调多变,各场景之间,也都不同程度换了韵(36)。
    还有一些是诗人们新作的杂歌曲辞,如阮籍的《採薪者歌》(“日没不周西”)、傅玄的《挽歌》其三(“灵坐飞尘起”)、陆机的《庶人挽歌辞》其一(“死生各异方”)、《吴趋行》(“楚妃且勿叹”)、王献之的《桃叶歌三首》其一(“桃叶复桃叶”),杨羲的《云林右英夫人二十五首·右英吟》(“有心许斧子”)、《梦蓬莱四真人作诗四首·张诱世作》(“北游太漠外”)等。这些作品当是徒歌或者入乐演唱的,加上有的作品篇幅巨大,情思哀婉,韵随情异,也大多篇中换韵了。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魏晋时期还出现了几首长篇抒情言志诗,如繁钦的《定情诗》(“我出东门游”),陆机的《于承明作与弟士龙诗》(“牵世婴时网”)、《为周夫人赠车骑诗》(“碎碎织细练”)、《赴洛道中作诗二首》(“总辔登长路”)、《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诗》(“在昔蒙嘉运”),曹攄的《思友人诗》(“密云翳阳景”),枣腆的《赠石季伦诗》(“深蒙君子眷”),这些作品或感慨身世,或吐露友情,虽然不是乐府曲调,但在写法上则受到汉末蔡琰《悲愤诗》和《古诗十九首》的影响(傅玄的《青青河边草篇》亦可归入此类),篇幅较长,诗思缠绵悱恻,篇中多次换韵,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诚如前文统计数字所显示,魏晋时期五言诗中“篇中转韵”者所占比例,较之汉代已大为减少,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认为,这应该与魏晋时期乐府诗音乐体系的历史性转变有关。《宋书·乐志》云:“汉末大乱,众乐沦缺。”《晋书·乐志上》亦云:“汉自东京大乱,绝无金石之乐,乐章亡缺,不可复知。”虽然后来在杜夔等人的努力下,曹魏恢复了乐府官署,魏氏三祖也“自作乐府,被于管弦”,相和歌辞在魏晋宫廷音乐中得以部分延续。这也就是上文所列曹魏西晋尚存一些相和歌辞五言诗,且其中多有“篇中转韵”的历史原因。但是,“五胡乱华”、晋室南迁之后,这些相和旧曲迅速衰亡,无论是朝廷乐章,还是文士拟作,都渐渐消失了(37)。
    曹魏以后的文人拟汉乐府歌辞,一方面与音乐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文人徒诗更少配乐,就无所谓分“解”与不分“解”,这使得“篇中换韵”的一大动因消失了。另一方面,魏晋及之后文人拟汉乐府诗叙事性也越来越弱,场景、情节、感情都不太丰富了,韵与情随,情未大变,文人在创作时也就没有太多换韵的必要了。以汉魏古诗为艺术母体发展出来的五言古诗,在晋宋齐梁尤其是隋唐,基本上不再换韵,也可以由此得到部分解释了。
    与此相反的是,东晋则开始流行以吴歌西曲为主、多为五言四句的清商新声。此为东晋南朝五言乐府诗的大宗,但因音乐新特点的关系,绝少篇中换韵,这实际上也成为后来永明体五言诗一韵到底的一个深层原因。
    东晋兴起的吴歌西曲虽多为五言(亦有部分七言和杂言),但与汉乐府相和旧曲体制大异。它们篇幅短小,绝大多数四句,基本不换韵。东晋和齐梁陈文人的五言四句仿作,更少见“篇中转韵”者(38)。齐永明年间王融、谢朓、沈约等人提倡的“永明体”新体诗,在体制上正是仿效吴声西曲。谢朓云:“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南史·王筠传》引)沈约则提出“三易”说,认为作文(包括诗)当“易读诵”(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篇》引),都应受到吴歌西曲语言浅近、意境清新、曲调婉转、韵律谐畅等艺术体制的影响。他们在永明年间所作新体诗,无论篇幅长短,韵式均与吴歌相类,一韵到底。如,齐永明五年(487),诸人应竟陵王萧子良教共作《永明乐》歌辞,今存王融、谢朓各10首,沈约1首,均为五言四句体,无一转韵。永明五年(487),诸人又奉和竟陵王萧子良作《和竟陵王抄书》《奉和竟陵王药名》《奉和竟陵王县名》,现存王融、沈约之作共4首,篇幅虽然较长(1首18句,3首20句),但仍是永明体(永明句律合格率89.74%,永明联合格率51.28%),也都一韵到底。永明八年(490),沈约赋鼓吹曲名诗,诸人同赋,现存王融、谢朓、刘绘之作6首,均为五言八句,亦为永明体(永明句律合格率87.5%,永明联律合格率54.17%),同样是一韵到底。永明八年(490),诸人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诗,现存谢朓、虞炎、沈约、柳恽、萧子良、萧子隆之作6首,篇幅在10至14句之间,然亦为永明体(永明句律合格率85.71%,永明联律合格率60%),皆一韵到底。永明八九年间(490-491),诸人又同作杂咏诗20首,篇幅自4句至12句不等,亦为永明体,无“篇中转韵”者。永明九年(491),谢朓离京赴荆州,与诸人离别赋诗,现存8首,均为五言八句,亦属永明体,同样都是一韵到底。
    总之,齐梁之际,五言诗中“篇中转韵”之作所存无几(齐诗现存320首,其中“篇中转韵”8首,占2.5%。王融五言诗现存83首,“篇中转韵”3首,占3.64%。谢朓五言诗141首,“篇中转韵”1首,占0.71%。沈约五言诗现存156首,“篇中转韵”者5首,占3.21%),“永明体”中更是未见。主要原因应该是,促使“篇中转韵”的旧音乐体系(汉乐府相和歌)此时已然不存;而新产生和流行的音乐体系(吴歌西曲等清商新声)因曲辞体制短小,很少“篇中转韵”,所以齐梁以后的文人五言诗尤其是永明新体诗因受吴歌西曲的影响,也追求相近的艺术风格,遵循相同的韵式,也就不再在篇中换韵了。可以说,正是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导致“篇中转韵”之作在南朝五言诗中渐渐减少,齐永明以后的“新体诗”中更是绝迹。后来到初盛唐之际,在沈宋所确立的五言近体诗律中,“一韵到底”更成为定式,一直相沿至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