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评论 >

书写弱势儿童对亲情和尊严的渴望

http://www.newdu.com 2019-05-06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刘新球 参加讨论

    亲情源自家庭,可有些孩子从小就被家庭丢弃,这样的孩子对亲情又有着怎样的理解和渴望?这是徐玲在最新长篇小说《我想有个家》中书写的一个不同于一切家庭的亲情故事。该书依据大量真实素材真诚写作,为读者展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弱势群体——福利院的孤儿平日的生活原貌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男孩朝朝是福利院里为数不多的各方面都正常的孩子,很多人想领养朝朝,可朝朝哪儿也不去,他要等妈妈。他对源自家庭的亲情充满期待,坚信有一天妈妈会将他带回家。所以,每当有爱心人士在“爱心日”到福利院来献爱心和收养孩子的时候,朝朝总会想方设法逃避,他害怕被人看中,被人收养。直到有一天,期待彻底破灭了,他才试着去和陌生人一起生活。在一个又一个家庭的辗转中,朝朝被爱、被赋予希望,也被打击伤害,每一次辗转的结局都是以朝朝回到福利院而告终。
    徐玲一直致力于用文学挖掘美和营造美。一群被家庭抛弃的孩子,聚到了一起,成为福利院大家庭中的一员。福利院的老师对每一个孩子都不离不弃,福利院的林院长最大的心愿就是为每一个孩子找到家。妍妍、达明等一个个严重先天不足的孩子都被好心人收养。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让人在不幸中看到希望,在沉重中看到光亮,这些正是生活里最美的元素。朝朝的同伴达明特别希望被人收养,每当有爱心人士到福利院来挑选孩子时,达明就竭力表现,因为长得太丑,加上残疾,一直没人相中他。虽然达明一次次经受打击,但他依然对家充满了向往。
    徐玲将《我想有个家》归入了她的亲情小说系列,实际上作品书写的主题远大于亲情的范畴,作品通过超越血缘、超越家庭的亲情,歌颂了弱势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坚定向往。作为当代现实题材儿童文学的开创者,徐玲的目光总是定格在孩子身上,尤其是孩子中的弱势群体。在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弱势群体对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又有着怎样的向往,他们的向往又能否得到满足,《我想有个家》就率先对这样贴近生活、社会和时代的重大主题作了思考。这样的思考,通过一个福利院的孤儿对亲情与尊严的渴望进行了艺术的表达。虽然时代在大步迈进,但像福利院孤儿这样的弱势群体依然存在,要真实反映这个群体的生存状态,就必须有足够的生活体验。徐玲创设的15家公益书屋汇聚了一批爱心妈妈,徐玲和爱心妈妈一起,走进学校,与困境儿童结对,给予困境儿童温暖的鼓励。徐玲还多次以作家的身份,深入到福利院、托养中心等特殊机构。这些深刻的体验,自然而然地就融入了《我想有个家》的创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