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日藏稀见八股文集《一隅集》考论(2)

http://www.newdu.com 2019-03-0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陈维昭 参加讨论

    二、《一隅集》的主要内容
    日本內阁文库藏陆陇其《当湖先生评选先正制义一隅集》,共2册,清雍正十三年重刊本。旧藏者为昌平坂学问所。该书版高26cm,宽17cm,页9行,每行24字。首页有三枚印章:“书籍馆印”、“日本政府图书”、“浅草文库”。接着是“原序”,次为“凡例”、“目录”。
    该书卷首为初刻本陆陇其的原序,交代其编书的缘起和目的。他说:“曷言乎‘一隅’也?吾见人家子弟殚精弊神于时文中,积案盈箱,矻矻穷年。而一切经史皆不暇读,读亦不暇精。故择此数十篇授之,且为指点其浅深虚实、宾主反正、提挈照应之法,使其因此扩而充之,则时文之规矩尽是矣。此‘举一隅以三隅反’之意也,庶几有余力读天下应读之书,得从容讲究圣贤全学。”可以看出,在时文与经史、古文的关系中,陆陇其认为学习经史、古文无疑更为重要、更为根本。他以庖人治馔为喻,把时文比喻为最终出现在筵席上的佳馔,而一切经史则是用来制成佳馔的“粱肉山珍海错”。“庖中无粱肉山珍海错而徒广收筵席之余馔珍而藏之,欲以此飨嘉宾,其不至臭秽不堪者几希。”所以应以提纲挈领之法尽量缩短学习时文的时间,以便腾出“余力”去研读经史、古文等“应读之书”,去全面深入理解圣贤之学。因而他这部《一隅集》的选文不是如“大题文府”、“小题文府”、“墨选汇编”之类的文山题海,而是以“举一反三”为宗旨。所举者精当,却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尤其是要揭示八股文的浅深虚实、宾主反正、提挈照应之法,度人以金针。他的任务就是“指示其烹饪之法,观一席而千万席可知”。
    选文精当,是这部八股文评本的一大特点。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即上册)选顾宪成等八股文30篇,下卷(即下册)选王鏊等58篇。全书编排不以时间顺序为先后,而是根据内容上的代表性而进行。
    该书选文,始于正统年间的岳正,成化间的章懋、王鏊,终于崇祯间的宋学显、黄淳耀。选文最多的是王鏊7篇,顾宪成5篇,唐顺之、冯梦祯、许獬各4篇,瞿景淳、邓以赞、王思任、李继贞各3篇。陆陇其并不偏重于哪一朝代、哪种类型,而是选择明代各个历史时段的时文典范加以评析。杨起元、汤显祖这一类颇具争议的八股文家并未入选。而大名鼎鼎的“江右四家”,除艾南英一篇入选之外,章世纯、罗万藻、陈际泰均榜上无名,张溥、陈子龙也未能入选。在入选的诸家中,有被高嵣评为“竞尚圆熟,日趋凌驾”的邓以赞、冯梦祯、李廷机和“以排叠凌促为工”的许獬(同安)。当然,陆陇其的着眼点主要在于此数人制义中之“义法”可取者。在谈到王鏊《此谓惟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一文时,陆陇其说:“或疑将书中字面反覆串插,此万历中年以来所谓法脉也。其法盛于宣城汤霍林。其弊也丝绪繁而大义鲜,不畅发题理,而专究题字。”(18)陆陇其指出,并不是说串插题面的方法不好,而是关键看其是否阐明了义理。“苟串插而大义愈明,则何恶于串插乎?”(19)
    对所选八股文,陆陇其均施以夹批,标明开讲、各股和小结的位置。文后都有总评,总评的篇幅往往超过了正文,具体分析题型及各股的构成,揭示范文的突出特点,有时也指出范文的瑕疵。
    该书的“凡例”共列“先立志”、“务正学”、“崇小学”、“敦实学”、“尚实行”、“论文体”、“论篇章”、“论字句”、“论大结”等九条,可以视为一篇八股文话。
    苏洵说:“为将之道,当先治心。”(20)为文之道,同样当先治心。这是传统文化对待学习的基本理念。只是每一个人、每一种技艺学问、每一个流派对“心”的理解不同。陆陇其这篇凡例基本上沿袭了明代董其昌《举业蓓蕾》那种由“洗心”、“看书”、“记诵”到“作笔”的学习理路。后来的举业指南书多有采用这一学习理路者,如道光间的《举业渊源》(21)立“养心”、“立行”、“看书”、“学古”、“读本”、“行文”六则。
    但是陆陇其的“立志”、“正学”,又与董其昌的“洗心”有着本质的不同。董其昌崇尚阳明心学,视心之“灵光”为主宰。他说:“举子业妙在得窍,得窍则事半功倍,不得窍徒日夜疲神,无补尺寸。操觚之士,先须洗涤此心,树一基址,然后将此心求之《四书》本经,以寻其意脉,是谓栋梁。又将此心求之诸经、《性理》等书,以寻其梗概,是谓结构。又将此心求之于子、史、百家等书,以探其色泽,是谓涂垩。墨卷是个匠人,程文是个工师,动必禀奉遵依,而我方寸一点灵光,还是真主人翁。”(22)
    作为清初“尊朱辟王”思潮中的一员主将,陆陇其强调了理学的精神。“先立志”是强调士子读书应试,不是为了富贵,而应以圣贤自励。“务正学”则严申尊朱辟王之旨。他指出“士之志气卑靡者”的种种情形:“亦有志气卓然异于流俗,而不知学术有正派。或溺于词章记诵者有之,或入于虚无寂灭者有之,又或阳儒阴释,借孔孟之微言为佛老之藩篱者有之,千态万状。”心偏则学不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