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从“审美中心论”到“审美/非审美”矛盾论——童庆炳文化诗学话语的反思与拓展(4)

http://www.newdu.com 2018-11-07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 赵勇 参加讨论

    ①笔者这方面的相关文章有:《“文化诗学”的两个轮子——论童庆炳的“文化诗学”构想》,《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文化研究还是“文化诗学”——“童-陶之争”与文艺学学科的建设问题》,《文化与诗学》第五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9-102页;《谁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怎样做“文化研究”?与陶东风教授商榷》,《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等。
    ②参见田原:《筚路蓝缕,薪火相传:文化诗学三十年——“文化诗学与童庆炳先生学生思想研讨会”综述》,《学术评论》,2016年第6期。
    ③参见李春青、程正民、赵勇等:《中国“文化诗学”研究的来路与去向(专题座谈)》,《河北学刊》,2017年第2期。
    ④参见李春青:《论文化诗学与审美诗学的差异与关联》,《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⑤童庆炳、邹赞:《从“文化诗学”到“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童庆炳教授访谈》,《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9期。
    ⑥童庆炳:《我的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之旅》,《从审美诗学到文化诗学:童庆炳自选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6页。
    ⑦参见童庆炳:《文化诗学: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65-269页、128-134页、270页。
    ⑧“十三大”报告(1987)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此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被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赵紫阳:《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见《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6/65447/4526368.html.
    ⑨童庆炳、宋媛:《治学要讲究精神与方法——童庆炳先生与青年学者谈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⑩童庆炳:《文化诗学:理论与实践》,第269页。
    (11)童庆炳虽然强调他所倡导的文化诗学与格林布拉特的文化诗学并不相同,但对于新历史主义的重要主张“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他还是持赞赏态度的。他不仅对这句名言做了详细解读,而且认为“美国的‘文化诗学’仍然有许多学术养分值得我们吸收”。参见童庆炳:《文化诗学:理论与实践》,第120-121页。
    (12)童庆炳、吴子林:《从“审美诗学”到“文化诗学”——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先生访谈》,见童庆炳:《审美及其生成机制新探·代序》,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8页。
    (13)参见童庆炳:《我的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之旅》,见《从审美诗学到文化诗学:童庆炳自选集》,第3页、第5页;童庆炳、黄春燕:《诗意人生,诗性守望——童庆炳先生访谈录》,见童庆炳:《文学审美论的自觉——文学特征问题新探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在《文学审美论的自觉》一书的后记中,童庆炳说:“我对‘审美’的理解深受法国狄德罗的‘美在关系说’和我的老师‘美在评价说’的影响,与当前流行的美学观点不同。”见该书第398页。
    (14)参见童庆炳:《又见远山又见远山:童庆炳散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第284-288页。
    (15)《童庆炳文集·〈文心雕龙〉三十说》第七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45-446页。
    (16)参见《又见远山又见远山:童庆炳散文集》,第157页。
    (17)童庆炳:《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和文学批评会消失吗?与美国加州大学希利斯·米勒先生对话》,见《童庆炳文集·文学创作问题六章》第六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79页。
    (18)童庆炳:《文艺学边界三题》,见《文化诗学的理论与实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61页、62页。
    (19)童庆炳:《文艺学边界应当如何移动》,童庆炳:《文化诗学的理论与实践》,第51页。
    (20)李春青教授指出:文化研究模式的倡导者作为后起之秀,“如何摆脱压制,获得言说的权威地位,乃是梦寐以求的事情”。于是另起炉灶,颠覆师辈的话语系统就成为其重要策略。张婷婷教授记录道:“前辈学者钱中文先生在《交叉与融通:文艺学学科建设2005高峰论坛》上做主题发言之余,指出了子辈学者要‘弑父’,要剥夺父辈学者话语权的问题。”参见李春青:《关于“文学理论边界”之争的多维解读》,《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张婷婷:《文艺学“边界”论争之我见》,《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5期。
    (21)[美]J.希利斯·米勒:《土著与数码冲浪者:米勒中国演讲集》,易晓明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2页。
    (22)童庆炳:《文化诗学:理论与实践》,第98页。
    (23)童庆炳:《文化诗学的理论与实践·后记》,第273页。
    (24)谈到“介入”时,童庆炳引用了萨特的相关论述。参见《文化诗学:理论与实践》,第270页。
    (25)“第二次天真”是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说法,童庆炳对其解释道:已经社会化的成人只有获得“第二次天真”之后,才“可能在更高的层次上恢复童心,以质朴的、率直的、自由的、诗意的眼睛去面对世界,这时世界就像最初展现在儿童面前一样,充满神奇,充满诗一般的色彩和声音,世界这才会听你调遣。”《又见远山又见远山——童庆炳散文集》,第282页。
    (26)See Simon During,"Introduction," in The Cultural Studies Reader,ed.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p.2.
    (27)[美]理查德·罗蒂:《哲学、文学和政治》,黄宗英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117页。
    (28)[英]布莱恩·麦基编:《思想家》,周穗明、翁寒松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72—73页。有关马尔库塞建构“审美乌托邦”的心路历程,笔者曾有详细分析,可参考。参见赵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7—306页。
    (29)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30)李春青:《论文化诗学与审美诗学的差异与关联》,《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31)童庆炳:《旧梦与远山》,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67页、197—198页、157—158页。
    (32)朱竞编著:《世纪印象——百名学者论中国文化》(上),北京:华龄出版社,2003年版,第152页、155页。
    (33)参见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第130—132页;童庆炳:《文化诗学的理论与实践》,第159—170页。
    (34)童庆炳:《旧梦与远山》,第135页。
    (35)童庆炳:《旧梦与远山》,第221页。
    (36)童庆炳曾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对“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做过解读,认为“它规定了艺术情感的快适度”,“是精辟而独到的”。见《童庆炳文集·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第八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82—88页。
    (37)童庆炳:《审美及其生成机制新探》,第21页、22—23页。
    (38)[英]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商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6页。根据原文有改动。Terry Eagleton,After Theory,New York:Basic Books,2003,pp.4—5.
    (39)参见[美]J.希利斯·米勒:《土著与数码冲浪者:米勒中国演讲集》,第92页。
    (40)郭宝亮:《王蒙小说文体研究·序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41)朵渔:《颈子高昂,迎向那道光——回答时宁的十二个问题》,公众号《追蝴蝶》,2017年7月31日。
    (42)王志耕:《忆念庆炳吾师》,见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编:《木铎千里童心永在:童庆炳先生追思录》(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558页。
    (43)童庆炳:《文化诗学:理论与实践》,第339页。
    (44)[美]斯蒂芬·格林布莱特:《〈文艺复兴自我造型〉导论》,赵一凡译,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论》编辑委员会编:《文艺学和新历史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80页。
    (45)[美]查尔斯·E·布莱斯勒:《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导论》,赵勇、李莎、常培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34页。
    (46)[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傅德根、麦永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7页。根据原文有改动。Terry Eagleton,The Ideology of the Aesthetic,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1990,p.28.
    (47)Theodor W.Adorno,Aesthetic Theory,trans.Robert Hullot-Kentor,London:The Athlone Press,1997,p.110.
    (48)[德]W·海森堡:《严密自然科学基础近年来的变化》,《海森堡论文选》翻译组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136页。童庆炳:《艺术创作与审美心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49)[德]T.W.阿多诺:《道德哲学的问题》,谢地坤、王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2—33页、182页、183—184页。
    (50)参见金惠敏:《积极受众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版,第86—87页。
    (51)[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7页。
    (52)赵勇:《关于文化研究的历史考察及其反思》,原载《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参见赵勇:《法兰克福学派内外: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40页。
    (53)赵勇:《在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之间——对一种新的研究范式的期待》,《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54)童庆炳:《文化诗学:理论与实践》,第380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