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试论汉语中的“诗语”(4)

http://www.newdu.com 2018-09-27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 谢思炜 参加讨论

    注释:
    ①原文作grandiose,elevated,and unfamiliar language,supposedly the prerogative of poetry but not of prose,见http://www.britannica.com/bps/search? query=poetic+diction。笔者在1993年、1998年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没有查到这段话,应是印刷版未包括的内容。
    ②亚里士多德:《诗学》第二十二章,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77页。
    ③据在线版《牛津英语词典》(http://www.oed.com/)检索显示,在词语用法中标示poetic and literary的结果共有4862个;其中标示poet.或…or/and poet.,chiefly poet.的结果共1944个。
    ④参见李逵六:《德语文体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第149页。
    ⑤参见王文融编著:《法语文体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6、40页。
    ⑥参见吕莉:《“白雪”入歌源流考》,《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日本永正十年(1513)由宗祇弟子、连歌师宗硕编集了名为《藻塩草》的大型歌语辞典,京都国立博物馆藏“手鑑《藻塩草》”为指定国宝。岩波书店1964年发行的《日本古典文学大系》别卷1《日本古典文学大系索引》包括“和歌·俳句·歌语索引”。
    ⑦陈廷焯:《自雨斋词话》卷五,唐圭璋编:《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904页。陈氏所指,可能如王应奎《柳南随笔》所言:“王实甫《西厢记》、汤若士《还魂记》,词曲之最工者也。而作诗者入一言半句于篇中,即为不雅,犹时文之不可入古文也。冯定远尝言之,最为有见。”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0页。当然,古人的这些说法比较笼统,也包含了句式、虚词的使用等方面。
    ⑧“该项目在完成整理《全唐诗》、宋代名家诗语料(计640多万字)的基础上,运用计算语言学的方法,建立了古诗多字词词典(计41732条)。开发了古诗词切分软件,对640多万字的语料进行了切分,并对多字词的词性进行了标注。在此基础上从多个角度提取了相应的字频、词频等统计信息。”见《“古诗计算机辅助研究系统及应用”鉴定意见》,《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第2期。
    ⑨罗凤珠:《试论引用资讯科技作为诗学研究辅助工具的发展方向与建构方法》,罗凤珠主编:《语言,文学与资讯》,新竹:“国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35页。
    ⑩参见任远:《古代词藻成语典故之总集——<佩文韵府>》,《辞书研究》1985年第6期。对比之下,《汉语大词典》所收复音词只有375000个左右。
    (11)中国传统辞书尚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词汇概念,绝大部分都属于字典。现代新编纂的词典只收所谓“词典词”,遵循两条不成文原则:(1)两个字以上的组合能“见字明义”的即使是词也不收;(2)在一般情况下被视为是自由组合的语言单位,如果有引申或比喻义的可以算是词,而没有引申和比喻义的不算是词或不收入词典,如“蓝天、白云、挑水、煮饭、松树、柳树”等。这是因为词典编纂者凭其“字感”或古汉语的“词感”行事,有认“字”“从分不从合”的习惯。见胡明扬:《说“词语”》,《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3期。这种词典虽有切合现实应用之便,但在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中却遭遇困难,计算语言学不得不另外编制《分词词表》。参见刘开瑛:《中文文本自动分词和标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44页。《佩文韵府》显然与上述词典不同,按词典学分类接近于所谓资料性词典。资料性词典如《牛津英语词典》增订版编者所说,目的在“收集所有在下一世纪将被阅读的文学作品中所使用的词”。《佩文韵府》的收词范围庶几与此接近(当然,此外还有大量它本来就不想覆盖的领域的词汇)。
    (12)参见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83页。
    (13)张玉书等编:《佩文韵府》下平声一先,上海:上海古籍书店影印万有文库本,1983年,第726页。
    (14)《汉语大词典》所收尾字为“鸢”的词条共12个:鸱鸢、跕鸢、雕鸢、断鸢、飞鸢、风鸢、木鸢、鸣鸢、乌鸢、枭鸢、鱼鸢、纸鸢。与《佩文韵府》相比,未收的除两个专有名称外,还有动宾式的射鸢、没鸢,以及晴鸢、冻鸢等诗词用语。
    (15)据统计,在总共30127个汉字中,排序为No.04179,在接近八亿字次的语料中共出现9406次。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编:《古籍汉字字频统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69页。
    (16)如“天”字下正集收两字目词88个,增补291个。
    (17)例如“胡”,据学者考证,是外来语。但在魏晋以后文人使用中,没有人意识到它是外来语词。佛教语词尽管大量出现于文人诗歌中,但始终保持其异质性,和出现于语言材料中的其他专门领域词汇类同。
    (18)《诗学》第二十一章:“借用字指外地使用的字。”罗念生注释:“借用字包括外国字、方言字和古字(即废字)。”亚里士多德:《诗学》,第72-73页。在汉语诗歌中只有有意借用方言词的情况。
    (19)郭锡良统计《诗经》中全部叠音词为353个,并认为全部是形容词,见《先秦汉语构词法的发展》,《第一届国际先秦汉语语法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向熹认为《诗经》重言词(叠音词)中有个别为名词(计1个)和动词(计5个),见所著:《<诗经>语文论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51-53页。钱宗武统计今文《尚书》中的叠音词有34个,其中形容词21个,见所著:《今文<尚书>词汇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24页。其他学者的统计稍有出入。王秀丽调查了金文中40例叠音词语,见《金文叠音词语探析》,《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
    (20)如胡敕瑞调查《论衡》中东汉时期新产生的联绵词:敝裂、斥落、雍容、笼总、陆落,见《<论衡>与东汉佛典词语比较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程湘清调查《世说新语》中魏晋时期新产生的联绵词:狼抗、历落、茗艼、突兀,见《魏晋南北朝汉语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周俊勋调查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联绵词:渤潏、迟回、瓠蓠、狼藉、砰磕等,见《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词汇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
    (21)苏轼《雨中过舒教授》:“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浏浏”最早见《楚辞·九辩》,“浏浏”与“遛遛”是否有关联,还有待考证。遛遛又写作溜溜,又可用在形容词后,如“酸溜溜”“灰溜溜”。
    (22)“明月”在先秦文献中的更多用例是指“明月之珠”,由比喻变成专名,是一种借代。
    (23)梁王筠(一作吴均)《和卫尉新喻侯巡城口号》:“天清明月亮。”可能是最早出现的这一组合。
    (24)与“落日”搭配形式相同的还有落叶、落雁、落鹜等。类似的有不及物动词“飞”修饰名词:飞鸟、飞鸿等。
    (25)谢惠连《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落日隐櫩楹,升月照帘栊。”“升月”与“落日”对言,但未能凝固成词,几无袭用者。
    (26)《说文解字》:“色,颜气也。”《淮南子·时则训》:“察物色。”
    (27)与清风含义接近的是breeze,但却是与wind不同的另一个词。
    (28)此项统计排除了《全唐诗》中的重出诗因素,但未排除该书所包含的唐五代词以及可能误收的非唐人诗。明月作为专有名词(明月峡)时也被排除。
    (29)《新唐书》删除了各类文章,更适宜作比较。
    (30)《历志》引“国语”。
    (31)卷一五一斛律光事引谣言,斛律光字明月,谣言覆射其字。
    (32)《汉语大词典》四词均收入。《现代汉语词典》收除“明月”外的其他三词,可见现代汉语也承认它们是通用词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