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文盛,男,1978年生,山西文学院专业作家,迄今发表文学作品300万字。散文集《失踪者的旅行》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10年卷”。另出版散文集《你往哪里去》、小说集《在危崖上》六部。2012年以来,创作有多卷本长篇散文《主观书》(六卷,70万字),现正陆续出版中。获2007-2009赵树理文学奖·新人奖首奖、山西文艺评论奖一等奖、《诗歌月刊》特等奖、安徽文学奖·散文类主奖、黄河小说奖、林语堂散文奖等。曾为太原市青年学科带头人,现为山西省委宣传部“四个一批”人才。目前就读于鲁迅文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合办的文学创作方向硕士研究生班。 我曾经迷恋那种布满了“南方才气”的“灿烂华章”,因为在我的整个身心中,向来缺乏“通向日常之物的绚烂”,即我无法以过多的世象承载我的“表达”,所以在后来,我才选择了《主观书》这样“枯燥到了极点”的书写。换句话说,求思辨和识认的《主观书》系列作品,正是我的思维“匮乏”的产物。 何谓《主观书》?我设想如此:100万字的“断章”“文字的碎片”“长篇箴言”“寓言”“简短的故事集”“诗”的杂糅体。 《主观书》的创作,始自2012年10月28日。迄今,6个年头马上过去了,这部融合了我的“全部思考的妄念”的作品已经完成了六卷书,分别是:《我一无所是》《为燃烧的烈火》《痴迷者的迟缓》《变形的灵魂》《之在曲》《主观书笔记》,其总体规模达到了70万字。 在《主观书》起笔之初,我至少已经书写并发表了2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这其中,就包括收录在散文集《失踪者的旅行》(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10年卷”)中近20万字的多个散文系列。我大约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编辑这部书。正是通过这一个月充满了内心煎熬的劳作,我才开始真正地意识到了我的创作“一无所是”。那些曾经充斥在我内心的种种想法在编辑此书的过程中一一消解,终于变成了不可觅迹的满地灰烬。 《主观书》之前,我的确写过一些完整性的篇章。不是微言大义,但觉行文慨然,可以叙事滔滔,可以论说滔滔,而在骨子里,我却以为自己正在走入一种限定性,正在与无数的他人混同为一人(面向日常生活和历史,强调叙事性和行文的中介,铺陈和承载)。在我的一些注加了“细节”(追求血肉丰满)的,近万字,甚至万字以上的篇章中,我试验过这种书写的完整性。但结论是,它使我通向了被拘束和不自由。 所以,到《主观书》(尤其是最近的两卷书:《变形的灵魂》《之在曲》)这里,我的表达才达到了真正的虔诚如一。有些文字是胡言乱语的产物,有些文字是思维迷茫的产物,当然,更多的部分,出自我“思维的集中”,它的确是我在“灵感高涨”时的产物。如此一来,我似乎窥到了让书写达于“枯燥和单调”中的“云蒸霞蔚”之状的一个门径。《主观书》也慢慢地有了另一种色彩斑斓的绚烂之感。(可嘲讽的,可反对的!) 在长篇箴言《主观书:孤帆远影》中,我曾经郑重地写下:“我最想在作家身上发现的,是那种不苟同的才华,它恰恰是一个创作者真正的创造力所在。它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审美的独特的才华,具有让我们屏息静听的奇异和陌生性。它不一定需要铺排,但一定有着可以让我们感应到的方向性和所指。它可能不是以我们望向窗外时的那种浩瀚和空茫的目光切入,但它的即便是细小的观察力量也让我们震惊。通过这种观察,我们能够探测到生活底部的碎石,这是一种客观的,乐于与我们共存于宇宙中的碎石。或许这样来表述是正确的:它以碎石作为支撑使我们意识到了一种硬度的发生,而这种硬度,正是艺术并不单纯,而是传统和顺滑的引力的象征。” 我的书写,于是开始有了新的“拘执”。我把另外的书写法则弃之如敝屣。那曾经被我所质疑,“心怀揣测”的散乱与破碎因为其强烈的爆发力受到了我前所未有的青睐。但“灵感的集中和虔诚的表述”可以成为常态吗?结论是否定的。因此,无可回避地,没有爆发力的生活和极度渴求爆发力的写作之间产生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矛盾。换句话说,在《主观书》的书写已经开始向着“风格化”奋力迈进的当口,我再度走上了一条不得不怀顾不可不瞻望的犹疑之路。 6年来,《主观书》秉承的是佩索阿、尼采、巴塔耶、本雅明的《单行道》、罗扎诺夫、卡夫卡日记、齐奥朗、昌耀不分行的诗、我母亲的无穷絮语的思考路径,或许正因为它太过于强调思考性了,所以会产生无处不在的“思考的裂痕”——因此,即便在作者如我看来,《主观书》的未来也充满各种变数。它风格的犹疑和新的生成,正隐藏在我们无所不在的“灵魂裂石般”的命运之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