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的方法因人而异。自古以来,虽然不乏“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这样的天才偶得、立马可待之作,但更多青史留名的经典作品,大多都凝聚着“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精神。正如曹雪芹在《自题》中谈到《红楼梦》的写作所说:“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种对作品精耕细作、甚至用生命去创作的品格,值得当下艺术创作者去秉持和坚守。 在小说、绘画等个体独立创作的艺术作品中,创作者的主观意识能得到较大限度的发挥。而戏曲、歌剧、舞剧、话剧等舞台艺术,融合了表演、服饰、化装、道具、灯光、布景等多种艺术门类,它们既要自成体系、各自精彩,又要彼此协调、融会贯通,层次丰富、头绪多元,运作复杂。一台优质的舞台剧表面看去行云流水,起承转合连贯自如,实则需要多种艺术门类如齿轮啮合般精密准确地配合运转,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的小小瑕疵,都会影响整部剧的成色,尤其是撷取传统文化之精华而编著的历史剧目,细微到一句与史实相关的台词、一个扮相、一支帽翎,都须与历史典籍仔细对照核实。也正因为此,舞台艺术更需群策群力,一点一滴修缮漏洞,打磨圆融。 近日,国家艺术基金为2018年度滚动资助项目召集了专家研讨会。这些滚动资助项目主题丰富、剧种多元:由上海歌剧院出品的讲述人民音乐家聂耳与左翼戏剧家田汉共同创作《义勇军进行曲》背后故事的大型音乐剧《国之当歌》,中国人用外国语言讲外国故事、上海芭蕾舞团出品的世界名作芭蕾舞剧《哈姆雷特》,演绎武训乞讨办学史实、上海淮剧团出品的淮剧《武训先生》,弘扬爱国情怀与清正风气、绍兴小百花越剧艺术传习中心出品的越剧《屈原》,再现民族实业家家国情怀、江苏南通艺术剧院创排的话剧《张謇》……每一部都是经过专家群严密思考、反复论证之后,从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本身已经具备经典之作的深厚基础,也都经受了市场与口碑的双重考验。 虽然项目主体及项目类型迥异,但在演出中饱听专家建议及群众反馈,不断对作品进行微调甚至大调,使其在反复打磨、精雕细琢中臻于完善,是这些剧目的共同特点。以“七年磨一剑”的音乐剧《国之当歌》为例,据上海歌剧院副院长、剧目主创李瑞祥介绍,该剧自从2011年创排、2012年公演以来,在全国各地上演130余场,不仅在各大剧院演出,也组织全国巡演、应邀出国演出、下基层进社区演出,所演之处,无不群情激越,引发了民众火热的爱国之情。为了达到“接地气、求真实、亲民众”,在不断的演出中,剧本和演出效果逐渐完善,甚至为了精益求精,曾经“改得面目全非”。“在制作和演出当中对艺术标准有精致、精湛的要求,对任何瑕疵零容忍。到现在我们都有一个习惯,包括我在内,每一次演出必须坐在下面记录,每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必须现场下来立刻解决,下一场决不允许再犯……只有这样不断加油努力,才能保持高超的艺术水准。”同时,为了适应不同的演出环境,也发展出交响乐团伴奏的剧场版、巡演版以及小型的校园版等不同的演出版本。“这部剧就像孩子一样,看着他一步步成长起来。”怀着对作品如骨血般的爱,“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钻研精神,“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的文艺担当,在持久的淬炼中,《国之当歌》不仅赢得了群众的心,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达到了社会效益与市场效益双丰收。 即便如此,依然还有提升的空间,艺术之路是无止境的。面对这些已经成绩斐然的优秀作品,专家们在肯定其优异之处的同时,也在表演、舞美、唱腔,甚至演员一个眼神、一个身段、一个唱词等各个方面“鸡蛋里头挑骨头”。在滚动资助项目实施的第三年,国家艺术基金把工作重心放在剧目的“改”上,聚焦于改、以改为主,坚持“两改两演”,“目标要细,责任要细,措施要细”,集中多方力量,以工匠精神去雕琢、去打磨,使它们在艺术修为上化境入微、渐成高峰,真正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能在舞台上立起来、在人民心中留下来、为子孙后代传下去的经典之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