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文学院胡海教授(作者供图)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将哲学、政治、经济关联起来的研究,亦包含了深刻的美学思想。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家从中提炼出“劳动创造了美”、“自然的人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等一系列命题。这些命题围绕重视劳动者自我实现、在劳动过程中发挥审美意识、发展审美能力的理念,综合运用多种尺度的审美创造方法等展开论述。这一理念和方法对于新时代不断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指导性意义。本文将在解说以上命题的基础上,说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新时代意义所在。 一、劳动创造了美与劳动过程的审美性 马克思所谓“劳动”是指社会劳动。马克思强调人的类本质,也就是社会性,这意味着人类的劳动经验以及劳动过程形成的审美经验可以交流、汇集进而传播、传承。“劳动创造了美”指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劳动产品的审美因素不断增加,并出现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具体可从两方面来认识: 其一,人在劳动过程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同时也改造了自身,除了积累经验、知识,还留下了许多与情绪、感觉相关联的记忆或印象,构成审美心理积淀,或者形成具有特定美感的身体记忆。身体美感和审美心理积淀使得人自然而然地喜欢某些产品或自然物,喜欢某些行为或事件,这些对象都打上了人的主观精神烙印,成为审美意象。各种审美意象在人的头脑中综合并派生出更多新的意象。于是艺术创造不仅不断从实践中获取情感源泉和新的物象,其本身也是创新创意资源。 其二,劳动创造了美隐含了一个重要观点:劳动过程具有审美成分。劳动者按照自己的设想或者理想去劳动,期待自己满意和愉悦的劳动结果,期待被肯定,也就是实现自己意志和自我价值。劳动过程充满审美性,从而得到理想结果印证并强化了这种憧憬的愉悦,这种愉悦将贯穿下一个劳动过程。因此,劳动是主体意志的外化、表现或者对象化,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是自我满意和令人满意的双重喜悦。马克思说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正是因为这种自我实现的期待,劳动过程中的充实与愉悦,以及结果与过程的互相印证,获得期待与获得感互相印证带来精神满足的倍增。 马克思所批判的劳动异化,正是与劳动过程具有审美性相悖的:劳动首先是具有功利性的,人们在工作时很容易忘却审美目的,片面追求结果,追求利益;特权阶级、地主和资本更会为了利益把人当成工具。马克思指出,人的劳作目的不同于动物之处在于,人的要求比动物更多,在生理需求之外有更多精神需求。如果劳动成果分配不公,劳动者不能拥有获得感,劳动过程不具有期待和憧憬的快乐,劳动结果没有自我实现和被认同的喜悦,那么这就是劳动异化。唯利是图者失去了审美眼光和心灵,陷入人为物役的境地,这种个体层面的劳动异化,往往是社会原因造成的贫穷后遗症,不能简单批判,不能单纯从个人观念革新着手解决,而是要从社会改革着手解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