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学表意性与自然性的关联 在形式上,汉字模拟自然万物,并以之为基础,发展出一种独特的语言系统。看似复杂的表意体系,实际上却对应自然万物的基本形态,抽象的语言符号毫无阻隔地展现自然的本真风貌。在这一点上,汉语的表意性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似乎具有某种“先天”的联系。这个特点使得汉语文学更容易被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所接受,形成世界性。 鲁枢元在其《汉字“风”的语义场与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精神》一文中探讨了汉字的表意性与自然之间的内在关系。他认为,从语义的角度来说,“风”字具有自然、社会、艺术以及人格等多个层面的内涵,其中,自然意义被摆在了第一位。在中国文学作品中,传世经典往往是模拟自然或是以自然来摹写人事的篇章。曹植的《洛神赋》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惊世的女神,所写对象宛若立在目前,其中大量的比拟都是用自然物来形容人,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在曹植看来,只有自然物才是最美的,能够同这些自然物比肩的人才具有最值得称道的美。诗人不自觉地将人比作自然物,每当灵感被触发,自然就会在诗人心中升腾起来,瞬间转化为“活”的文字。 这种接近自然的文学更具有世界性。不同民族集体潜意识中基本的共性就是与自然的关联,语言文学必定反映特定民族对自然和自我的理解。文学家正是在集体性精神的影响下进行写作的,他能够感知自然的原始力量,并将其转化为生动的文字。几乎没有人能够跳脱自然影响下的集体无意识的控制,而且,作家也乐于在自然的迷狂中寻找灵感。汉字将作家的愿望与自然精神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个字就是一朵花、一棵树、一片湖水或是一座山峰,作家既是在写作,也是在绘画。这样的意境恐怕只有在以表意为要旨的汉语写作中才会出现。 汉语复杂的表意性特征决定了中国文学具有生动的直观性、绵长的集体历史性和丰沛的自然性,中国文学也因此符合自然影响下的人类集体潜意识精神的需要。由表意性文字组成的文学作品不需要通过抽象的思辨来实现人与自然的沟通,形象化的语言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表意性的语言既能够起到传承民族历史的作用,同时也是沟通民族集体心灵与宇宙自然之间的桥梁。通过形象化的写作,心灵回归自然,实现人与自然万物的通融。表意性语言赋予中国文学强大的内在生命力,它从厚重的历史中汲取养分,又反哺于后世,使其在世界文学史上始终绽放独特的光芒。 (本文系2017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文论元范畴的跨文化译介研究”(2017SJB168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常州工学院教育与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