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专题·人物篇】申纪兰“拜师”吴仁宝

http://www.newdu.com 2018-05-08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专题·人物篇】申纪兰“拜师”吴仁宝
    下面我们看到的内容,来自赵泽琨在1993年的一篇新闻报道,文章记录了他当年在全国两会期间,促成两位全国人大代表相见的故事,他们一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从不缺席的老代表申纪兰,一位是改革开放后带领农民勤劳致富的新典型华西村的老书记吴仁宝。当这两个农民代表两双粗糙的大手握在一起时,他们的会面就成了一个有意义的新闻。
    为什么会促成这次相见
    在山西代表团,我和李永生在采访有“活化石”之称的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时,知道她很羡慕“天下第一村”(即江苏省华西村)的吴仁宝,很想见吴仁宝,也想了解华西村是如何成为“天下第一村”的。我们便联系江苏来的全国人大代表吴仁宝同志,向他说明申纪兰想当面学习的想法,他很愿意。于是在1993年3月19日中午,我们开车拉着申纪兰,由北京京西宾馆山西团驻地到万寿路中组部招待所江苏团驻地,促成了他们相见。
    新闻报道原文:
    
    申纪兰
    像申纪兰这样,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八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屈指可数。
    这位来自山西平顺县西沟村的村民代表,描述起当年周恩来总理与她座谈时的情形,依然是这样记忆犹新,充满感情。
    这位全国劳动模范带领全村2000多人辛勤耕耘着1500多亩土地,给1.5万亩荒山栽上了松柏,让7000多亩苹果树投入生产,目的只有一个:“栽满树、修通路,搞好农业吃饱肚”。可全村人含辛茹苦干了几十年,人均收入每年只有600多元,想到这点,61岁的申纪兰感到十分内疚。
    这位当选了30多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农村妇女,从没像今年这样感到肩上担子沉重。面对难以捉摸的市场,申纪兰有些困惑。她一心想让全村过上幸福生活,也办过罐头厂、硅铁厂,可到头来,不是赚不到钱,就是关门停产。投入100多万元建起的硅铁厂,因为原材料涨价,出口受国际市场影响只好办办停停。经历了这样的磨炼,申纪兰切实感受到“闹市场跟栽树不一样”,不懂管理、信息不灵就是不成。
    作为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农村党支部副书记,申纪兰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开着小车到处要资金、跑项目的条件,可她另有打算。当中央电视台开播《华西村的故事》连续剧时,申纪兰被华西村党支部书记吴仁宝事迹感动得流出了热泪。当记者采访她时,她说一定要拜吴仁宝为老师。看到申纪兰为全村人奔小康的焦虑神情,1993年3月19日中午,本报两会新闻采访车专程把这位普通农村干部,由山西团驻地拉到江苏团驻地,申纪兰与吴仁宝见面了。
    不用寒暄,没有仪式,两位农村代表,自有一番质朴的感情共鸣。申纪兰说:“华西村搞得好,你就当我的老师了。”吴仁宝也不客气,爽快地说:“华西村经济发展是很迅速,交通工具的变化足以为证:20世纪70年代集体买卡车,农民买自行车;80年代集体买轿车,农民买摩托车;90年代集体买豪华卧车,农民买轿车。”吴仁宝说,告诉申纪兰这些的目的是让她解放思想,放开手脚,抓住机遇,发展经济。
    吴仁宝被申纪兰的真诚所打动,毅然收下这个“学生”,申纪兰高兴地说:“这就对了,谁经济搞得好,谁就是老师。”
    西沟村有的是劳动力、资源,缺的是技术、人才、资金。吴仁宝说我抽时间一定去西沟村走一趟,看能否搞些联营。他也邀请申纪兰带几个人去华西村看看。下午,还要参加讨论,申纪兰急匆匆上了车。记者高兴地祝福她与华西村联营成功。
    ◆ ◆ ◆ ◆
    延伸阅读
    吴仁宝有“三不原则”
    ◆ ◆ ◆ ◆
    
    吴仁宝
    常言道:人生七十古来稀。
     
    吴仁宝却宣称:“干到八十,活到一百”,从这里向人生的更高境界冲刺。
     
    此刻,吴仁宝就在我们面前。他精辟的语言,敏捷的思维,顽强务实的作风,积极稳妥的设想,以及硬朗的身体,使我们有理由和他一样自信,并对华西村的未来充满希望。
     
    吴仁宝说:“年轻的时候,工作没有少做,但实效不多,经常有一种要捞回来的想法,否则,过去工作中的失误没机会弥补。”
     
    中国农村变革与发展的每一步历史,给华西这个千余人的村庄打下深深的烙印,也在吴仁宝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吴仁宝在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干了40年,他还当了5年的县委书记。回顾历史,吴仁宝总结:20世纪50年代的“听”,60年代的“顶”,70年代的“拼”,80年代的“醒”,实际上就是由不实事求是走向实事求是的过程。
     
    吴仁宝说:千难万难,坚持实事求是最难。但只要坚持实事求是,华西人自称有一种“三不倒”精神,那就是夸不倒,难不倒,吓不倒。
     
    进入20世纪90年代,华西村发展的步子更快,经济实力更强。1996年总产值达23亿元,利税3亿多元。1997年预计又有近20%的增长率。但华西人仍然在脚踏实地地埋头苦干。华西不搞负债经营。华西不炒房地产,华西不走脱离自己实际的路子。华西的产品不过分追求轰动,而是力求“三真”:说真话,卖真货,定真价。华西人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既无暴发户,也无贫困户,家家都是富裕户。华西人这样理解“两手抓”,既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华西人懂得为富要仁,不能只顾自己,要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如今已有两个“华西村”分别在宁夏和黑龙江落户。华西为欠发达地区培训了数以千计的干部。
     
    吴仁宝说:“华西村的经济形势,可以说既不是大好,也不是小好,而是一年更比一年好。”面对乡镇企业近年来所遇到的困境与挑战,吴仁宝同样保持着一种自信与冷静。他认为,20世纪70年代有人批它,没有“批杀”,80年代仍有很大的争议,没有“争杀”。但是对乡镇企业的发展不要过分吹捧,否则真有“捧杀”的可能。乡镇企业不能因为实力壮大了,就养成了自己的娇气,就把指标定得老高,搞虚假的一套;而是要继续艰苦奋斗,讲求实际。
     
    党的十五大召开后,吴仁宝在认真思考华西村的企业改制问题。企业改制没有统一的模式,股份制不可一哄而起,发展多种股份形式不能理解为搞私有化。从华西的实际情况看,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探索股份制,当时叫“合作股”,也叫“记账入股”,当初每股2000元,现在已增至人均股金8万元,翻了几十倍,极大地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发展。华西人是发展集体经济的受益者,也是股份制经济的受益者。
     
    走过七十年的人生路,吴仁宝的心里是踏实的。所思所想,所苦所累,为的是全村的百姓,为的是社会与大众。吴仁宝给自己定下个“三不原则”:一不住华西最好的房子,二不拿华西最高的工资,三不拿高额奖金。在今年所获得的众多奖励中,他独独偏爱“全国五好家庭”和“江苏省勤政廉政好干部”这两个称号。针对有人提出“华西村领导班子中吴仁宝的子女有好几名,是否有家族化管理倾向”的疑问,吴仁宝坦然作答:“如果我的子女去搞个体,利用我的职权、影响为自己挣钱,效果就更好吗?”
     
    吴仁宝说:“从做人来说,既不埋怨上一代,也不光靠下一代。我们要相信下一代,一定能一代胜过一代,但主要责任在我们这一代。”
    (以上内容摘编自《行进中的中国乡村—一位“三农”记者的视角》,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任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