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诗性审美特征 相对于中原区域的文化,江南文化注重主体诗性情怀的宣泄,具有柔婉、超越世俗功利束缚的诗性审美特征。江南诗性文化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对江南人的心理认知和审美追求具有深入影响。这在文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艺术审美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晋书·谢安传》云:谢安“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佛教传入江南,为了更好地传播,不得不去慢慢适应江南文化。另外,江南僧侣的译经和传播更会带上江南文化的烙印。因此,受江南诗性文化的影响,江南佛教也有去伦理化的诗性审美特征,主要是崇尚自然,超越功利。 魏晋时期,江南佛教玄学化,高僧和名士交往频繁,不少僧侣渐渐名士化。支遁在《八关斋诗三首序》中言:“余既乐野室之寂,又有掘约之怀,遂便独往。于是乃挥手送归,有望路之想。静拱虚房,悟外身之真;登山采药,集岩水之娱。”柳宗元也说过:“昔之桑门上首,好与贤士大夫游。晋宋以来有道林、道安、远法师、休上人,其所与游,则谢安石、王逸少、习凿齿、谢灵运、鲍照之徒,皆时之选。”支遁追求静谧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情调,推崇佛教教义,以求达到心灵解脱之境界。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支道林曾以玄理折服王羲之,所谓“理趣符《老》《庄》”。支道林等高僧的名士风范,呈现了江南佛教的诗性审美特质。 具有人间化特征 江南佛教自古以来信徒众多、流播广泛。许多江南佛教名寺建于闹市之中,与世俗生活联系紧密。笔者以为,江南佛教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人间化特征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江南“尚鬼好祀”的民俗风尚,使宗教人间化成为可能。江南文化自古有“信巫鬼,重淫祠”的习俗,这无疑为江南佛教在民间流播开创了非常有利的生存环境。其二,竺道生在江南第一个提出众生皆有佛性之说。他认为一切有情众生都有成佛的根因。这与儒家“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精神契合,为江南佛教走向人间化提供了契机。其三,江南禅宗兴盛。中国最早的禅法经典《安般守意经》是在江南流行开的,汉魏期间,安世高等名僧也已经在江南进行禅学活动。此后,天台宗、牛头禅在江南建立,推动了江南禅宗的兴起。慧能开创的南禅多佛教人间化思想。他认为,“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又云:“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且其修行方式推崇顿悟,所谓“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心,一悟即至佛地。”这种强调人人可成佛,而且可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用顿悟自觉至佛地的修持方式,大大降低了修佛成佛的难度,使得江南佛教从彼岸走向此岸。其四,江南居士禅盛行。梁启超指出:“东晋宋齐梁约二百余年间,北地多高僧,而南地多名居士也。”居士禅使得江南佛学走出神秘,走进人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