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发展缓慢的语篇语言学 语篇语言学在中国之所以发展缓慢,其原由固然很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三: 一是对祖宗遗产的冷漠。中国本是文章学大国,远在春秋战国之交的孔门四科中即设有“言语”一科。言语者,专攻言谈、论辩、外交、辞令等言语交际中的言辞运用,自然包括了口语与书面语两种形式。这些言辞运用应属真正意义上的语篇。孔子(前551一前479)提出语篇的标准是:“子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日: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夫子的“学而优则仕”,即“语而优则仕”、“文而优则仕”。汉末王充(公元27一约97)的《论衡》里,就有“经之有篇也,犹有章句。有章句也,犹有文字也。文字有意以立句,句有数以连章,章有体以成篇,篇则章句之大者也。”(郑奠、谭全基1980:44—45)经魏曹丕等阐发,汉语文章论的轮廓初露端倪;尾随的挚虞,则提精取粹,梳理出我国古代第一部文章学专著《文章流别志论》。《志论》以体为纲,论述了各体文章的特征、性质、源流和发展变化。与之配套的还有四十一卷的《文章流别集》,以佐理论参证①。逮及齐梁,先有陆机《文赋》,踵接刘勰《文心雕龙》。《文心》五十篇,系统地阐释了文章的本体论、写作论和阅读论,为汉语文章学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后历朝均有文章论经典问世。唐有刘知几《史通》,宋有陈骏《文则》、谢防得《文章轨范》、李涂《文章精义》、吕祖谦《古文关键》,元有倪士毅《作文要诀》、王构《修辞鉴衡》,洎明清有方以智《文章薪火》、唐彪《读书作文谱》、刘大樾《读书偶记》、章炳麟《国故论衡》、刘师培《文说》、《论谋篇之术》、刘熙载《文概》等,都是极重要的语篇典籍。历经两千多年磨砺,汉语的语篇研究,始终沿着汉魏诸贤所奠定的理论轨辙行进下来,在培养一代代文笔大家的同时,传递着中华语篇文典的精髓。西学东渐后,汉语语篇学也随之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无论是形式结构或言语形态都发生嬗变,值得圈点的是文化普及速度的加快,遗憾的是汉语整体的语文形态呈下降趋向。语文品位的下降,是国民语言素养整体水平低下的征兆。当代最早觉察到汉语颓势的是终生致力于语文研究和语文教育的张志公。志公先生在上世纪8O年代就积极倡导篇章教学,和者有张寿康等先贤。他们着力倡导继承传统,呼喊建立“汉语篇章学”。然刚刚起步,就受到“惟洋是从”大潮的冲击,涓涓细流终于敌不过“与国际接轨”的巨浪而败下阵来。一时间“主位与述位”、“指称与回指”、“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等话题占据了理论语场的主阵地。但语篇语言学之于社会语文生活和语文教育的影响几何,人们却很少思索。离开言语生活的语篇语言学发展缓慢,自在情理之中。 二是共性语言观所致。一个时期以来“语言观”一直为语言异质论者所推崇,而对多数语用者或语言教师却疏于思考。因而语篇语言学引入者们使用原语的范畴,以汉语释之是在必然。以西语的眼光来观察汉语的语篇事实,致使汉语语篇理论断层。本来汉语有成系统的语篇理论和范畴,且已为历史所证有效且实行之。二十世纪肇始,现代史上的国学大家,几乎都有与语篇学相关的著述,先后有刘师培(1907)、蔡元培(1916)、梁启超(1913)、陈望道(1922)、叶圣陶(1924)、龚自知(1925)、胡怀琛(1925)、夏丐尊(1926)、刘咸忻(1929)、傅东华(1934)、蒋伯潜和蒋祖怡(1942)、吕叔湘(1944)、郭绍虞(1946)等。其著述的共同点是:立足于汉语特质,从语文教育的实际出发,系统讲述和阐释汉语语篇的阅读、写作和欣赏机理。其理论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为语文教育服务。如陈望道(1922)的《作文法讲义》,开篇便推出了语篇理论结构的三大板块:构造、体制、美质。“构造”由词、句、段推到篇章。“体制”依旨趣分为五种:记载(相当于描写体)、记叙、解释(相当于说明体)、论辩和诱导(相当于抒情体)。“美质”是让人看了就明白的知识美质、看了会感动的感情美质和看了有兴趣的审美美质。可分别概括为明晰、遒劲和流畅。望道先生这里不仅总结了两千年来语篇研究的经验,也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明晰的学科构架,那就是:结构、语体、风格。所谓的语篇语言学,不管古代或现代,都必须有这三块②。顺此行进则道路必畅,逆此踯躅则必愈走愈蹇。 三是汉语特质对外来范畴的“抗拒”。汉语有别于世上任何一种语言,就拿语篇体系的研究范畴来说,西语的结构范畴,微观有:语音、语素、词、词组、小句、句子;宏观是主位、述位,话题、话题链,衔接、连贯,体裁、关联等。汉语的范畴,“结构”有:字、句、节、段、章、篇。篇有开头、主体、结尾,所谓“风头猪肚豹尾”“起承转合”之谓。“语体”有:记叙、说明、描写、议论和抒情,“风格”有:简约丰繁、刚健柔婉、平淡绚烂、严谨疏放等。(丁金国2009)新学引入者除胡曙中(2012)有功能语体的分类外,其余全无,更避开难度较大的风格论。可见,西语的那套概念范畴,在强势汉语语篇学面前,缺少当年语法学进人中国时的风采。究其原由很简单,中国已有的篇章学术传统强大,汉语已有的语篇体制、范畴和言语方式完全异于西语,汉语语篇的习用范畴是:立意、主题、题材、素材、结构、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照应、语脉、文脉、体式、体制、体性、格调等。 【全文阅读】语篇学的构建及其分析原则.pdf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