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关,庞大如钟摆式的从东部向中西部的人口大流动便开始了,逾30亿人次的春运,把家国乡愁牢牢地推到大众面前,我们得以每年一次可以细致甚微地观察这些群体,在两地之间,他们如何寻找固有的、失去的和可能的。如果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都如潮来潮去,汹涌而至,又悄无声息地离去,这些年得益于新媒体的声音渠道便利,以及青年学者、作家的高度自觉性,越来越多对乡村一线的观察在年关附近形成有力的文字传遍网络。当我回忆2017年的新闻报道历程时,浮现出的第一个感受便来自于此。 去年初我阅读了青年学者黄灯的新作《大地上的亲人》,这位博士生儿媳,在书中以丈夫家族中的亲戚为对象,探讨了几代打工者的生存状态和对农村问题的困惑。事实上,这个访谈系列她已经陆续进行了十年时间。我记得在采访她时首先问了两个问题,一个是面对亲戚群体,如何平衡情感与理性有效观察,一个是面对乡村问题,以什么样的立场去书写,她回答说,因为切身感受到他们卑微的悲伤,如果不去记录,那么既失去了在场者经验的见证性,从而也永远丧失了历史化的可能。而书写立场并非是虚构渲染,也并非以文学名义去消费,仅仅是知识分子的介入和缝合。这让我想起前年和另一位青年学者的采访对话,那也是一位博士生,因为写下《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而引发社交媒体广泛讨论的作者王磊光。通过阅读和采访,他们都给我一个相同的印象,那就是熟悉农村但并不陷于情感宣泄,受过人文学科训练但并不因知识而自负,追求真实但以真诚方式讲述。我一下子想到,这难道不是这个时代,对媒体人定位的一种更好形容吗? 从他们这样的非虚构写作者身上,不妨重新思考如今的新闻写作究竟为这个场域或时代提供了哪些价值。 让我产生上述联接的,还来自日常对欧美新作的关注,和往年一样对各个重要文学奖的关注、对知名作家和备受瞩目的新人新作的关注,时常让我感受到非虚构写作在欧美文坛所占据的重要地位,虽然很早之前便了解到作为非虚构写作的新闻写作在欧美写作教育系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是翻看一部分作家履历时,依然会被曾担任记者的身份而感到惊讶。或者说,这是在提醒我们的媒体人,从专业的新闻写作到职业的非虚构写作,贯通的问题仅仅来自媒体人如何看待和书写今天的新闻。新媒体时代,新闻之“新”,已经失去了时效乃至新意的优势,取而代之的则是深度发掘和一线观察,更重要的是,这个时代依然在为优秀的写作者提供平台,给予掌声,以及更灼热的注意力。 也因为媒体的互相瓦解再融合,媒体人这个身份也遭受了分解再凝聚的过程,当《时尚先生》杂志刊发一篇讲述太平洋轮船船员逃杀事件的特稿引发舆论关注时,许多媒体人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这篇特稿会出现在一本时尚杂志上。同样,我在《Lens视觉》上看到一篇采访京剧大师周信芳后代的稿子时,第一反应也是这样一篇不错的人物稿为何出现在了一本强调影像视觉的杂志上。大量的媒体人正分散在不同角落里,密密织造着另一种新闻真实。 基于阅读和学习心态,去年在新闻采写之余,找来了一些国外非虚构作品,像西蒙·蒙蒂菲奥里的《罗曼诺夫皇朝》、裴士锋的《天国之秋》、萨拉·罗斯的《茶叶大盗》、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合著的《巴黎烧了吗?》,他们中有的是传记作家,有的是新闻记者,写作对象无论是朝代还是事件,核心的主角仍然是人物,这些作品几乎就是扩张版的特稿,拥有海量资料的梳理吸收,拥有流畅的故事技巧,以及在真实的框架下进行有限的联想。它们与新闻报道最大的区别或许在于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直接面对采访对象与从资料中构建采访对象对最终成文有着决定性影响,特别是想象空间的大小。这使我想到在日常采访时,面对面交流或借助通讯手段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报道的质量。前者是否存在因现场的复杂环境或是出于礼节而自觉隐藏一些问题而选择更程式化的提问?后者又是否存在预判式的设置并缺乏即兴的互相刺激影响了问答质量?当我回看自己采访或是同行文章时,常常反思是否还存在更好的提问或是讲述方式,该如何避免让提问者和回答者陷入惯性思维或是戴上“面具”?于此又想起以书写“梁庄”系列知名的作家梁鸿,在看到许多乡土悲情式讲述时,所提醒的,“对于写作者来说,不是建构这些‘真实性’场景,而在于农民作为一个人的生活中、命运中,你如何更好的梳理历史和人关系的问题”。对新闻写作而言,也不妨引入这样的思考。 记得去年采访中有一块是童书,童书混杂着阅读乐趣和阅读教育,这个场域里有着非常多元的观念在蓬勃交织。从作家金波到活字文化、读小库这样的出版方,都在采访中表达出打破固有童书观念,共同探索新观念的努力,我很清楚这并非是提问有多么精准,而是对方更明白自身置身于时代的创造意义。这也在要求一个记者应有更多的共情能力和叙述能力去展现给读者。 大约十年前,美国未来学专家丹尼尔·平克便预言世界将从高理性时代进入高感性和高概念的时代,有六种能力非常重要:设计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娱乐感、意义感。新闻写作实际上占据了其中四种能力,这或许也在解释为什么读者大众依然会热衷于被优秀的新闻报道所吸引乃至参与讨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让新闻价值和情怀落地的是在文学这片疆域里,继续专业,保持热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