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摘要】古汉语“者”:自指和转指如何统一(2)

http://www.newdu.com 2018-02-20 中国社会科学网 吴怀成 沈家煊 参加讨论

    本文认为“者”的统一之道是将转指归入自指。本文首先认为,“者”是一个“提顿复指词”。所谓“提顿”,“提”就是说话的人提请对方注意这个指称语,也是给自己要说的话起个头,提挈下面的话,“顿”就是说话的人稍做停顿延宕让对方准备好收听下面的话,也是给自己一点时间思考怎么接着往下说。复指和提顿都是说话的人为了加强对方对指称对象的注意,同时也提请对方注意接下去的话。当说话的人觉得需要这种加强的时候就加个“者s”,他觉得不需要加强的时候就不加,这就是加“者s”的用意,也是它总是可加可不加的原因。然后,本文讨论了“者t”的形成。汉语的动词自指和转指的时候本来都无需加标记,以“御”字为例:
    (9) 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论语·子罕》)(自指)
    (10)与其射御,教吴乘车,教之战陈,教之叛楚。(《左传·成公七年》)(转指)
    由于识别转指对象比识别自指对象需要更多的认知付出(多一个转移对象的心理步骤),当说话的人意图用“御”这个指称驾车动作的词来转指驾车人的时候,他会觉得比“御”自指驾车动作的时候更有必要在后头加个“者”来加强对方的注意,使对方有较充足的时间来根据上下文识别转指对象,于是“者”就在双方的这种经常性互动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一个后附的转指标记,我们假设的“者”的演化方向因此是“自指→转指”。需要指出的是,“者”虽然演变成了转指标记,但仍然不失为一个提顿复指词,它仍然有加强对方注意指称对象的作用。这种演变是不彻底的,理由是:“者t”在形式上看不出变化,加“者t”不是强制性的,有时候转指和自指都讲得通,“者t”的转指功能在发展过程中还呈衰落的趋势(董秀芳,2002:222)。本文认为,从自指向转指的演化是一种附缀化,只是这种“化”在汉语里是不彻底的,“者t”还没有成为一个道地的语法标记或词缀。支持我们这个假设的是吴语(上海话)的提顿复指词“葛个”(这个)和弱化的“个”:
    (11) 甲:你还是学开车吧!
    乙:开车葛个s末,蛮危险的。 (开车这个末,挺危险的。)
    (12) 甲:刚才到底是啥人开车?
    乙:开车葛个s末,是他不是我。→ 开车个t末,是他不是我。
    (11)里的“葛个”是“葛个s”,复指开车并提顿;
    (12)里的“开车”后的“葛个”本来也是“葛个s”(汉语的主语只是个话题),也是起复指提顿的作用,当它演化为一个转指附缀的时候就变为形式上弱化的“个”。又例如:
    (13)我是喜欢教师葛个s职业。/ 我是喜欢教师葛s职业。→
    (14)我是喜欢教师个t假期。
    (13)自指的“葛个s”可以弱化为“葛s”,但是这个“葛s”还不能轻读,变为(14)“个t”后就可以轻读了。细讲的话,复指和提顿,二者也有先后,先是复指,复指是根本,后是提顿,历史的顺序是“复指→提顿→转指”,例如:
    (15) 教师|葛个职业(复指)→ 教师葛个|职业(复指+提顿)à→教师个|假期(复指提顿+转指)
    请注意,提顿不失复指,是复指+提顿,转指不失提顿复指,是复指提顿+转指,所以逻辑的顺序可以表示为:(复指(提顿(转指)))。没有复指就没有提顿,没有复指提顿就没有转指,转指因此是自指(定义为“提顿复指”)的一种特例,逻辑上是自指包含转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