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EEG技术,首次发现了中国古代诗歌阅读中押韵的典型电生理指标——P200,从而为自然阅读中自上而下基于声音预期的早期效应提供了清楚、有力的证据,揭示了前词汇时间窗口自上而下预期和自下而上加工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后续诸如韵律预期在阅读中的作用机制等一系列新问题打开了一个窗口。这些发现更表明,使用不同语言体裁调节预期可以为探索语言加工的前沿和经典问题提供有效路径。 在此基础上,采用具有更高生态效度且时间敏感度高的眼球运动追踪技术,考察一般受众的押韵预期如何影响中国古代诗歌的意义生成,结果发现:(1)押韵规则在早期时间窗口被快速激活,从而影响诗歌的第一遍阅读过程(首次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表现出反映早期认知加工的眼动模式的异常。(2)在晚期时间窗口(总注视时间、总注视次数、重读时间),押韵规则和语义合理性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表现为押韵规则在晚期窗口对诗歌语义理解的调节作用。 全时程的押韵预期效应反映了押韵预期在韵律生成和诗意理解两个层次的作用机制。就诗歌韵律生成的早期调控而言,古代诗歌阅读过程中典型的诗意性功能被自动激活,且生成押韵预期。这种自上而下的韵律预期使得读者将更多的注意资源投入到这种前台特征。因此,读者阅读第一行诗句时分析韵脚的语音信息和音节结构,阅读第二行诗句时,押韵预期有助于将先前构建的音节表征分配给相押字,降低了其语音特征的不确定性,表现出一致性/相似性/规则性的促进效应。 就诗歌语义理解的晚期制约而言,可从两个层面解析其认知驱动机制。首先,诗歌具有更强的结构整体性,首选韵律模式,通过相似性、规则性、重复等结构规则(如,押韵)驱使读者重构诗歌文本的非线性层级结构,从而推进对诗歌语义的理解。其次,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本,在阅读过程中声音相似的语言符号通常被认为具有相似的意义或者内涵。因此,押韵不规则语义合理与押韵规则语义不合理都产生了明显的认知冲突,促使读者使用执行控制功能调整工作记忆资源,通过选择性注意、计划、监控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语言信息实现对诗歌语义的理解。这种由于冲突诱发的加工资源调整和一系列再分析过程会明显增加读者的认知负荷,从而显著影响晚期加工阶段的诗意理解和整合。 古诗阅读的神经认知机制研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语篇加工机制的初步探讨,属于传统文化“基因”研究工程的一部分。关于中国古代诗歌,以下四个问题需要系统科学研究:平仄模式在诗歌阅读中的作用机制;韵律节奏与诗意理解的认知机制;古诗阅读中不同诗歌信息相互作用的神经模式;古诗阅读对我国儿童青少年学生大脑发育的影响机制。 开展中国古代诗歌认知机制系列研究使用的实验范式、运用的当代认知科学技术手段和积累的经验,可以为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研究和中国传统文化“基因”探索工程提供初步范型。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