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那么,哪些“思想文化”是中华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是当代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应该回应的时代命题。 通常讨论传统文化时多是研究其内容,但内容随时代变化而变化,而行为形式则由代际相传,具有“基因”的性质。因此,江苏师范大学杨亦鸣教授领衔的创新团队率先提出: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被一代一代中国人传承下来,沉淀为“文化基因”,就像生物学中的基因一样,形成中国特有的集体无意识的文化传承现象,塑造了中国人的文化行为模式。比如,中国人对讲究平仄、对仗、押韵的文句有特殊的偏好,也喜见在其他文体包括政论文体中使用大致工整或错落有致的讲究韵律的句子,甚至直接引用古人的格言、警句或诗句入文。多数情况下这些对偶、押韵的文句都能成为文章的亮点或焦点,并且下至平民百姓,上至国家领导人,都喜好在文章或演讲中使用讲究对仗、押韵等韵律工整的句子。这种写作、演讲或阅读习惯已成为中国人特有的集体无意识的文化行为。中国人写东西喜好在文章中用对仗、押韵的文句是中华传统“文化基因”表达的作用,内含科学问题和科学规律。 上述问题的实质是中国人喜欢古诗,是古诗包括对联等的阅读模式及其带来的愉悦感在散文写作(包括政论文体写作)中的泛化。要了解中国人阅读偏好的机制,从诗歌的阅读机制切入应是一个合理的选择。中国古代诗歌除了在内容上以具体意象为基础叙事、抒情、说理,生成诗意,在形式上也逐步构建了以格律诗为典型的韵律规则(如,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从而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阅读期盼。中国古代诗歌的形(韵律特征)与神(诗意)具有何种相互作用机制?古代诗歌积淀的文化基因与中国人特有的偏好对仗、押韵文句的阅读期待存在何种科学关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