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郑娟曼 黄美珊:被“怼”红的“新词”(2)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郑娟曼 黄美珊 参加讨论

    
    2.讽刺,挖苦。用在双方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含有不满情绪。如:
    《希拉里半月三场演讲暗怼特朗普》(《新京报》)
    《“小钢炮”怼万达》(《新周刊》)
    这两例报道中希拉里不指名道姓,“小钢炮”拐弯抹角,都是含沙射影地讽刺对方。
    3.正面的言语回击。如:
    《董明珠怼中小股东》(《新周刊》)
    《美国妈妈怒怼婴儿高跟鞋》(新华社)
    董明珠对中小股东是当面指责,跟“讽刺”有别,而美国妈妈发表评论,直接“谴责”或“炮轰”婴儿高跟鞋。
    4.批评,教训。主要用在口语中。如:
    早晨王明迟到被教导主任怼了。
    (微博)
    骂我朋友,不想混了吧。兄弟们,怼他。(微博)
    显然,前一个“怼”是通过言语进行批评教育;而后一个则是“教训”义,这里的“怼”相当于口语中的“收拾”,可辅助肢体攻击。
    因此,斗嘴、顶撞、批评、讽刺、教训、贬损等都可以用“怼”来描述。“怼”作为一个新词,简洁灵活,富有表现力。既具广泛的方言基础,又能满足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从目前是使用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判断,“怼”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会成为现代汉语词典中首个读音为“duǐ”的新词。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