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一语出自《论语·述而》记孔子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隅”,角落。“反”,复,回复。这是孔子的一条教学经验:教导学生,不到他求知迫切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说不出时,不去启发他。举室内一角而不能推导其他三角,就不再重复地教他了。 孔子以宫室之角喻说,故要真正理解此语,必先了解宫室四角。 室角,即所谓“廉隅”,古人非常重视,每角都有专称。 东北角称“宧”。《说文·宀部》:“宧,养也,室之东北隅,食所居。”《释名·释宫室》:“东北隅曰宧。宧养也,东北阳气始出布养物也。”古人庖厨位于此方位——其是所以养育人者,此外,在屋室的北二角都是可见阳的(阳光从南照北),故这一角也受阳光斜射而明亮。引申为养育,后出字“颐”。《易·颐》:“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 东南角称“窔”,或作“穾”。本义指幽暗。《广韵·去啸》:“窔,隐暗处。”引申指屋室东南角。日光由南而北斜射,屋室东南二角都少阳,较阴暗。《仪礼·既夕礼》:“比奠,举席妇室,聚诸窔,布席如初。”郑玄注:“室东南隅谓之窔。”“窔”,一般不单用,而常与“奥”连言。 西北角称“屋漏”。这个词很怪。《释名·释宫室》解释:“礼每有亲死者,辄彻屋之西北隅,薪以爨灶煮沐,供诸丧用。时若直(值)雨则漏,遂以名之也。”这是一种解释。另一种解释是:睡床多设在西北角,屋顶开天窗,日光从此照射室内,故称“屋漏”(“屋”指屋面),也就是所照射的西北角。《诗·大雅·抑》孔颖达疏:“屋漏者,室内处所之名,可以施小帐而漏隐之处,正谓西北隅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