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甘肃方言的深入调查研究不但可揭示汉语方言发展的内因和外因,有效完善汉语发展史大厦的构建,也可为普通语言学提供新的材料和规则,打破印欧语系语言垄断阵地的局面。 甘肃是方言宝藏的富矿区,这些矿藏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100年前,世界著名语言学家、瑞典学者高本汉不远万里来华,开创了用现代学术手段进行汉语方言调研的先河。其确定的26个调查点中甘肃地区就占了2个,这绝不是盲目的决定和偶然的现象。 甘肃地形狭长,地域辽阔。从西头的瓜州县(安西)到东端的华池县,绵延4000里。其间山川错综,关河阻隔,戈壁、沙漠与绿洲纠葛,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是孳乳众多方言的沃野。甘肃历史悠久,既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又是许多重大历史变革的策源地。它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的故里,是周先祖公刘开拓农耕文明的旧地。秦始皇的祖先从这里崛起,汉武帝在这里凿开了通往西域的大道。光武帝因得陇右而望巴蜀,左宗棠树纛张掖而击退了沙俄对新疆的侵略。陇西是大唐皇帝李氏的郡望,陇东是为建立新中国立下卓越功勋的革命根据地。很明显,中国历史上辉煌朝代的兴起几乎都与甘肃息息相关。南北朝时期大批博学鸿儒避难陇右,弦歌不辍,文脉幸得延续。记忆犹新的抗日战争期间,工企商贾纷纷迁营此地,前线多得其供给。这里一直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大后方。历史的深厚积淀和政治事件的巨大影响,有力促进了甘肃地区语言的发展演变。 甘肃自古以来是多民族杂居共处的区域。除主干汉族以外,古有戎、羌、匈奴、吐谷浑、吐蕃、党项等少数民族繁衍生息,今有回、藏、蒙、土、满、撒拉、哈萨克、东乡、裕固、保安(后三个是甘肃特有民族)等兄弟民族和谐共处。他们之中除回、满外,都有自己的语言。这里既有汉藏语系的语种,也有阿尔泰语系的分支,色彩纷争。在长期的民族交往融合过程中,这些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语言和一脉相承的汉语互相接触,彼此渗透,不但对前者产生巨大影响,也使汉语方言形成了许多特殊变异。因此,对甘肃方言的深入调查研究不但可揭示汉语方言发展的内因和外因,有效完善汉语发展史大厦的构建,也可为普通语言学提供新的材料和规则,打破印欧语系语言垄断阵地的局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