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大国都将语言传播作为一种重要文化战略,我国亦然,但是目前我国的语言传播主要依靠教育实现,手段较为单一,而且政府行为明显。我们应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走教育、文化和经济、出版多渠道传播的策略,开拓和培育语言产业。发展文化和出版产业,充分利用多语言人才和多语言产品;促使语言和经济相结合,实现中国商品走到哪,中文商标和说明、中外语言翻译和语言服务跟到哪。当前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这要求走出去的企业适应当地的文化生态、法律法规以及风俗习惯。而学习和掌握当地的语言是适应当地环境的重要一环。过去,我们主要是聘请翻译解决,但现在仅靠翻译已经不能适应发展,必须培养一批人才来掌握当地的基本国情、风俗习惯和法律法规,而语言成为第一道必须过的关。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我国企业已分布于世界五大洲184个国家,海外企业务工人员已超过100万,这就要求培养和培育多语言服务人才。今后应依靠市场的力量,既重视高校,也重视市场培训和送出去培养方式以解决此问题。我国已成为经济大国,下一步目标是成为经济强国和外交大国。这需要更多的多语言人才,如“一带一路”建设,就需要各种多语言人才为之服务。 三是紧紧围绕民生政策,发展语言服务产业。语言服务产业要精准发力,围绕语言问题开展,尤其是为困难及特殊群体群众提供服务。我国西部地区不仅是老少边穷地区,也是自然灾害和语言复杂地区,当自然灾害发生时,往往需要提供语言服务。我国还有部分特殊人群,如聋哑人、儿童语言发展迟缓患者,唇裂、声带术后患者等,这些患者大多需要语言能力康复,这方面的需求也是巨大的,美国、欧洲很多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等都有语言治疗师职业,专门为这些特殊人群提供服务,我们也需积极发展这些职业和行业,切实为困难群体提供服务。据《解放日报》2012年8月6日的报道,我国言语矫治人才缺口达14.2万。随着老龄化时代的来临,老年语言问题越来越多。《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显示,在2013年中国老龄人口突破2亿的大背景下,2014年中国养老产业、老龄市场总额将达到4万亿元,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约为8%。养老产业不仅要关注老年人的日常起居、医疗等,也要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防止老年痴呆症等精神疾病。发展和规范语言“话疗”和语言康复产业,提供人性关怀,将是未来养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经济全球化、技术信息化和社会老龄化都为语言产业发展带来了莫大的机遇,有关部门应积极支持语言产业,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使语言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