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2015中青年语言学者沙龙”在商务印书馆举行。会上,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4网络语象报告》引起热议。该报告通过新浪微博、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中文报刊系统,检索了25个网络流行语的词频情况和应用范围,以此考察2014年中国网络语象的变化。与会者表示,研究新媒体语言,探究其在大众生活中的地位和价值,是语言学研究不容回避的课题。 流行语的“排浪式消费”难持久 据介绍,这25个网络流行语包括萌萌哒、逗比、我也是醉了、且行且珍惜、也是蛮拼的、挖掘机技术哪家强、APEC蓝等。报告主笔陈小冉介绍说,经过对多个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情况进行分析,将其传播趋势线重叠,发现形成了明显的波浪形状。借用经济学中的“排浪式消费”概念,即当一种新消费品到了大多数人都已经能够买得起的阶段,就会迅速形成消费浪潮。网络流行语的兴盛与淡出,也可视作一种语言产品的公众消费行为。 之所以形成这种现象,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首先,网络流行语多基于热点事件,具有传播“爆炸式”的特征,同时受制于热点事件的传播周期,热络和淡出都十分迅速。其次,热点事件层出不穷,新的网络流行语对原有流行语的使用形成分流和稀释。再次,如果某流行语不具有多种语境的普适性,则较难被网民长时间应用于日常表达中。 网络流行语的“排浪式消费”,多数很难持久,仅少数流行语经过语义沉淀,最终升格为常规用语。 热词反映社会发展,要警惕低俗恶俗现象 报告认为,每年诞生的大量网络流行语,成为阶段时间内人群情绪的清晰投影,它们的交替更迭,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影响着社会价值取向,甚至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中国传承千年的语言体系。 民国初期,“德先生”“赛先生”风起云涌。新中国成立后,“三反五反”“铁姑娘”浓缩了重大历史事件。改革开放后,“打工仔”“农民工”“小资”等词记录了社会的变迁。当原有词汇“不够用”时,新词就应运而生了。人民网副总编辑祝华新说,网络流行语并非“小道”,已经成为社会文化传播中不可忽视的存在,“但我们也应对网络语言中的低俗、恶俗现象予以严肃的文化批判。” 报告特别提出,不少网络自造词语在彰显网民智慧的同时,也存在解构汉语的“副作用”。如人艰不拆、喜大普奔等四字新词,形式上类似成语,实际上却造成了民众的理解困难。“网络不拒绝插科打诨,但粗鄙化、低俗化、反文化的倾向理应受到严肃的文化批判。” 作为我国语言规范标杆的《现代汉语词典》,历次改版都吸纳了不少新词,其中包括一些网络热词。2012年的第6版即收录了“雷人”“山寨”“草根”“粉丝”“闪婚”等网络热词,同时也拒绝了“剩男”“剩女”等具有歧义或歧视色彩的词语。 时代发展无法拒绝网络流行语的存在,但不加规范全盘接受,或不加分辨全盘拒绝均不可取。基于网络语言对现实文化的巨大影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无疑是一种中肯的态度。报告认为,不必将网络流行语视为断送中华文脉的洪水猛兽,宏观上无过分干预的必要,“微观应用方面却不可置之不理,媒体应用的规范、教育领域的节制、出版行业的谨慎,无疑是避免部分网络流行语污染社会文化,保持语言规范与文化健康的关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