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阿雷基帕,马里奥·略萨的家(4)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北京晚报 陈河 参加讨论

    
    (三)
    秘鲁失去了一个总统竞选者,多了一个诺贝尔奖得主
    讲解员接着带我进入了一个展区,我一看,明白了这里是讲略萨竞选总统的故事。现在我明白我没有细读略萨,可能和他过于靠近政治有关,我不喜欢一个政治色彩太浓的作家。那是1989年,马尔克斯靠着《百年孤独》一书已经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而略萨虽然已经拿了不少的文学大奖,却还和诺奖无缘。而这个时候,他开始玩了一把大的游戏,在他出生的城市阿雷基帕宣布参加总统竞选。他长着一副政治家的身材,比好莱坞出身的里根还要帅。如日中天的文学名声,多年在欧美的经验,使得他很快成为最热门的候选人。这个时候,略萨已经不再是当年狂热的左派,而是准备用亚洲四小龙的腾飞经验来拯救秘鲁。在《水中鱼》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他是如何一步步陷入政治之中,他原来只有一个办公室一个秘书,现在开始增加了许多个新的秘书,电话机排成行。他坐着质量低廉的防弹汽车到处演说,在四五千米高的高原山村造势累得昏倒。秘鲁当时是充满暴力和恐怖活动的地方,他身边的人一个个被暗杀,不同派别的民众挖起了铺在城市街路的石头互相对攻。而这一切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当他觉得快要当选总统的时候,他发现从此之后至少五年内他再也不能有自己的私人生活,再也无法心安自得地写书,享受平静的时光了。但是,这个时候突然冒出一个身材矮小样子像农民的日本裔工程师藤森。他像一匹黑马突然冒出来,深得秘鲁穷困的郊区和山区人口好感。在《水中鱼》书里,有一段有意思的文字描写了略萨和藤森的初次见面:
    那座住宅位于国家公园的出口附近,隐蔽在一堵高墙、一座加油站和汽车修理部后面。藤森亲自给我开了门。看到这个贫民区里居然在高墙后面有日式花园、矮树丛、几座小木桥连接的池塘,满园吊挂的宫灯和一座典型的东方式住宅,我着实吃了一惊。藤森走进一个小客厅,那里有扇面向花园的窗户。他请我在一张摆着一瓶威士忌和两个杯子的桌子前入座。我们面对面坐着,好像要决斗一样。
    1990年6月,秘鲁经过两轮投票选出了新总统。略萨只得到百分之二十三的票,败选了。他长得太帅,是优越的白人,底层的农民不喜欢他,把他抛弃了,而是选择了日本人藤森。农民的选择是对的,略萨不应该越界当政客,还是应该做作家,对国家对他自己都有好处。事实上,略萨在选举之后的第二天就飞到了巴黎。经过了两年多没有私人生活极度繁重的选战之后,略萨回到了无人理睬他的巴黎街巷,就像一条鱼回到了水中,感到无比的自由自在和庆幸。政坛的失利变成了文坛的大好运势,此后的几年他频频获奖,拿到手软,有意大利西西里文学奖、西班牙行星文学奖、塞万提斯文学奖等等。
    2010年,他终于水到渠成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略萨的诺贝尔文学奖奖牌就放在屋内一个玻璃展示柜里,我拍了照片。这个屋里还有很多其他的奖章和文书,其中的一张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聘请他当荣誉研究员的证书。在博物馆入口处最醒目的边墙上,挂着一张略萨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合影。照片应该是不久前照的,马尔克斯已经衰老,比略萨矮了大半个头。过去看过中文媒体上一段八卦,说有一次开会略萨和马尔克斯为了一个女人的事打起来了,马尔克斯脸上吃了略萨一记重拳。但从眼前这一张照片来看他们的关系不错。这两位光芒四射的拉美文学巨星能这样站在一起,真是让人心情愉快肃然起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