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文字加工的一致性和特异性之争 汉语有着许多拼音文字并不具备的语言学特质,所以汉语神经语言学家们倾向于认为中文认知加工存在独特的神经机制和学习策略,大脑中参与处理中文的神经回路也可能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不一定遵循“通用加工机制”(Perfetti,et al.2006)。 Dehaene和Cohen(2007)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记录了中国和法国儿童在用母语进行阅读时的大脑活动。研究发现,阅读中文和法语手写体都激活了大脑左侧后半球的形状识别区域——视觉文字形成区域(visual word-forming area,VWFA)。虽然法国和中国被试的VWFA和埃克斯纳区(Exner's area,EXA)(后者负责运动功能,在位置上临近第9区)都被显著激活,但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差异效应。例如,手势的方向性对中文受试者的影响更显著,虽然中国和法国儿童在用阅读母语手写体的时候都使用了视觉和手势中枢系统,但两者的侧重点却存在差异,反映了每种语言的不同需求。因此,早期阅读的习得过程实际上是主管该文字阅读加工的脑神经回路功能特异化的过程。这种特异化会随着儿童识字和阅读能力的发展而逐渐增加,从而进一步强化大脑中不同的语言加工中枢和神经回路,最终形成截然不同的“中文脑”“英文脑”“法文脑”。 尽管目前的研究已经共同验证了LMFG在中文认知中的独特作用,有研究认为LMFG在不同的文字系统中,可能会涉及更多常规的功能。研究者指出,汉字加工比英文加工更依赖于前额叶脑区的执行控制功能(Perfetti,et al.2013)。另外,在非语言任务的神经影像学研究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研究结论,如部分工作记忆、执行注意力、音乐加工等任务都涉及了背侧前额叶区域(dorsal prefrontal area)。但这些脑区在不同任务中的功能并不相同。Perfetti等(2013)提出,LMFG和其他额叶脑区的功能可能在更广泛的认知功能层面发挥作用,以适应汉字的特殊需要,而其他认知任务也可能共享这个功能。因此,上述的中文神经影像学研究结果,反而被视为支持通用阅读机制假说的证据。那么,汉字加工和书写过程中是否存在特异性的大脑活动?汉字加工和书写过程中是否潜在一个特定的大脑机制?我们将在下文对此进行讨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