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学术英语写作研究述评(3)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年 徐昉 参加讨论

    第二,AL视域下的学术写作实践研究也包含三个子路径。第一个子路径为写作的认知过程研究,它关注学习者个体在建构学术文本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和影响因素,力图发现学习者与学术话语社团之间的交互特征。要解决的问题如:学习者如何认识学术写作的重要性、困难和复杂性?师生认识是否有差异?学习者使用哪些策略开展学术英语写作?哪些因素影响学术英语写作能力的习得过程?有何个体差异?第二个子路径是有关非英语国家学者在国际主流英文期刊上发表论文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心理、语言、认知等多层面因素。主要探讨:二语作者在国际发表中面临何种困境和复杂性?二语作者成功发表的稿件经历何种塑造过程?二语作者的学术写作能力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有哪些应对策略?第三个子路径是学术英语写作的教学研究,旨在帮助教师找到适合学生的更为有效的EAP写作教学模式,并且在理论、实践和研究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问题包括:EAP写作课程设计采用何种理念与方法?一种新的教学法或教学策略是否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如何综合评估EAP写作教学项目?如何开发运用和评估包括语料库在内的教学资料与手段? 
    第三,探索学术英语写作研究自身的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由于学术英语写作研究受到多种理论和观点的影响,比如写作过程理论、批评理论、语类理论、对比修辞理论等,因此有必要反观本领域自身并探究:什么样的理论范式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如何使用或更新研究方法与手段?不同的理论范式之间如何建立联系,从而形成互补关系?如何进行理论创新?第三个领域研究量不大,但是具有重要的指导、反思和启示意义。 
    从上述研究路径的覆盖面(见表1)来看,国外研究比较广泛,兼顾写作文本和实践过程,国内多见SFL视角下的文本研究,少见 AL视角下的学术写作认知过程研究和国际发表问题研究。 
    
    3. 国外研究进展 
    3.1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的英语学术语篇研究 
    SFL视域下的学术语篇研究有力地揭示了学术文本的语言使用特征及其人际意义功能。三个子路径的大量研究结果共同表明,这些语篇结构特征和语言形式的使用特点不仅说明学术话语社团的共性,更重要的是揭示了话语社团内部的学科差异、语体差异、体裁差异和语类差异以及(二语)学习者与专家写作相比所具有的文本特点。例如,基于语料库分析的语域特征研究发现,学术词块的使用存在显著的学科差异(Cortes 2004)和口笔语语体差异(Biber&Barbieri2007)。Thomas&Jolivet(2008)通过考察医学类的研究论文、会议展示和编者按等三种体裁,发现if条件句式仅在目标性强的研究论文体裁中得到高频使用,表明了体裁差异的显著特点。此外,学习者的语言使用存在明显的问题,例如Lee&Chen(2009)指出中国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过度使用虚词,一些多用词不属于常规学术用词;Hawes&Thomas(2012)发现学习者小句主位的信息量过大,主位中的新信息错置于述位,这是学生文本不容易读懂的根源。 
    在丰富的研究成果中,国外该路径的写作研究进展可概况为三个方面:首先是重要分析框架的创建、运用和修正。例如,在学术语篇的人际意义研究中,评价研究有多种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尽管研究范式众多,但是评价理论因其全面系统的分析框架获得语篇分析者的青睐。Hood(2006)在 Martin(2000)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运用评价理论的态度和级差两个子系统分析论文引言的评价意义表达,补充了已有研究运用评价理论对隐性态度意义的忽视 (张大群2011)。Hyland(2005)首次提出有关语篇立场标记(stance)和介入标记(engagement)的分析框架,既从模糊限制语、强势限制语、自我指称、态度标记等语言资源考察论文作者如何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又从读者人称、指令语、共享知识、插入语等形式考察论文写作如何处理作者和读者的关系,该研究通过语料库分析,揭示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学术语篇人际意义表达中的差异。通过运用该分析框架,McGrath&Kuteeva(2012)不仅指出数学研究着重数据和学科共享知识,弱化立场表达的学科特性,而且指出立场标记和介入标记的两分法在数学研究话语中边界较模糊,这样的研究性评价有利于该描述框架的修订,特别是注意提升不同学科的适用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