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6世纪下半叶,满载着丝绸和瓷器的“中国之船”就从中国的闽粤港口起航,辗转远赴拉美,开创了中拉友好交往的先河。进入21世纪,尤其是近年来,中拉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深,贸易投资双管齐下,合作机制日益完善,人文交流如火如荼,中拉友好关系业已驶入快速发展轨道 政治互信—— 中拉关系的压舱石 高层频繁互访,是中拉政治互信的最有力佐证。今年9月,刚刚当选秘鲁总统的库琴斯基,一改此前3任总统首访美国的惯例,将首访目的地选定在中国,并邀请习近平主席出席年内在秘鲁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巴西总统特梅尔、阿根廷总统马克里和墨西哥总统培尼亚都出席了9月举行的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这三个拉美大国均与中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月,乌拉圭总统巴斯克斯开始了长达9天的中国之行,中乌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11月17日至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厄瓜多尔、秘鲁和智利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秘鲁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此访是习主席4年之内的第三次拉美之行。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拉美研究中心研究员桑塔纳告诉本报记者,拉中关系正经历最好时期,领导人的互动对拉中关系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目前已成为许多拉美国家第一或第二大贸易伙伴,这正是拉中政治互信所带来的红利,也是双边关系走向深入的体现。 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同11个拉美国家领导人在巴西共同宣布成立中拉论坛,开启了中拉整体合作进程。中拉论坛的成立,是中拉关系密切的一个缩影,具有里程碑意义。2015年1月,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通过了《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和《中国—拉共体论坛机制设置和运行规划》。上述3个文件确定了今后5年中拉开展整体合作的重点领域和具体措施,并为论坛建章立制。中拉论坛框架涵盖了农业部长论坛、科技创新论坛、企业家高峰会、智库交流论坛、青年政治家论坛、基础设施合作论坛、民间友好论坛、政党论坛等一系列平台。这些特定领域的交流机制,为双方合作提供了更加专业的平台。在经贸投资方面,中拉基础设施专项贷款、优惠性质贷款和中拉合作基金正在积极落实。 在人员往来方面,中方5年内将向拉共体成员提供6000个奖学金名额和6000个来华培训名额,并邀请1000名拉美政党领导人访华,同时还将推动中拉青年领导人千人培训计划。今年10月15日,第十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在唐山落下帷幕,1500多位中拉嘉宾共同见证了中拉间68项合作协议的签署。中拉企业家高峰会,正是中拉论坛框架下的交流平台之一。中拉论坛不仅推动中拉关系进入双边合作与整体合作并行发展的新阶段,也标志着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整体合作机制实现全覆盖。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杜塞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拉关系正经历跨越式发展,“如果说20多年前中拉之间是友好的外交关系,那么如今通过双方在各层面和各领域的对话机制,已经是战略伙伴关系,双边交流与合作体现在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方面面”。杜塞尔认为,中拉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正趋于常态化和机制化,双方在多个领域的了解正在加深,互信也在不断加强。随着中拉互信的加强,双边的交流与合作也会更加深入。桑塔纳则强调,拉美与欧洲不同,各国差异大、区域内组织繁多、融合度不高,而中拉论坛这一机制将拉美各国作为一个整体与中国进行对话,对于地区内部的融合也有助推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