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民族古文献:亟待抢救性研究(2)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中国社会科学报 李永杰 参加讨论
     打通数字化发展瓶颈 
    近20年来,互联网的出现为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信息交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对文字的电脑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孙伯君介绍,少数民族古文字资料数字化的前提是要有一整套通用的电脑字符。这些字符的设计已经开展了约20年,到目前为止,我国被正式接纳为国际标准的少数民族文字有11种。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教授李锦芳表示,信息技术可以给少数民族古文字研究带来更多的便利,一是拍摄保存相关文献以方便传阅分析,这还可保护文献文本。二是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来处理、搜索字符,这些新发现的少数民族古文字都未进行编码处理,目前还不能直接在键盘上操作。三是通过开发网络数据库可以进行大规模的资料汇集并可提供远程查阅搜索。但是,我国的少数民族古文字还没有建成一个综合的数据平台,资料的电子化利用还较为困难。 
    据聂鸿音介绍,2011年由当时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持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中华字库”正式启动。该工程中的“少数民族古文字的搜集整理与字库制作”项目将在五年内研制成30种少数民族古文字的编码和主要字体字符库,重点研发文字的编码体系、输入、输出、存储、传输以及兼容等关键技术。完成后的“中华字库”将全面打通数字化的发展瓶颈,更好地满足各民族古今各类文献的印刷出版、数字化处理和传输的需要,使各少数民族文字的使用更加方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