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抗战时昆明的“文化地图” 战时昆明,全国各地的文人学子,群贤毕至。西南联大——如灿烂群星,辉映边城。他们在极艰难的条件下,传道、授业、思索、研究、写作、创造,养成了一大批学界精英,文化血脉得以传承延续,成就了后世难以企及的辉煌。 作为学者和作家,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余斌,2003年出版了《西南联大·昆明记忆》一套三卷书,以他在昆明历时多年的寻访为线,以抗战时期居于昆明的文化人散落四方的住处为点,重现了诸多文化人的寓所行止,日常起居,揭示当年昆明许多鲜为人知的文化风景,一如抗战时期昆明的文化地图,用当代文化研究者的眼光,笔触温润怀旧,满眼战时风雨,读来兴味盎然。 近日,记者见到了余斌教授,他欣慰地告诉记者:“这套书今年新出增补修订版,云南人民出版社将于近期推出。”谈到当年的创作初衷,余斌教授感慨良多。 从1993年起,余斌教授以课余时间,不辞辛苦,走街串巷,远赴郊野,费心费力地四处寻访抗战时期许多文化人,主要是西南联大的教授和作家在昆明留下的遗迹、旧居。仅昆明北郊龙头村及附近的棕皮营、麦地村、司家营、落索坡一带,当时就有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及北平研究院社会研究所的工作站,租用当地的一些寺庙、祠堂、民舍,作为工作处所和居所(少数学者在该地自建房舍)。在那里住过、工作过的著名人物,就有哲学家冯友兰、金岳霖、汤用彤,考古学家李济、梁思永,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政治学家钱端升,史学家傅斯年、顾颉刚、吴晗,语言学家李方桂、罗常培、王力,文学家朱自清、闻一多、陈梦家、赵萝蕤、光未然,音乐家查阜西、赵沨等等。在昆明的大西门、文林街、青云街一带,如今看上去毫不起眼的一幢民宅,当年也藏龙卧虎,常有风云际会,高人出入。“世事沧桑,人去楼空。如今,那些房屋,或历经风雨,朽烂拆除,或遇改建,面目全非。尽管这些年来,人们对那些文化人的文化建树,已多有描述与探索,但那些留下过文气墨香的老屋,那批文化人当年的俭朴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他们怎样过日子、做学问,等等……却仍少有人去涉及。我所做的事,就是把当年的事件、情景、文化生态作尽可能的还原,留给后人永久的记忆。” 这套书分为“学人与学府”、“文人与文坛”、“文化与生活”三卷(新版合为一册),既写了《朱自清昆明遗踪》《文化巷十一号》《龙头村:冯友兰和他的犹太人邻居》,又写了《钱钟书何以离开联大》《说说吴晗的另一面》《从金岳霖跑警报说起》《西南联大的红楼热》《冰心、林徽因在昆三年似无往来》《傅斯年与闻一多》《中国通费正清》《冯至在昆明》,还写了《沈从文为什么有自卑感》《光未然在昆明》《林徽因在巡津街》《曹禺、闻一多联手推出〈原野〉》《楚图南的〈路南杂记〉》等等。 余斌教授说自己写的是文史随笔,“这些随笔虽说该文就文,但绝对排斥虚构,虽达不到文史资料的亲历、亲见、亲闻要求,却也不是绝对的局外人。我的童年、少年恰与抗战时期的昆明重合。经过这二十多年对相关文字资料的梳理和研读,对当年旅居昆明的文化名人行踪的实地考察、考证,我的少年记忆激活了,许多的文字碎片和记忆碎片拼合起来,力求使七八十年前的一段史事呈现出一定的清晰度和现场感。书中,有我的乡土情怀,有我对那一段少年时光的一往情深。” 余斌教授谈起了当年这些文化人在云南所作出的贡献。 早年留学德国,获海德堡大学博士学位的冯至,后来任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冯至在昆明金殿背后杨家山写的《十四行集》一改他20年代的诗风……在冯至、卞之琳及外文系别的几位中外教授的影响下,中国新诗的第二个现代主义浪潮在西南联大兴起…… 沈从文在昆明完成了此前已开始动笔的《湘西》的写作,创作了长篇小说《长河》(第一卷)。同时继续写作和发表别具风采的文学评论。 梁思成到昆明后,第一件事是恢复“中国营造学社”(建筑学会)。在建筑设计方面,林徽因首先是与梁思成一起为西南联大设计校舍……林徽因另为云南大学设计女生宿舍映秋院。更重要的是,林徽因为梁思成未来的巨著、世界第一部《中国建筑史》进行必要的准备。 抗战时期昆明话剧舞台活跃,曹禺与闻一多联手将《原野》推上昆明舞台,在昆明话剧运动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 此时,窗外的细雨下个不停,余斌教授说起了《林徽因对昆明的最后记忆》:昆明永远那样美,不论是晴天还是下雨,我窗外的景色在雷雨前后显得特别动人…… (云南日报记者 李悦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