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抵制孔子学院损害中西文化交流自由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新华网 任沁沁 郭丽琨 参加讨论

    新华网北京6月23日电(记者任沁沁郭丽琨)罔顾众多西方民众迫切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客观需求,无视孔子学院在美国已处于良好的“自生长”态势,在世界上拥有最多孔子学院和课堂的美国,一些戴着“有色眼镜”的美国人士试图对孔子学院进行遏制。
    具有公共影响力的美国大学教授协会日前发表声明,呼吁有关大学终止或重新谈判将中国孔子学院引入美国和加拿大校园的协议。其抵制的核心理由主要有两个,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的一个分支机构,推进政治目标,并被允许忽视学术自由。
    当孔子学院在美国蓬勃发展之际,抵制的声音也随之升高。今年5月,芝加哥大学的100多名教授发起联署,要求校方在9月与孔子学院的合约到期后不要续约,理由是“学术课程会受到中共对言论和信仰自由的政治镇压的影响”。
    众所周知,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孔子学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其办学宗旨是提供学习汉语、民间交流、文化交流的平台。
    孔子学院一不破坏所在地学术环境,二也绝非中共外交手段或工具。它只是一个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的国际性学术组织,是对外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的窗口,推动中西方文化沟通交流的载体。
    英国有英国文化协会、德国有歌德学院、法国有法语联盟,同样都以促进本国与世界语言文化交流为宗旨,为什么中国不能有孔子学院?
    自2004年在乌兹别克斯坦办起第一所孔子学院起,截至2013年底,全世界已经有1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欧洲、美洲和亚洲是孔子学院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分别为149所、144所和93所。名列世界前200名的大学中,超过70所办起孔子学院。
    试想,一个无视学术自由,致力于政治宣传的机构,能被如此广泛的各大洲国家和机构认同并得到跨越式发展吗?
    指责孔子学院控制教师的聘用、培训管理及课程设计的批评人士,忽视了中国与外国的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所采取的中外合作方式。孔子学院的管理委员会是由中西方专家和学者联合组成的,其中包括了不少西方大学的校长和教授。中方从未对孔子学院施加影响,外国大学在制定活动安排上也拥有自主决定权,对大学的科研活动不构成影响。
    孔子学院从来没有任何违背学术自由的表现,一位曾经在密苏里州一家孔子学院任教的外籍教师透露,其从事的所有课程和活动,从未有任何美国大学教授协会指称的“限制讨论的内容”;语言教材与资源的选用标准是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开展文化活动的标准是是否有助于美国民众全面了解当代中国;而对汉语教师的选择聘用和培训管理等,过程量化透明,不存在“控制”选拔之说。
    而对孔子学院具有政治宣传意图、传播中共意识形态的指称,是站不住脚的。尽管孔子学院所属机构是中国教育部旗下的汉办,但批评人士若只从组织架构上妄下孔子学院是“中共的一个宣传分支”的结论,无疑是戴着有色眼镜的主观臆断,是西方社会隔绝中共“沟壑思维”的又一表现。
    孔子学院的创办初衷是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构建和谐世界。中共从未利用孔子学院进行意识形态输出。文化交流是人类交往中最美好的润滑剂,美国一些人的无端揣摩,玷污了本应最纯净的文化与学术交流。
    打着“孔子学院违背学术自由、推进政治目标”的“幌子”,抵制中西文化自由交流,抹杀民众的了解渴望,实际上恰恰体现了美国的这些人对外来文化的不包容、不自由、不自信,这是其文化种族主义的表现。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小约瑟夫·奈提醒人们重视21世纪的国际政治从根本上是软实力的政治。“赢得和平比赢得战争要困难得多,而软实力正是赢得和平的关键”。
    在经济上取得长足进步的中国,除了发展经济、社会、生态、政治,也要发展文化;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之外,也强调文化自信。这将是一个13亿人口大国对世界和平的贡献。
    成立近十年来,人们听到的是孔子学院如何用最真诚的声音,把根植于中华民族数千年传统文化深处的和谐共赢思想与和平发展理念,分享、诉说给世界;人们看到的,是中国政府伴随综合国力强大而展现出来的文化自觉、自信,和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信心、决心。
    世界各国孔子学院的学员们所趋之若鹜的,是汉语文化的升温与实用价值的提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富有活力的中国经济发展惠及世界,未来没有人能避免与中国打交道,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利大于弊。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在英国智库发表了题为《共建包容发展的美好世界》的演讲。他说:“回望人类发展的历程,虽然东西方文明源头不同,但我们都懂得和谐相处、包容互鉴的可贵。进入21世纪,世界更需要相互包容、共同发展。”
    追求“和为贵”精神的孔子学院,如果真的因为一些人的故意抹黑而失去了在美国展示介绍中国悠久文化的平台,那将是对美国所谓“普世价值”的讽刺,是对其宣扬的所谓自由、平等的损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