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言漫谈 >

闲话方言(2)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科技日报 邵鹏 参加讨论

    方言的认同度,反映了它所在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强势的方言,往往是强势文化的一部分。还拿广东话来说事儿。在香港,有少数讲粤语的朋友对于不会广东话的新移民心存芥蒂,甚至要上升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架势。因为香港在大中华圈算是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讲粤语,自然也就显得身上的标签更清晰一些。20世纪90年代初期,讲一口“广普”还是很有面子的。可大部分人也许不知道,粤语在流行文化成气候也是时间不长的事。作为香港文化最显著代表的香港电影,在1970年代以前一直以国语为主。邵氏公司在1973年推出《七十二家房客》之前,从未拍摄过粤语电影。华语流行音乐是香港文化的另一个标签。70年代之前,广东话的音乐普遍被视作是无法登上大雅之堂的市井文化。英文和国语歌曲是市场的主流。1971年,许冠杰、许冠文兄弟在电视节目中首唱粤语歌《铁塔凌云》,成为粤语流行音乐开天辟地般的事件。香港经济腾飞是从60年代起步,到了70年代,经济的发展必定带来文化上更多的强势和自信。这才有了广东话“洋气”的一面。
    作为族群的标志,历史上方言的确是一些“你死我活”的斗争的工具。广东就发生过粤语、客家、潮汕族群的大规模械斗。
    如今时代不同了,拿方言做标签儿看人下菜碟儿就有些不妥了。比如在文艺作品里调侃福建同胞f和h混淆还可以。若要认真了,就大可不必。因为我们“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制定了普通话,北方人学普通话才沾点儿便宜。退一步说,即使你是北京人,你觉得自己的发音就很准确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比如生在此、长于此的某著名歌手唱词儿里头总把“为(wei)”发成是 “vei”。发这个音的时候,上排牙齿要咬住下嘴唇,是有难度的。有口音的中国人讲英语的时候,这个音多半是发不对的。有意思的是,这却是典型的北京话,并不符合普通话的发音标准。
    也许方言和许多文化一样,终究会消失。比起口中讲出来的内容,和讲话的方式,操什么样的语言其实并不重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