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午”和“下午”最初使用时期 汉语里的“上/下”由“上旬/下旬”开创了纵向时间表达方式。部分词汇形式如“上世/下世”等,对举句型如“上自……下至”等都促进了“上/下”由空间词向时间词转变的过程。但是“上午/下午”使用的时间比较晚。出现的时间大约在宋代。“午”是地支中的一位。天干地支在甲骨文里已有明确记载,最初是用来纪日的。比如甲骨文里有大量的天支配合使用的例子,如“甲午卜”,“丙午卜”等等。在出土的秦简和汉简里,天支纪时间的例子如: (26)正月亥、二月酉、三月未、四月寅、五月子、六月戌、七月巳、八月卯、九月丑、十月申、十一月午、十二月辰(《睡虎地秦墓竹简·日书甲种》) (27)凡春三月己丑不可东,夏三月戊辰不可南,秋三月己未不可西,冬三月戊戌不可北。百中大凶,二百里外必死。(《睡虎地秦墓竹简·日书甲种》) (28)十月甲午(《居延汉简》) (29)元延元年十月甲午朔戊午(《居延汉简》) (30)戊午不可杀牛。(《睡虎地秦墓竹简·日书甲种》) 出土文献里未见到“上午/下午”。在六朝时期的传世文献里,只见到一个孤例,⑩真正的例子在唐末宋初才多起来。例如: (31)淮南王安好道术,设厨宰以候宾客。正月上午,有八老公诣门求见。(《搜神记·卷一·淮南八公歌》) (32)日中午,一部笙歌谁解儛?逍遥顿入达无生,昼夜法螺击法鼓。(《祖堂集·卷十一·云门和尚》) (33)正中午。髣佛(11)乾城犹未许。金轮天子下阎浮。移却西天作东土。(《古尊宿语录·卷二十六·十二时歌》) 《祖堂集》约是公元十世纪的作品,《古尊宿语录》约是晚唐五代至南宋的作品。早期本土文献(除了前面举的孤例)暂未见到“上午/下午”,但在佛经语料里,(12)却见到不少“上午/下午/中午”。例如: (34)时初秋月暑气犹欝,乃再去寻花,以至中午采花唱歌都不觉热。(《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十三》,宋代) (35)若受斋食时,不得过中午,日出至午前,可许受斋饭。(《佛说沙弥十戒仪则经》(计七十二颂)宋代) (36)翌日中午四气澄清。弟子报之。而索沐浴焚香。寂然归真。(《南岳总胜集》,卷3,公元11世纪,南宋初年) (37)如是上午请。下午诵。日日无间。至得大雨乃止。(《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卷第二》,宋代)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如果《搜神记》里的例子是个孤例、不一定可靠的话(有可能写本并没有那么早),那么纵向时间表达的“上午/下午”最迟是出现在唐以后。目前看到的大批例子是出现在宋代。“上午/下午”形成的重要环节很可能是由“中午”诱发的。因为天支最初用来纪日,后来又纪月、纪年。最后还用来纪时。(13)“午时”指上午11点至下午1点之间的时间。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宋代禅宗语录如《祖堂集》和《古尊宿语录》里见到“十二时偈”或“十二时歌”,里面已经出现“日中午”和“正中午”的用法。即“午”最先和“日中”,“正中”结合。这造成“午”有机会和表达“正午”义的“中”字组合。“午”和“中”义近,均指“日中”。在《后汉书》里还有“明日中时应有吉问”,(14)其中,“中”相当于“午”。佛经语料里还见得到“中前”(中午前)、“过中”(中午后)等用法,“中”均相当于“午刻”。“午”的这种用法扩散到纵向的时间表达“上/下”里。宋代翻译的佛经语料,开始出现“上午、下午、中午”。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午”是“上午/下午”出现的切入点,也就是说这种纵向时间表达是从“午”突破的。“午”开始出现在“日中午、正中午”里,本来的含义大概是“日中午时”、“正中午刻”,这个组合发生了重新分析,“中午”逐渐独立出来,形成一个新词,不再需要别的词修饰也能自明其意了。“上/下”由于已经有表达时间义的基础,那么用在“午”前表达“上午”、“下午”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上午”、“下午”的使用使汉语里纵向时间表达成熟了。这种纵向表达方式和横向表达方式配合、互补,一直沿用至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