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人物印象 >

告别舞台之后的杨丽萍——心灵的舞台无处不在

http://www.newdu.com 2017-11-13 深圳特区报 刘莎莎 参加讨论


    
    杨丽萍在深圳
    “不老神话”、永远的“孔雀公主”杨丽萍又来深圳啦!目前,“杨丽萍花园——爱·生活·时光”艺术展正在深圳市罗湖美术馆举行,该展览全方面、全景式展示了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四十多年来的舞蹈艺术生涯以及其对生活、时尚和美学的独到审美和理解。杨丽萍出席了展览开幕式,并与深圳市民对谈,她希望能把生活的艺术跟观众分享,一起在生活中找到美的感觉。
    借展览之机,如今已基本“息舞”的杨丽萍对自己的舞蹈人生进行了一次回顾,本报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她强调,虽然在大家印象里她永远无法摆脱“孔雀”的标签,但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没有重复自己”。如今,退居幕后的杨丽萍不仅是一位出色编舞,还是带领数百人舞团的“老总”,既要对舞团成员负责,也要让投资人和市场满意。本月25日-29日,杨丽萍创作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将在深圳保利剧院连演5场。
    孔雀尚知“爱惜羽毛”更况人乎
    《两棵树》《云南声响》《藏谜》《十面埋伏》……在多年的艺术生涯中,除了孔雀,杨丽萍也曾扮演过不同的角色,创造过丰富多彩的舞台形象,但人们记忆最深的依然是“孔雀”。杨丽萍说,学孔雀最重要的是学它的精神。
    在当日与深圳观众的对谈中,有观众提问杨丽萍,如何保持身材?杨丽萍反问:“孔雀会发胖吗?”引发全场大笑。她说:“孔雀是非常艺术的象征。你看它的每一片羽毛、脖子上的羽毛、手上的羽毛、身上的羽毛,色泽形态都不一样的。孔雀为了让自己的羽毛发亮,会在树林里找一种有毒的果子吃。孔雀都知道爱惜它的羽毛,我作为学孔雀舞的人更应如此。”
    她强调说,过有品质的生活有助修身养性。“我们吃饭不需要金碗银碗,也许就是一个木头的碗,但它非常艺术。有品质的生活并不是奢侈。比如,我喜欢自然和植物,每个人动手都会种出最美的花。以花为伴,以自然为邻,以孔雀作为自己的姿体展现,自律的生活,懂得科学的饮食和运动,做自己热爱并且力所能及的事情,发现生活之美,自然越活越开阔。”
    还有观众好奇杨丽萍的指甲。杨丽萍解释说,傣族人就有长甲的传统。“指甲对我来讲不是装饰而是跟舞蹈有关,特别是孔雀,孔雀的爪子是有指甲的,孔雀也不会剪指甲。舞台的艺术,长甲会让手指头超出自然,有延伸的感觉,是姿态的雕塑。从1971开始,这个长甲就一直伴随着我,如今我是很久不上台了,如果上舞台跳舞,指甲会比你们现在看到的还要长三分之一。”
    艺术贵在发现他人看不到的真相
    1958年出生的杨丽萍如今已经到了“杨奶奶”的年纪,她的舞蹈艺术却历久弥新,是什么让一个未经科班训练的村寨姑娘,从云南到北京,从中国到世界,在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呢?回顾自己的从艺生涯,杨丽萍认为,艺术最重要的是打开心扉,发现自我,“无论是从事绘画、舞蹈还是电影,其实都是一个发现自我的过程,找到自己热爱的艺术,并持之以恒。”
    此外,杨丽萍还表示,从事艺术行业,必须要有一双犀利的眼睛,敏锐地捕捉到别人看不见的事物真相。她说:“比如,很多人都在跳孔雀舞,但为什么我的孔雀舞就和别人不同?艺术最重要的是有个性、特立独行。”以自己的从艺经历为例,她回忆说:“我在1986年参加了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这也是我唯一参加过的比赛,跳的是我首次创作的《雀之灵》。”
    这场比赛高手云集,中央各大舞团都有舞者参加,也有跳孔雀舞等民族舞的,十分丰富。“但我创造的《雀之灵》完全跟过去的孔雀舞不一样。跟我一起比赛的都是北京舞蹈学院毕业的学生,腿一下子可以抬到头边,但我就动了一下手,第二天报道出来了,标题叫做《胳膊拧过大腿》。”杨丽萍说,“西双版纳的傣族女性日常穿着筒裙,一块布裹在身上,西双版纳的田坎又特别窄,所以她们走路就是扭来扭去,傣族人跳舞,不可能用腿。另外,傣族人的手部动作也特别丰富,有各种手印。我就是掌握了这种特点,从边缘的地方把这股风带到北京,让人感觉到新鲜、陌生。”
    人生的舞台也要精彩
    成名之后的杨丽萍深深感恩自己的出生地——云南这个歌舞故乡,让她从小学会用舞蹈来抒发自己,赞美太阳、白云、蓝天……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礼赞。她说,生命很短暂,每个人都会经历春夏秋冬,经历生命的四季,她也一样,退出表演舞台但永远不会退出心里的舞台。“对我来说,舞蹈是无处不在的,不要以为在舞台或者广场上跳才算舞蹈,其实劳动也是一种舞蹈,插秧、割麦子、放牛扬鞭……这些都是舞蹈。”
    本月25日至29日《云南映象》将在深圳保利剧院演出。这部作品诞生于2003年,也是杨丽萍从中央民族歌舞团办理退休,回到故乡后创作的第一部作品。她说:“这是一部传统的作品,非常尊重来自田间地头的少数民族舞者的身体。”杨丽萍回忆,当年她从北京回到云南采风,发现很多民间艺术正在消失,“当时我就用卖房子的钱把这些来自村寨的、原生态的艺人留下,创作了《云南映象》,大获好评。这些人不是专业的,但他们没有一个人不是在用生命跳舞。我想,这也是这部作品经久不衰的原因。” 她说,这部作品会像《天鹅湖》一样永远演下去,被一代又一代舞者传承。
    如今杨丽萍虽已“息舞”,日程表却依然满满当当,要带领舞团在世界各地演出,要管理近500人的团队,杨丽萍自言作为天蝎座,最会安排自己。“我的时间很够用,活得很充实,看起来很忙,但其实我只是动动嘴巴,走来走去而已,感谢很多人辅助我。”她坦言,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让内心充满激情和创造力,是能力和智慧的表现。杨丽萍说,如今她更多是要帮助年轻人,“把这个平台交给他们。人生的舞台要继续,舞台上的人生也要继续。重要的是,我们创作的艺术给人们带来的感动和喜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